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日本成功应对“电荒”危机 或可给国内解决电力短缺提供良好范例

2011-09-06 13:43来源:中投顾问关键词:日本电荒电力短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日本政府于9月2日晚提前解除“3-11”大地震和海啸灾区以及7月遭强降雨袭击地区的限电令。当晚解禁地区包括地震和海啸重灾区福岛、宫城、岩手三县全境和遭受暴雨袭击的青森、新潟、茨城、枥木、千叶五县部分地区。同时日本政府决定9日晚解除青森等五县其余地区的限电令。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指出,“3-11”大地震导致日本11座核反应堆、10个火力发电机组和15座水力发电站停运,并对其他运营电站带来不利影响。当时专家和媒体几乎一直认为日本将会经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电荒”,甚至有专家预测日本需要4-5年时间来兴建电站满足国内电力需求。

实际上大地震对日本电力系统的冲击之严重是无需强调的,但是日本应对电力短缺所表现出来的决心是令人震惊的,尤其是日本普通民众积极响应节电号召而采取了各种省电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少去电影院、剧院、卡拉OK厅,也包括少用电脑、游戏机、电水壶等。在用电最为紧张的八月份日本电力需求反而较去年同期下降12.1%。正是包括普通民众在内的节电措施帮助日本成功度过了“电荒”危机,限电令提前解除。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认为,日本成功应对“电荒”危机给国内解决电力短缺提供了良好的范例。中国在GDP与日本大致相当的情况下,单位GDP的煤消耗量却是日本的15倍,能源消耗总量远高于日本。面对能源电力紧张的状况,政府采取的措施就是不断的建设发电站、不断的挖掘煤炭,通过不断增加能源供应来满足经济增长对能源的无节制需求。

但是一年比一年严重的“电荒”说明这样的措施完全是饮鸩止渴,而非长久之计,根本举措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的社会。日本应对能源短缺的举措证明,“节约”才是最大、最富有潜力的资源。通过转变发展模式,企业可以更节约,从而带动整体能源需求的下降;通过提高环保意识,个人可以更节约,从而促进能源消耗的下降。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1-2015年中国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十二五”期间国内电力需求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随着国内能源对外依赖度的不断提高,国内的能源电力供应形势将会进一步紧张。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