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产业报道正文

中国海装兰涌森:风电事业群协同创新 助力高质量发展

2019-10-24 11:19来源:能见App关键词:中国海装风电高质量发展2019风能展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9年10月21-24日,2019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19)在北京隆重召开,大会主题“风电助力‘十四五’能源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可持续”。自2008年首次在北京举办以来,已连续举办11届,成为北京金秋十月国内外风电行业争相参与的年度盛会。

10月22日,CTO论坛在新国展召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支持中心副总经理兰涌森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

以下是发言内容:

兰涌森:大家好,我是中国海装的兰涌森,整个行业面临着平价上网都倍感压力,在倍感压力的同时大家也在积极应对,中国海装也在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并且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可能我们尝试的方式会去更多从自身的集团优点、特质做一些工作,会和大家有一些小小的区别。

从2018年9月13日,能源局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供电、光伏平价上网有关工作和通知,平价上网就被按下了快捷键,刚才翟总也讲到了设计方的工作,从整个工厂的造价来看,设备、安装、运维占据了接近80%的成本比例,对于我们整机的设计也好,制造也好,包括安装运维都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我们迫切需要改变,怎么来改变呢?

我们认为只有通过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来开展相应的工作,全产业链协同创新我们认为是平价的必由之路,而中国海装本身就有背靠集团的基础优势,所以我们牵头组建了风电事业群,由中船重工集团22家成员单位包括新能源开发公司来组成,开展全方位的协同创新。

大家可能会想拉个群就能解决问题吗?拉个群肯定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但是我们首先有相应的这些基础,第一全产业链,完善的产业链配套体系,我们认为是整个全生命周期提供优质服务的最基础的第一步。

从拥有核心的控制策略的电控系统到机械以及电气的核心传动部件,甚至到叶片、轮毂、主轴等方面,整个产业链全覆盖,刚才翟总也讲了,武钢总经常讲到风电是一场长跑,它的确是一场长跑,至少目前来讲,至少是20年的长跑,20年的长跑我们有什么样机制去保证它的,我觉得我们的军工企业健全独立保障体制就是一个,从建国以来一直到现在一直发展的很好,特别是近几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只有存在才有可能,如果说这个企业本身就不存在了,就没有保障的可能。

另外高水平的基础工业、制造能力也是很好的基础之一,因此产业链配套体系加上军工企业独立的体制和保障机制,引入外部的龙头零部件供应商,这是我们能够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一个优质服务的基础。

围绕着这个目标,我们刚才讲,并不只是拉个群就能解决问题,我们要去打造整个事业群的运作机制,我们的目标是围绕着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来开展整个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我们通过了一些方式,比如说人员的派驻到我们公司来互相开展工作。

比如说信息的共享,其实这点可能看起来只是很简单的几个字,但是首先第一个我觉得信息的共享可能大家都觉得它首先是一个门槛,因为大家认为这就是自己的商业机密,但是作为我们事业群来讲,我们的协同单位它可以去了解到我们的订单情况,可以参与到我们的生产计划的制定,也可以参与到我们的科研计划。就实现了信息的传递扁平化,提高了反馈决策的反应速度。

同时人员派驻也是一个同样的道理,我们并不强迫每一个供应商成为一个协同单位一定到我们海装来办公,但是他们都会主动来,所以造成了我们现在的办公条件稍微有点拥挤,但是他们为什么来。

打个比方,叶片和整机都要开展互相的迭代,如果我迭代好了发给叶片厂的载荷工程师,工程师再把它迭代了发给我,可能更多从自己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如果我们给他建立了一个平台,他们共同在这个平台上开展相应的工作,他会加深对互相的了解,也能找到可能的技术突破口。通过整个事业群我们建立了信息化的协同平台,并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处置清晰、统筹决策。

这个图很多人看起来比较复杂,协同平台主要分为四个层面,决策层、运营层、执行层,总结起来就是两句话,专业分工、目标导向。有效运行也取得了一些成果,首先是设计协同创新方面,以全生命周期为导向,全产业链引入了开发模式,以模块化、平台化方式快实现功能组合化和系列化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开发体系。

随着机组发展,对智能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也结合军民技术的融合,比如说我们在潜艇、军舰方面的运用,经过这些启发对我们变桨的控制做了一些深入的验证和测试,对于降低极限的载荷、疲劳的载荷有比较好的效果。同时基于每个风机始终有不同的个性,自适应控制技术就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在精细化定制方面,统一了优化降本的目标和标准,深入开展精细化定制设计,基于整机载荷的优化…从一些海上的典型项目来看,减重比例非常可观,从标准化风区涉及逐步向机场定植化,这个东西也是存在相当大的工作量,如果说我们一年要安装2000台风机,你可能要做2000次类似的工作,所以我们也搭建了相应的平台,来开展相应的工作。

在重点科研项目方面,充分发挥事业群整体优势,我们是背靠中船重工集团,对于海上来讲,应该说是有比较深厚的功底,比如说海上浮式的发展,前段时间日本一个浮式风电7兆瓦因为可利用太低,只有大概不到10个点的可利用率,就正式退役,从海上拉回去了,为什么我们还是要做?

正如刚才翟总讲的,它是一个趋势,也是我们的发展方向,包括我们了解到欧洲它有一些浮式风电,在之前可能2兆瓦的配重系统达到了8000吨,但是实际上到目前来讲也取得了长足发展,现在发展到5兆瓦可以做到3000吨配重,这个就是发电量和成本的发展,最后取得平衡的结果,我觉得它也是非常有发展潜力的方向。这些项目都是我们联合集团内包括事业群相应的单位,申报的项目,主要的目的就是深入工程技术的研究,拓展空间的应用。

在制造协同方面,建立了信息互联互通的交互体系,打通管理壁垒,实际上信息的互联互通本身就是一个又矛盾,但是又对大家很有好处的事情。我们的协同单位代表可以全方位参与我们的计划体系,及时了解到市场订单、生产计划、科研计划等关键信息,能够第一时间做好反馈够、快速解决过程问题,通过动态掌握市场需求,精准调控,最终实现交付的要求。

同时我们大力推进与整合优化订单到交付全过程的目标导向,完善我们的计划体系,形成了以计划为龙头的机制,大幅提升什么效率。在服务协同方面,协同单位互通备件信息共享,共建备件银行,并且成立了联合工作小组,针对故障、进行专项的攻关,快速解决问题,服务人员充分交流,深度培训,形成一专多能,技能互补的协同服务团队。

在售后物资保障网络体系,服务基地、网点,另外还开展了针对基于大数据一站式预防性维护以及零部件优化协同,通过运维数据集中接入大数据平台,数据共享、共用,充分整合事业群各单位技术分析能力,并且协同开发海上专业安装船、运维船,助力安装提质增效。

我们认为还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特别在技术革新和跨度深度方面远远不够,在我们全生命周期的设计验证手段还不够丰富,包括业务模式比较单一,我们希望在后续工作中能够和各个院属单位、设计方包括友商、零部件商能够更加深入的协作抱团取暖,来共同携手走进平价时代,谢谢大家。

(根据演讲速记整理,未经演讲人审核)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海装查看更多>风电高质量发展查看更多>2019风能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