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农电报道正文

“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遵义县供电局石板供电所为民服务故事

2011-12-21 16:35来源:遵义供电局作者:杨雪梅 李畅关键词:遵义供电局为民服务供电任务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今年9月7号,遵义县石板镇下红庄全体村民张锣击鼓,把一张大红的感谢信贴到了石板供电所的墙上。村民们为何要以如此隆重的方式表达谢意?原来是大旱期间,石板供电所的职工们多次挑着水桶上门,为村民们解了人畜缺水之渴。供电所的职能是众所周知的供电,而在遵义县石板供电所,它的职能正在向更多的民生问题、社会难题延伸,因而赢得了当地百姓的赞誉。所长余立锋率领十六个员工肩负着遵义县南北镇、石板镇、三合镇13个村(居)275个村民组近五万人的农业生产和居民供电任务

“爱管闲事”的供电人

今年11月8号上午9时许,下着沥沥小雨的天空变得阴霾起来,遵义县南北至石板镇路段发生了一起特大交通事故,一辆由后坝村向石板行驶的丰田轿车制动失控翻下悬崖掉入河里。平日里清清静静的石板镇突然闹哄哄的,刚刚醒来的小镇因为一起两人死亡四人重伤的车祸正处于惊悸之中。遵义县特警、交警、消防官兵、120急救迅速展开了救援。与此同时,在街角一侧的石板供电所内也跟着行动起来,所长余立锋剑眉紧锁,调动所里的抢修车,拖上起吊工具,抽出职工付鹏、宋月明、张成英、刘金伟组成了一支临时救护队,赶往出事地点。

现场施救环境十分恶劣,吊车伸出的钢丝绳不能直接达到距地面深及80米的出事车辆,正在危难之时,出现在救援队伍里的四名供电职工在救援指挥长的指挥下将两个3吨的葫芦和一根长15米的钢丝绳固定在一棵树上,另一头由潜水员拉入水中系住事故车辆,随着葫芦链的收紧,车辆被渐渐拖出水面,移至空地上实施救援。

任务完成了,四名电力工人悄然离开了现场,似乎没有人记得向他们道谢,镇里的人习惯了,在危难时刻见到这支供电队伍,他们成了附近家喻户晓的“爱管闲事的人”。

所长余立锋是军人出身,曾经在四川都江堰做了三年的地空导弹兵,他的工作地点常年在一个隐蔽山头上的一个封闭的移动发电车内,柴油发电机产生的轰鸣,让很多人都难以坚持下来,耳鸣、神经性头痛、心里障碍,这里像走马观花一样来一个人走一个人,而余立锋做了三年,一年四季穿着浸渍浓烈的柴油味的军衣,与无休无止的轰鸣声为伴,他把恼人的噪声变成了一种旋律,他惊人的毅力是一种传奇。

1993年,余立锋转业后供职于遵义县白龙供电所,他先后做过饮事员、巡线工、抢修人员等等,2008年6月份,余立锋来到了石板供电所,他把军人的大无畏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也带到了石板供电所。

2010年和2011年石板镇边防连续两年遭受干旱,尤其是2011年旱情极为严重,石板镇柑子树村、金山村和八和村2811户村民农作物陷入严重的旱情,人畜饮水十分困难。石板供电所一方面主动开展了为村民送水的“蓝水桶”行动,累计送水近百吨。另一方面建立了抗旱保电绿色通道,主动为村民新增或增容变压器、新建线路、更换各类电力工具,解决了干旱重灾区近3000户村民的农业灌溉。

庄稼们有救了,农民们有希望了,2011年8月31号,当石板供电所的职工们把水送到红扬村空巢老人吴大爷的家中,老人捧起水喝了一口说,“这下好了,人有吃的,羊儿也有吃的了!你们真比亲人还要亲呀!”这肺腑之言来自一位正处于无助的老人,让在场的人听了有几许心酸。

作者: 杨雪梅 李畅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遵义供电局查看更多>为民服务查看更多>供电任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