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负极”相关结果577

      来源:高工锂电2025-04-17

      电池方面,日韩企业更是将大圆柱电池视为弯道超车的机会,自2024年以来加快46系大圆柱电池产能供应,采用三元材料体系,以高镍三元+硅碳负极为主,电池型号包括4680、4695、46120三种。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5-04-08

      在动力电池方向,使用准固态三元方案,正极采用高镍材料,负极采用硅碳负极,将来可能用到纯金属锂方案,同时拥有 自修复固态电解质膜技术,来保障动力电池安全性。...在储能电池领域,采用磷酸铁锂半固态方案,正极材料为磷酸铁锂,负极材料为石墨, 未来可能用到硅碳棒以提高能量密度,核心技术是固态电解质膜。

      全固态电池产业化“快马跃进”

      来源:电池中国2025-04-02

      这是欧阳明高的判断,他指出,目前国内主要汽车和电池企业,大多数都开始聚焦以硫化物为主体电解质的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选择高镍三元正极、硅碳负极构成的材料体系,以实现车用电池比能量400wh/kg左右为目标...欧阳明高预测道,同时他指出对于500wh/kg的车用全固态电池,必须要突破锂负极技术,这个可能需要借助基于人工智能的材料研发平台来赋能。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5-03-28

      项目将落户安徽池州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总投资34亿元,拟用地500亩,主要产品为硅碳负极材料。...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4日消息,在2025徽商大会徽商回归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碳一新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产3万吨新型硅碳负极生产基地项目签约。

      来源:电池中国2025-03-24

      海辰储能于2024年12月12日,发布其首款电力储能专用钠离子电池∞cell n162ah,采用聚阴离子(磷酸焦磷酸铁钠正极搭配硬碳负极)的技术路线,专为宽温高倍率储能场景设计,在循环性能...钠电池性价比持续提升现阶段,钠电正极、负极、电解液、设备等产业链环节持续实现突破,钠电电芯的性价比持续提升,为加速钠电池产业化进程提供了保障。

      来源:电池工业网2025-03-21

      近日,新疆胡杨河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杭州锦江集团磋商,计划在胡杨河经济技术开发区谋划设立硅碳负极材料产业园,重点发展硅碳负极材料产业,进一步推动新材料产业链的拓展与升级。...在胡杨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元吉看来,通过硅碳负极材料产业园项目,可以吸引上游硅材料加工企业和下游的电池制造、储能设备等企业在这里聚集。

      来源: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5-03-20

      负极材料。重点布局富锂锰基正极、超高镍正极、硅碳负极、锂金属负极等固态电池关键原材料,支持开发电极适配性更高的新型正负极材料,推动正负极材料在固态电池的应用突破。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5-03-19

      公司有信心快速推进单壁碳纳米管、硅碳负极、固态电解质、金属锂负极等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的大规模产业化,成为固态电池全材料解决方案的头部企业。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5-03-19

      另外,在固态电池方面,南都电源研制的20ah全固态电池基于超高镍三元正极和限域生长的硅碳负极体系,能量密度可达350wh/kg,循环寿命2000次,目前已通过挤压、短路等安全性能测试,均达到国标要求,电池不起火

      来源:真锂研究2025-02-21

      碳负极最近越来越火,曾经借势高镍三元,现在又搭上了固态电池。贝瑞特、璞泰来等负极大厂也纷纷押宝其中。然而,硅碳负极相关材料是否真能带领锂电负极企业走出盈利困境?目前市场显然期待过高。

      华夏储说34丨锂电<mark>负极</mark>材料产业链一体化更加强化头部企业竞争力,硅<mark>碳负极</mark>研发应用将推动行业进入迭代升级新赛道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5-02-18

      但硅碳负极材料的产业化仍受多种因素制约:相关的技术和工艺决定了其产业化的进程;相关设备的配套也决定了其量产的规模。锂电新型负极材料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仍需产业界加倍努力。...本文为华夏储说系列第34篇文章锂电负极材料产业链一体化更加强化头部企业竞争力,硅碳负极研发应用将推动行业进入迭代升级新赛道锂电池负极材料占锂电池成本约10-15%,是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之一,在锂电池中起储存和释放能量的作用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5-02-17

      2、高硅负极硫化物全固态电池(2027-2030):以400wh/kg和800wh/l为目标,重点攻关高容量硅碳负极,三元正极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仍为主流材料体系,面向下一代乘用车电池。...3、锂负极硫化物全固态电池(2030+):以500wh/kg和1000wh/l为目标,重点攻关锂负极,逐步向复合电解质(主体电解质+补充电解质)、高电压高比容量正极发展(高镍、富锂、硫等)。

      来源:电池中国2025-02-10

      国轩高科近期也公布了“一种硼掺杂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专利申请,资料表明,其可以使硅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及倍率性能。...1.快充负极材料从电池技术升级角度来看,头部电池企业在快充负极材料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取得显著进展。通过采用二次造粒、包覆等技术手段,电池企业能够有效提升当前主流负极材料的快充性能。

      来源:高工储能2025-02-07

      一方面,随着电池材料技术的进步(如高镍正极、硅碳负极的应用),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将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新型电化学储能技术也将逐步实现商业化,为市场提供更多选择。

      来源:广东省发改委2025-02-06

      产业发展布局以广州、深圳、惠州、东莞、肇庆、江门、珠海、中山为重点建设珠江口东西两岸储能电池产业集聚区,以佛山、韶关、江门、清远为重点建设正极材料集聚区,以深圳、惠州、东莞、湛江为重点建设锂电硅碳负极材料集聚区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5-01-20

      ,在隔膜负极侧涂覆纳米级固态电解质浆料,由于分别采用上海洗霸控股公司的核心关键电池材料(固态电解质粉体由上海科源固能生产,近零膨胀硅基负极的介孔碳源由山东复元生产,硅碳负极由浙江领硅生产),固态电池先进材料联合创新实验室从材料源头上提升电池电性能及安全性能

      来源:电池中国2025-01-10

      “公司研制的20ah全固态电池基于超高镍三元正极和限域生长的硅碳负极体系,能量密度可达350wh/kg,循环寿命2000次,目前已经建成了固态锂离子电池制造中试示范线。”近期,南都电源对外如是表示。...业内研究机构指出,半固态和全固态电池在正负极材料路径选择上较为一致,正极偏向于高镍和富锰锂基材料,负极采用硅基材料和锂金属。从装车情况来看,350wh/kg+能量密度电池包已不鲜见。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5-01-10

      钠能时代作为原材料与 pack 系统供应商,提供硬碳负极材料及钠离子电池 pack 系统;盘古钠电专注于钠离子电芯制造核心环节;深兰嘟行则聚焦电池 pack 系统终端应用,精准对接电动两轮车等市场需求。

      来源:高工锂电2025-01-09

      研发型初创企业中,兰溪致德一期500吨锂电池硅碳负极材料项目已于2021年7月投产,但二期3000吨项目暂无公开信息更新。...公司已规划六代硅碳负极迭代,当前第五代可将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350-380wh/kg。同时,多家车企已与硅基负极企业建立紧密联系。2024年,兰溪致德在d轮融资中引入上汽旗下金石资本的投资。

      来源:北极星电池网2025-01-02

      一期投资10亿元,年设计生产钠离子电解质负极材料12000吨、高镍三元前驱体1万吨、硬碳负极材料100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23.28亿元、年税收3.07亿元;二期投资30亿元,年设计生产10gwh整装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