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电力供应紧张,发电企业应该更赚钱。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预测今冬明春全国最大电力缺口在4000万千瓦左右,五大电企则集体“喊冤”,上调电价的呼声再起。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五大电企旗下的上市公司却大赚。对此,业界对于发电企业亏损的
真正原因众说纷纭。
各方交锋真亏假亏成谜
按照常理,出现电力紧张状况,电力供不应求,发电企业应该更赚钱,但事实却恰好相反五大电企同时喊亏。上周,作为五大发电集团之一的大唐集团传出旗下30家电厂资产负债率超过100%、濒临破产的消息,大唐内部人士还表示,大唐全年可能亏损40多亿元,成为今年亏损最大的央企。随后,华电、华能等其他四大发电企业也表示今年严重亏损,并不约而同地将亏损原因指向煤价大幅上涨而电价迟迟未动。不过,对于五大电企亏损真假及原因,业界说法不一。
近日,经济学家郎咸平发表文章“谁在忽悠电力紧张”质疑电企的“喊亏”行为。他说,从华能国际、大唐发电、华电国际、国电电力、上海电力等电力上市公司上半年财报来看,五大发电集团根本没有亏损,而是嫌钱赚得不够多。为了“忽悠”加价,“找各种理由推脱”发电,导致电力紧张。此观点一出,引来一片讨论。
第二天,中电联便在其官网上回应称,上述观点有失偏颇。中电联表示,五大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盈利是因为这些都是优质资产,所以他们的效益情况不能完全反映出五大发电集团的火电业务整体亏损现实。并表示,多年得不到解决的煤电矛盾,国内煤价持续上涨,电价未能及时联动,是造成电力紧张、火电企业严重亏损的根本原因。
双方各执一词,真假成谜。就此,记者昨日采访了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主任史炜。他表示,自己今年曾去过包括发电和电网在内的几家电企,发现电企喊亏是真,“但要看是怎么亏的”。史炜说:“正常经营不会亏,管理成本加大以及拥有庞大且低效的非生产性支出(楼堂馆所、高档消费、内耗)才是亏损的真正原因。另外,体制上煤电各自争利,坐拥垄断,也是导致电企喊亏的原因。”他强调,不把电企垄断消除,永远会喊亏。
据了解,各企业所谓的管理费用实际上包括福利费、培训及资料费、办公费、通讯费、邮递费、差旅费、市内交通费、招待费、餐费、礼品等各种项目。
对于这样的说法,上海电力一位高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仅回应说:“发电企业亏损跟很多方面有关系,很难说清楚,如何进行电厂管理也是其中很大一方面原因,其他的不便多说。”
电企喊亏旗下上市公司大赚
回顾一下,今年发电系统“喊亏”的确异常频繁。
据了解,大唐集团公司原总经理翟若愚年初上交给全国“两会”的一份提案指出,从2008年开始,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国电集团、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等五大发电集团火电三年累计亏损分别为85.45亿元、128.15亿元、140.08亿元、110.47亿元、138.42亿元,总计亏损额达到602.57亿元。
中电联在7月底发布的《2011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与经济运行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中表示,火电生产行业利润继续大幅下降,五大发电集团火电继续严重亏损。统计数据显示,仅上半年,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五大发电集团的火电生产企业亏损153.8亿元,同比增亏95.2亿元,而且亏损已经蔓延至大多数火电企业。并称,与各主要上下游行业相比,电力行业是其中效益水平最低、经营压力最大的行业。回顾中电联5月的数据,1-4月五大发电集团火电业务亏损105.7亿元,这意味着五大集团在两个月内又亏损掉近50亿元。
由此计算,从2008年至今,五大发电集团火电业务三年半的累计亏损达756.37亿元。虽然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上调全国16个省(区、市)上网电价,但火电企业的亏损额度仍在不断增加。
接着9月初,中电联又发出“呐喊”:根据其统计调查显示,今年前7个月五大发电集团公司电力业务合计亏损74.6亿元;其中,7月电力业务亏损9.8亿元,环比增亏1.8亿元。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五大集团旗下上市公司的大赚。据半年报显示,华电国际上半年的净利润是1.18亿元;华能国际的净利润是11.78亿元;国投电力的净利润是1.2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4%;大唐发电的净利润是8.54亿元,同比增长2.94%;国电电力的净利润是11.4亿元,同比增长9.41%。
面对差异如此巨大的两个数据,即使中电联一再澄清,也很难让人信服。
数据“打架”奇高管理费受质疑
其实,对于五大电企的亏损,早就出现过质疑之声。9月底,财政部在网站上发布《2011年1-8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报告,其中“中央管理的五大发电企业和两大电网1-8月合计均盈利”这一句话曾掀起了轩然大波。
民众质疑,前阵子还频频喊亏的五大发电集团,一下子就变成了“盈利”?虽然后来有业内人士分析称,中电联的数据是从发电业务角度出发的,而财政部是从企业的税收观察其经济效益的,因此,中电联的数据有理,财政部的数据也没问题,但这并不能打消人们的疑问。根据半年报,五大电力集团仅管理费用一项支出就高达25.76亿元。
对此,煤炭专家李朝林认为,电企工资水平普遍比较高,另外豪华楼堂馆所的管理成本和设备折旧成本上升。
占据垄断地位的电企的集体亏损不禁令人联想起此前石油巨头“喊亏”的情景。在10月下旬“油荒”闹得最严重时,中石油副总裁周吉平在临时股东大会上表示,中石油炼油业务今年预计亏损500亿元。而国家发改委此前公布的9月炼油行业亏损数据则指出,今年1-8月,炼油行业累计亏损18.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发改委公布的18.4亿元为全行业数据,但周吉平给出的500亿元亏损数据仅为中石油一家。当时,便有不少网民指责石油巨头是为提高油价、取消暴利税等目的借机喊亏。
垄断不破煤电矛盾无法根除
因煤价上涨导致电力供应紧张的形势已经持续多年,煤电联动也一直被认为是解决煤电矛盾的关键性措施,被寄予厚望。但近年来,煤电联动一直未能有效实施,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在煤电联动短时期内无法实施的情况下,上调电价成为发电企业期盼扭亏的临时手段。不过,专家表示无论是煤电联营还是上调电价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煤电矛盾,根本还是在于打破电力行业的垄断。
李朝林认为,现在电力行业实行垄断,缺乏竞争,电企吃“大锅饭”现象严重。这就造成发不发电都一样的心态,即便在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发电企业仍然可以以亏损为由不发电。
打破行业垄断的最基本手段,史炜认为应该从多方面入手,首先应取消央企在发电、石油领域的专营,允许充分竞争,以此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其次,中央财政不应再以任何名义直接给央企投资,央企的发展靠自身的经营,央企和民企在中国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央企利润不得再返还;再次,央企的领导人应由股东和投资人确定,而非国资委任命;最重要的一点是,允许非国有资本进入央企核心经营领域,真正落实民营经济进入垄断行业的“36条”。
另外,今年下半年,历经9年的电网主辅分离改革刚刚完成,近日,电监会发布《输配电成本监管暂行办法》,其中针对电网企业输配电成本核算及支出提出一系列监管措施。这意味着电网输配分离改革也逐渐被提上日程。
对此,李朝林认为电网输配分离不仅有利于打破电网垄断,而且也有利于解决发电企业的亏损。“在此情况下,发电企业使用电网可以少交一部分"过路费"。”他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截至1月31日,宁夏电力月度发电量完成91.66亿度,超计划3.67亿度;供热量完成1258.2万吉焦,超计划236.2万吉焦;内部煤接卸量313.94万吨,超计划3.64万吨,生产运营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集团下达计划,实现首月“开门红”。该公司严格贯彻集团公司能源保供工作要求,提前谋划制定保电保热任务目标,坚决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建投能源近日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建投能源成立于1994年1月18日,是河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旗下重要的境内资本运作平台,是河北省重要的能源投资主体,主营业务为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以电力生产为主的能源项目,公司电力业务以燃煤火力发电和供热为主,同时涉及核电、风
1月21日,贵州金元黔北电厂研发的《一种给煤机堵煤信号测量装置》《一种适用于不平整地面的安全围栏》和《一种亚临界中间再热冷凝式汽轮机顶轴油系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一种给煤机堵煤信号测量装置》能够及时准确测量并发出“堵煤信号”,避免发生误报警或未报警情况,有效解决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2月6日,长源电力披露2025年1月电量完成情况。2025年1月,公司完成发电量28.81亿千瓦时,同比降低25.03%。其中火电发电量同比降低26.64%,水电发电量同比降低71.86%,新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38.15%。具体数据情况见下表: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月24日,江苏国信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30.5亿元至33亿元,同比增长63.07%-76.44%。公司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比增长主要原因:报告期内火电板块新机组投产,电量增加,同时燃料成本回落,利润增长;金融板块经营发展稳定,报告期内增持江苏银行,收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月24日,粤电力A公告称,2024年度,公司累计完成合并报表口径发电量1,258.41亿千瓦时,同比增加4.39%;其中煤电完成913.23亿千瓦时,同比减少4.51%,气电完成256.9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8.81%,风电完成51.81亿千瓦时,同比增加5.67%,水电完成4.31亿千瓦时,同比增加4.87%,生物质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月24日,豫能控股公告称,预计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900.00万元–14,100.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55,353.92万元。公司预计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加,主要原因是火电发电量同比增加、煤炭采购价格同比下降,火电业务经营业绩好转。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京能电力1月23日晚间公告,财务部门经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15.78亿元—19.09亿元,与上年同期8.78亿元相比,同比增加约79.73%—117.43%。与上年同期(重述后数据:8.81亿元)相比,将增加6.97亿元到10.28亿元,同比增加79.11%到116.69%。本期业绩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月22日,皖能电力公告,预计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0亿元—22.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4.3亿元增长39.91%—57.40%,主要原因是:本报告期发电量上涨,煤炭价格下跌,控股发电企业盈利能力增强。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月22日,长源电力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5亿元~7.95亿元,同比增长81.92%~127.75%;基本每股收益0.226元~0.2829元。据公告,公司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主要原因为发电量同比增加;火电机组入炉综合标煤单价同比下降;上述原因致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第一个10年,它发出了宁夏第一度电;2001年,它被评为“全国燃煤示范电厂”;2011年,它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它就是国能宁夏石嘴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石嘴山电厂)。作为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同龄的“功勋电厂”,为宁夏的经济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却在省间高参数、大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我国以煤为主的资源禀赋,决定了煤电在相当长时期内仍将承担保障我国能源电力安全的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电煤供应时常面临挑战,煤电矛盾十分尖锐。2016年12月开始实施的电煤中长期合同制度是保
导致当下电力紧张频发的根本症结,仍是“市场煤”与“计划电”间的矛盾。简单地上调终端电价或许可以让“电荒”现象稍有延后,但却未能触动电力市场的问题肌理。从长远看,只有在煤电市场全方位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才可能畅通价格传导渠道。
近日,贵州省高效电力产业振兴领导小组出台《贵州省煤电联营实施方案(下称《方案》),要求全面推进煤电和煤炭企业开展煤电联营。其中,2020年,省内现役煤电企业实行煤电联营达80%以上;2022年,省内现役煤电机组实现全覆盖,所有在建拟建燃煤发电项目实现煤电联营。同时,贵州省能源局也于日前发布
9月26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电力体制改革部署,加快以改革的办法推进建立市场化电价形成机制,会议决定,抓住当前燃煤发电市场化交易电量已占约50%、电价明显低于标杆上网电价的时机,对尚未实现市场化交易的燃煤发电电量,从明年1月1日起,取消煤电价格联动
9月26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电力体制改革部署,加快以改革的办法推进建立市场化电价形成机制,会议决定,抓住当前燃煤发电市场化交易电量已占约50%、电价明显低于标杆上网电价的时机,对尚未实现市场化交易的燃煤发电电量,从明年1月1日起,取消煤电价格联动
又到岁末年初,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都在盘点自己的经营状况。相信双方的心情肯定是不一样的,由于煤价持续处于高位,2018年煤炭企业大面积盈利,电力企业大面积亏损的依然没有改变。(来源:丰矿煤炭物流今日智库)据今日智库跟踪研究,由于价格高位和产量增加,2018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前10个月实现利润总
涉及11省共34台机组已移出停缓建名单!2018年分省煤电项目汇总表公布!今年5月31日,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印发2018年分省煤电投产项目的通知》。该通知明确提出天津、河北、山西等11省(市、自治区)要综合本地区电力、热力供需形势,电网调峰需求、项目建设实际等因素,统筹安排2018年投产的煤电项目,并会
煤炭市场行情的稳定离不开政府的引导,据了解为了防止煤电矛盾再度激化,煤炭限价令出炉,发改委保发电还有哪些招?具体的煤炭行情怎么样呢?下面跟小编一起来了解吧。煤炭与火电行业的矛盾再度受到关注。5日上午从煤炭业内获悉,国家发改委已对港口、煤炭、电力企业作出销售、采购煤炭不允许超过750元
近两个月来气温高企,煤炭价格也持续火热。在用电量快速增长以及迎峰度夏临近的背景下,提库存、压煤价成了许多燃煤发电企业的工作重头。5月以来煤价稳居高位中国煤炭市场网的数据显示,5月份以来煤价持续上扬。6月15日,CCPI中国煤炭价格指数创下近两年来最高值。最新一期5000大卡秦皇岛动力煤现货交
3月2日,中国沿海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沿海指数)综合价5500在经历3个月连续上涨后,终于有所回落,收于627元/吨,较指数发布之初的599元/吨上涨了28元/吨。该指数所属的中国电煤采购价格系列指数体系(CECI)作为国内首个从需求侧反映电煤价格的价格指数体系,自诞生至今不足4个月,为市场各方了解
2018年1月31日,5500大卡现货动力煤市场价报超过740元/吨,过去两周内,煤炭价格始终稳定处于这样的价格水平。这一天,在国务院新闻办的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简称铁总)副总经理李文新分别表态,这段时间铁路系统将优先保障煤炭物资的运输,确保下游发电企业的用煤需求。
回顾2022年夏天,因“最高温度、最少来水、最大负荷、最长时间”四重因素叠加,水电第一大省罕见遭遇“缺电危机”。彼时,在“多留点电”给四川的呼声中,当地开始积极“补短板”,重新编制电源电网规划,加快构建更加安全可靠的电力系统。(来源:微信公众号“硕电汇”作者:小硕团队)正文:8月22日
据媒体报道,路透社5月21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为避免夏季用电高峰导致大规模停电,越南官员已呼吁多家制造企业节约用电,包括“鼓励”富士康自愿将位于越南北部装配厂的用电量减少30%,该工厂去年夏天曾因停电被迫停产。(来源:电联新媒作者:管永生)一条并不起眼的消息,仿佛一串打开时空隧道的“
近日,澳洲传统电力供应短缺加剧致使电价暴涨、停电频发,遭遇“用电荒”,与此同时,澳洲新能源日间发电高峰供过于求更导致限发和负电价现象。加装大型储能设备在稳定电网和保障电力供应方面正发挥主体作用,并成为澳洲电力市场调频调峰服务的优选。继上半年176MWhGinan光储直流耦合项目后,阳光电源
自8月开始出现的极端天气,四川各大河流来水量出现了“丰期反枯”的现象,导致水电上网同比大幅下降;另一方面,伴随气温屡创新高,降温负荷促进了用电需求的大幅跳涨。因此,本轮电荒核心是需求旺盛叠加供给产能不足导致。此外,省内水电“一家独大”的电源结构,导致丰水期来水锐减时,供给侧易出现
在过去的1个多月里,欧洲、日本、印度多地能源告急,频现“电荒”,他们又纷纷想起了煤电的好......欧洲淘汰煤电计划或被无限期搁置受俄乌战争的影响,欧洲普遍出现天然气短缺的问题,甚至引发了能源危机。6月,欧洲多国陆续宣布进入能源紧急状态,煤电,被当做了救命草。德国、意大利、奥地利和荷兰等
据央视网消息,近期,日本气温一路走高,在防暑降温等夏季用电需求不断增加之时,日媒却报道称,日本首都圈等地区今年夏天的电力供应形势将非常严峻,显示供电余力的“预备率”仅3%左右。预计到今年冬天,供电紧张的状况更是会扩展至日本全国更多地区,首都圈电力预备率甚至为负值,这将是10年来日本面
作为一个以煤炭消费和出口为主的国家,印尼新一轮的煤电荒,再次折射了能源供应链的脆弱性和能源转型的复杂性。2021年12月31日印度尼西亚能源矿产资源部(简称“能矿部”)宣布,2022年1月1—31日禁止煤炭出口,以保障国内发电的煤炭供应。在疫情冲击、双碳政策、出口惯性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作为煤
作为一个以煤炭消费和出口为主的国家,印尼新一轮的煤电荒,再次折射了能源供应链的脆弱性和能源转型的复杂性。(来源:能源杂志文|程春华任职于中央民族大学朱方芳任职于中国新闻社)2021年12月31日印度尼西亚能源矿产资源部(简称“能矿部”)宣布,2022年1月1—31日禁止煤炭出口,以保障国内发电的
新旧能源范式转换,不啻为人类和地球相处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平稳度过阵痛期,既需要运筹帷幄的谋略,也需要日拱一卒的耐心。在这场能源革命的全球混战中,相对布局超前、步伐稳健的中国,或许有机会领跑下一个时代。
能源市场化改革的内涵,至少应包含明晰产权+有效竞争这两部分。
能源市场化改革的内涵,至少应包含明晰产权+有效竞争这两部分。其中明晰产权,需要建立同等有效的私权与公权制度,既包括企业、消费者等私权主体塑造、权利维护,同时也必须包括政府、行业、社会各层面公权的能力建设、约束与规范;而有效竞争,则需要从规则体系、产业结构、运行机制等多角度,为市场主体之间公平有效竞争行为提供保障与引导。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