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力市场电改市场正文

【风口】互联网能源与能源互联网 傻傻分不清楚!(附欧洲案例)

2015-05-12 08:25来源:财新-无所不能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能源互联网电力市场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互联网能给能源带来什么?

上文中两座宝贵的它山之石对我国电力行业有直接的借鉴意义,英国的改革和德国的创新共同给我们指明了发展路径,二者结合起来,便可窥见我国电力行业即将奔向的明天——互联网能源。所谓互联网能源,就是由电力体制改革提供市场化条件,实现供需双方自由选择,再运用互联网思维,以获取用户为价值导向,提供创新服务模式,建立电力终端消费的新生态。

首先,通过电力改革重组行业结构,实现厂网分离,输配分离,配售分离,发电侧和售电侧市场放开。发电商可以自主定价但又必须接受市场竞争,用户可以选择售电商同时享受竞争红利,发电商和售电商在独立的电力交易平台自由交易。电网作为发电商和售电商之间的中间环节,不再统购统销垄断渠道,而是作为电力输送通道只收取过网费,电价可以直接从发电商传导到终端用户。电网将演变为公共资源,进行透明化经营和管理,同时在技术上确保电力输配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广泛接纳性。

其次,电力体制改革在理顺产业链自身脉络的同时,还会凸显传统售电业务的互联网入口价值,势必会引起互联网思维的入侵和颠覆。很多人担心电力改革实现市场化之后,由于居民用电等长尾用户的市场地位比较弱,其利益将无法得到保护,成为电力改革的牺牲品。这种说法单就电力消费而言并没有错,但运用互联网思维来看,市场化为实现渠道扁平化以及自由获取用户提供了基础,长尾用户恰恰是售电商的价值源泉。售电商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售电利润,而是取决于由用户数量和市场份额带来的衍生价值。售电商为获取用户不断提供更廉价、更优质、甚至超预期的服务,而用户则充分享受市场竞争带来的红利。所以,互联网思维可以有效平衡和理顺售电商与用户之间的利益,建立电力终端消费的新生态,同时也将我们带进互联网能源的新时代。

此外,互联网能源的真正实现有赖于售电商对用户的自由获取,进一步说,还需要实现用户与售电商、售电商与发电商之间的自由结算。这也预示着将出现和普及一种新产品——智能电表。智能电表具有电量结算功能,在整个电网范围内标识售电商和用户。智能电表可以是固定式的,可插入标识售电商的芯片卡,通过更换芯片卡来更换售电商;智能电表还可以是即插式的,用户在任何一个地方只要插上智能电表取电,则可与其标识的售电商进行结算,更换售电商就是更换智能电表。这与通信行业通过SIM卡确定运营商和用户的业务关系非常类似,自由更换运营商同样也是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可以说,智能电表是实现渠道扁平化的核心设备,是互联网能源的必备条件之一,随着互联网能源的发展,智能电表必将出现和普及。

当前,电力体制改革即将迈出更艰深的步伐,互联网思维更是展示出星火燎原之势,以智能电表为代表的产品和技术必将取得突破,互联网能源必然将为我们开创一个能源产业的新时代!

传统能源企业面临的挑战

电力体制改革本身是一项极其深刻的变革,再加上互联网时代、新能源时代的汹涌到来,传统能源企业的未来似乎阴云密布。的确,传统能源企业将会面临诸多挑战,下面梳理了一些内容以供思考和探讨。

1、电力体制实现市场化后,带有平均主义色彩的发电上网统一调度制度将被打破,发电商须在电力交易平台公开竞价售电,直面行业竞争的压力。由于电力是无差别的产品,所以成本就是生命线,价格就是竞争力。发电商必须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从经营、管理、技术等多方位提升水准,全力降低生产成本,努力维持市场竞争力。

2、从能源结构的角度来看,火电面临的竞争压力最大。由于电力需求增长放缓、新能源装机比重不断提高,火电行业已经开始出现产能过剩的局面。电改施行后,水电、核电将继续保持低成本优势;风电将再次迎来春天,弃风上网将不再受电网的制约;同样得益于电网的接纳能力,天然气发电、太阳能发电等分布式能源将获得生存空间并逐步体现优势。火电行业产能过剩的趋势将持续,在多种能源形式的充分竞争下,其利润空间会受到大幅挤压,收益水平维持低位,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

3、电改施行后,电网企业面临诸多基础性的变革,管理难度加大。首先,电网必须具备广泛的接纳性,接受各种容量小且不稳定的电源并网,将进一步考验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其次,电力调度不再由电网企业自主决定,而是根据电力交易情况被动执行,其复杂程度大大增加。电网企业需大力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输配电需求。

●●●

如果说电力体制改革是一场自发的变革,那么互联网能源可算作一种外力驱动的变革,而能源互联网则是更本质上的产业革命。无论是哪种变革,传统能源企业在产业链地位上都将面临新兴产业的挑战,其地位下降的趋势不可避免。当然,所谓传统能源企业,只是一个特定的静态的名词,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不如说是能源产业的参与者。变革为所有参与者提供机会,传统能源企业需以一种参与者的心态,认真研判行业发展趋势,在充分发掘现有业务价值的同时,寻找产业链新的关键环节和价值高地,同样也将在变革中赢得新的机遇和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特别感谢德国华人新能源协会主席廖宇先生提供的企业案例!)

【无所不能专栏作者,吴培,河北建投国融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相关阅读:

【笔记】于华鹏:被放大和缩小的“互联网+能源”

纵论能源互联网:电网公司将来可以去卖石油吗?为什么?

政策促能源互联网化 分布式电源借机破局

电改催热能源互联网 5.5万亿蓝海澎湃而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电力市场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