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电动汽车评论正文

黄金时代:“十三五”电动汽车发展前瞻

2015-12-11 14:03来源:能源评论作者:王伟 项娟关键词:电动汽车充电桩锂电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首先,政府层面需要做的就是,从战略层面释放明确信号,引导产业预期,并通过标准、政策规范行业发展。

一个好消息是,中国未来十年新能源汽车路线图已绘就。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制定的《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已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明确为3个方向,分别是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并且对2020、2025、2030年的应用场景,从技术、产品、区域和人群领域进行了细致划分。届时,乘用车、租赁服务、公务用车、公交客车、市政卡车和短途商用车等领域将实现大批量应用。

其次,产业层面要合力在核心技术领域实现创新领域。对于仍属“短腿”的电池技术尤应重点投入,加大新一代材料研发力度,力争到2020年将车用锂电池比能量提升到300瓦时每公斤。目前看来,石墨烯技术被寄予了厚望。《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显示,到2030年,电动汽车锂电池用石墨烯电极材料产业规划将达到万吨级。

由有研总院、中国一汽、东风、长安、上汽、北汽、广汽、华晨、力神等9家企业联合出资成立的国联动力电池研究院,目前承担起了动力电池突破国家队的角色,未来,能否在工程能力创新和产业协同创新方面突破,将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再次,企业层面,需要优势互补、跨界融合,但前提是要构建起多方共赢的机制。

迄今为止,我国成立的电动汽车产业联盟、结盟堪称数量不菲,囊括了从地方队、行业队、国家队、国际队的不同层次,成员来自各种类型的汽车企业、互联网公司、电池企业、能源公司。但无论是官方意志的“正规军”,还是市场组合的“结义兄弟”,无论是走“互联网+”路线的北汽—乐视、上汽—阿里,还是技术控的一汽—华为,抑或传说中的江淮—大众,都没能妥善解决“利益分配机制”的问题。

在“互联网+”大潮下,随着产业链的延伸,多方利益博弈尤甚,如何进行深度融合和创新?互联网企业擅长品牌、资源及三电相关技术,传统车企精于汽车制造,电池与能源企业对于电池管理得心应手,为此,在商业模式创新上,相关各方应发挥各自优势,摒弃利益芥蒂,打破企业间的研发界限,在关键环节比如电池技术、互联互通上形成合力,避免一盘散沙,过早开始恶性竞争,才能避免真金白银“打水漂”,最终实现电动汽车“千里之外”的梦想。

美国经济学家泰勒•考恩慨叹,人类历史上的革命性创新,如电、汽车、火车、飞机、打字机、照相机等发明都是在1940年以前完成的。这之后,除了计算机,人类几乎没有划时代的发明。

电动汽车与能源互联网的融合,或许可以帮助人类跨越“科技高原”,当第三次工业革命来临之际,这种聚变对人类生活产生的深刻影响或许会超出想象。

或许,未来5~10年,我们如果不开电动汽车上路,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电动汽车,必将让生活更美好。

推荐阅读电动汽车充电乱象丛生:车多桩少 快充更少

原标题:黄金时代——“十三五”电动汽车发展前瞻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动汽车查看更多>充电桩查看更多>锂电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