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关联交易纵横互织
刘明辉、黄勇“涉嫌职务侵占罪”案发被刑拘后,原副总裁庞英学顶替刘明辉的位置,成为新一届中燃管理层中的联席董事总经理兼执行总裁。但随后在2011年4月20日,庞英学再被指控涉嫌参与捷成管道等4家公司与中国燃气之间的关联交易,其对中国燃气资产的渗透方式与许氏、肖氏等如出一辙,并与肖飞等关联方同台出场。
据一位小股东介绍,向董事会提出这项指控的是原中国燃气董事局主席李小云、副主席徐鹰。李、徐二人代表的是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等中国燃气的创始股东。2011年3月4日,二人突然遭遇其他董事“围攻”,以“知晓刘、黄案件而未告知董事会”为由被罢免主席、副主席职务。
“庞英学与刘明辉之间的利益捆绑,是其发动董事会其他成员,在董事局主席、副主席缺席的情况下发动罢免,进而彻底控制董事会、抵制新奥能源和中石化收购的根本原因。”上述小股东表示。
据中国燃气聘请的独立第三方普华永道的调查报告,确认李小云、徐鹰指称的4家公司中的两家——捷成管道、久安公司过去与庞英学有联系。庞英学为捷成管道的股东兼董事,也是捷成管道的发起人,持股比例高达70%。2005年8月后,庞英学成为捷成管道的唯一董事,持股比例100%。2011年4月29日,即李、徐指控庞英学之后的第三天,捷成管道被注销。自成立日至注销,捷成管道累计向中国燃气提供了蛇管及防腐产品价值近2000万元。
久安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为“Wangqingsong”,据知情人士称,此人即庞英学外甥王青松。中国燃气自2006年起,向久安公司采购计量站、分配站等燃气设备,仅2006年就发生3025万元交易,此后5年累计采购金额接近8000万元。
其他两家公司——深圳茂亿、捷成浩迪与中国燃气之间的关联交易未被提及。
工商资料显示,深圳茂亿(深圳市茂亿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9月11日,肖飞出资80万元持股80%,庞英学出资20万元持股20%(后变更为“詹芳”)。知情人士称,詹芳同时为该公司及捷成浩迪、久安公司担任会计,并非真正的出资人,仅替人代持。有材料显示,深圳茂亿是2003年至2006年中国燃气的材料总代理,与中国燃气存在大量的借款和业务,利润丰厚,是一个“不投钱、不出力、不担责”的公司。
2003年9月18日,刚刚注册成立7天的深圳茂亿就与中国燃气全资子公司宜昌中燃签订了高达1.067亿元的设备、材料购销合同,涉及调压器、阀门、煤气表等宜昌中燃需要的各类产品。而交易的双方,代表宜昌中燃的是庞英学,代表深圳茂亿的是肖飞。“也就是说,庞英学代表中燃与自己持有20%股权的公司进行了这项交易。”知情人士说。
捷成浩迪(深圳捷成浩迪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燃气的业务往来指向后者的全资子公司淮南中燃。截至2009年,其负责的燃气自动抄表系统设备与远程抄表系统安装项目共计与淮南中燃发生1311.2万元交易。捷成浩迪成立于2003年,肖飞出资33万元持股33%。
“此类关联交易相当于拿中燃的钱赚中燃的钱,完全不需要流动资金。”一位小股东表示。
收购大战疑云再增
“内战”的最新进展似为“收购战”的未来增加了不确定因素。但作为收购要约方之一的新奥能源人士表示,“我们对于审批的通过很有信心,正在进行的反垄断审查只是例行程序。”
随着收购方的步步紧逼,中国燃气方面也在加紧应对。“这完全是一场敌意收购,是在事先没有通知中国燃气的情况下突然发起的。” 中国燃气副总裁朱伟伟称,“3.5港币/股的价格不能体现中燃的价值,是带有机会主义的收购,我们不会向股东建议出售。”
比较惹人眼球的是中国燃气方面携“4000名员工联名”函件,掀起“反对收购”的声浪,反对的理由是“收购对公司业务及行业竞争与发展有潜在不利影响”。但有中国燃气内部人士指出,“4000名员工联名”的可靠性存疑:“员工个人利益与股东结构没有直接联系,员工个人没有反对收购的动机。与此同时,外资入股中字头的中国燃气,并成为第一大股东,这让一些员工在心理上难以接受。”
公司公告显示,在刘、黄二人被刑拘之前,韩国SK集团突入持股,目前比例已达10.17%,为第一大股东。另有富地石油(Fortune Oil PLC)在收购案发生前刚刚入股中燃,目前累计持股11.57%(包含部分期权,实为第二大股东)。
在去年12月13日新奥收购公告发布后,SK集团与富地石油即开始在二级市场收集筹码。有报道还称,截至今年4月18日, SK集团 出手33次,富地石油和刘明辉组成的阵营出手65次,双方调动资金共计约15.5亿港元。2月28日最后一次出手后,SK的持股比例已涨至10.84%,而富地石油目前与刘明辉一道,持股共达14.81%。
“让SK入主表明,中国燃气内部一些人携外资以逞强,借以对抗中国燃气的创始人股东,给收购制造障碍。”一位代表创始股东利益的人士表示,“有英方背景的富地石油的出现也是转移中国燃气股权的方式之一,与SK集团的引入目的殊途同归。”
SK集团是韩国的第四大财团,以能源经营为主业。SK入主中国燃气曾引发国内社会担忧,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张衡平、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新宝、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教授张守文、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萧江平曾公开发表意见,认为“鉴于燃气行业的特殊性,SK控股中国燃气可能违反中国的国家安全审查政策”。
公开资料显示,创始人之一的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早期曾是中国燃气第一大股东,该机构隶属于国台办。而韩国SK和中国燃气的接触始于2006年底,当时的董事总经理刘明辉造访了韩国SK集团总部,对方副董事长亦到中国回访。2007年双方组建了一家合资公司,随后SK集团开始不断在二级市场买入中国燃气股票。刘明辉被捕前两个月,突然再将4000万股中国燃气股票出售给SK集团总裁崔泰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原定8月6日的“中国燃气收购战”又延期了!中石化及新奥能源所组成的财团(下称财团)8月6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就收购中国燃气交易,提出第四次延期,最终截止日期推迟到9月6日,以待内地有关部门审查。押后一个月 商务部最后死线去年12月提出全购中燃的新奥、中石化财团,多次以商务部未批准为由,推迟发股东通函日期及交易最终截止日期。上月新奥特别股东大会通过此交易,但最终截止日仍被延迟至8月6日。此前北京控股集团加入争夺中燃的行列,目前已经成为中燃第一大股东,加之中燃创始人刘明辉将于本月17日正式回归公司董事会,令财团始料未及,这令财团的收购
导读:日前,随着媒体曝光从中国燃气高管手中获得的一份《中国燃气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香港账户汇出支付国内燃气项目好处费清单》,清单上记载了该公司经由境外支付的十多个项目“好处费”,总金额达1.1亿元港币。此“亿元好处费”事件一出,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同时,由“中国燃气收购战”所不断爆出的新闻如“天价独董”等,也引发了对当好中国燃气独董的思考...在现代公司治理的构架中,为了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独立董事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独立董事既要为中小股东提供准
最近,围绕着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各种各样的新闻不断出现。新奥能源和中国石化联手对中国燃气的收购战持续半年多,不但没有休战的迹象,反而有更多的公司进场参与争夺,股权之争进入白热化。中国燃气是一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天然气运营服务商,在中国内地拥有150多家城市的燃气经销权的公司。2010年12月17日,中国燃气原董事、总经理刘明辉和原执行总裁黄勇被以涉嫌职务侵占罪逮捕之后,公司管理层陷入混乱。中央财经大学研究员宏皓认为,中国燃气应该接受并购,以结束目前的乱局。宏皓:2010年原总经理刘明辉被深圳市公安局以职务侵占罪拘押,整个公司正常管理层出现问题。在这样
自去年年底中国石化联同新奥燃气,以要约人身份,向中国燃气提出以每股3.5港元的价格全面收购建议,时至现在,中国燃气收购战或见分晓。分析人士指出,中国燃气背后利益纠葛错综复杂。即便新奥中石化提升收购价并购成功,其后续用于整合的成本将远高于带来的收益。7月6日,新奥能源与中国石化联手收购中国燃气一案将见最后分晓,不过,从目前情形看,两方对于中国燃气并非“势在必得”。而且,随着中国燃气内部波云诡谲的内幕被接连曝光。所谓的7月6日,越来越变成了一个符号。对于新奥燃气和中石化而言,收购成功已经不是最大的利好,收购失败、不陷入
新奥能源欲演“蛇吞象”5月30日,新奥能源公告透露,该公司将于7月6日举行股东大会,审议联手中国石化收购中国燃气事宜。但新奥能源坦言,要约收购方至今无法与中国燃气进行实质性讨论和合作,因此新奥能源寄发给股东的通函,缺乏中国燃气除公告以外的其他资料。这是一起“蛇吞象”式的收购方案。新奥能源截至2011年底的净资产为88.4亿元人民币,而中国燃气截至2011年9月底的净资产为103.35亿港元。2011年12月12日,新奥能源与中国石化签约组成财团,两者分别持股55%和45%。该财团提出要约收购中国燃气的方案
正当中国石化和新奥能源联合收购中国燃气处于胶着状态时,北京控股集团(下称“北控”)继续增持中国燃气股份至14.75%,进而成中国燃气的第二大股东。而在其增持动机尚未明确前更有消息直指背后或为中石油 。据知情人士称,北控的出手对整个收购起了根本性的变化,可以说是为中国燃气解围,或直接导致新奥能源出局。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燃气最吸引各大企业参与角逐的原因在于已经占稳的城市燃气市场,它手中有一张王牌那就是城市燃气的特许经营权,任何后进入者都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得。通过这张王牌中国燃气占据了中国大部分市场,而天然气下游市场也是中石化与中石油角
编者按:“中国燃气收购战”仍处于胶着状态......自去年年底中国石化联同新奥燃气,以要约人身份,向中国燃气提出以每股3.5港元的价格全面收购建议,迄今已逾4个月,要约方一再延长最后截止日期,从日前的5月15日,推后至最迟的5月31日。近日又有北控集团不断增持中国燃气控股,据悉现已经超越韩资SK成第二大股东。最新消息称之前联同中石化提出收购的新奥三位董事集体减持股份...中国燃气收购战波折重重...中国燃气收购战曲折第一波:中燃气博弈战 要过反垄断审查关新奥能源、中国石化欲联手收购中国燃气一事再起波澜:由于商务部进行垄断审查,此
北控集团高价收购阿曼石油所持中国燃气股份,或使中石化及新奥财团收购中国燃气再生波折。港交所公告显示,中国燃气一名主要股东——阿曼国家石油有限公司于5月3日在市场外按每股4.1港元,向北京控股[44.10 -3.08%]集团(以下简称“北控”)出售其所持全部约2.38亿股中国燃气股份,涉资约9.7亿港元。同日,北控还按平均每股3.87港元,在市场上购入中国燃气约1138万股股份,涉资4406万港元。北控两次购入共约3.93亿股中国燃气股份,从而使其持有中国燃气比例由3.28%提升至8.96%,成为继富地石油
进入2月以来,新奥能源和中国石化联合收购中国燃气一事被炒得沸沸扬扬。这边,新奥能源信心满满,主动出手;那边,中国燃气的态度十分明确——不接受收购要约。面对双方你来我往的拉锯战,一旁“观战”的网友关注:并购能成为现实吗?如果并购成功,民用天然气领域会不会出现巨头?天然气价格会不会“涨声”响起?中国燃气“不认可收购” 记者调查发现,2011年12月13日,新奥能源(H股)和中国石化(H股)双双发布收购公告,拟以每股3.5港元的价格向中国燃气发起要约收购,涉及金额
一个搞石化的在煤化工领域翻出了新花样!(来源:石油Link文|木林森)能源领域正发生一场大变局。这种变局不仅体现在新能源的爆发式增长,还体现在煤炭、石油在能源领域占比的逐步削减。在这种大格局下,曾经推动全球工业快速发展的煤炭、石油迎来了新的挑战:加速转型。企业作为这种转型的主体,也同
聚焦绿色低碳发展,绘就绿水青山画卷。5月10日,东方电气绿色低碳技术发布会在四川德阳召开,面向全球用户发布行业领先的绿色低碳产业前沿技术、最新成果与应用场景,向用户提交创新发展的最新答卷。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国船舶、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华能、中
近日,山西省发布了国内首个针对新能源重卡底盘式换电站的地方标准——《纯电动底盘式换电载货汽车换电站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该标准将于今年7月10日起正式实施。这一标准的出台,首次系统性地解决了底盘式换电站建设与运营缺乏统一规范的难题,为底盘式换电模式走向规模化应用提供了明确
近日,中国石化公告称,董事会于2025年4月30日收到喻宝才先生的辞职报告,喻宝才先生为中国石化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原定任期至2027年6月,现因年龄原因辞去中国石化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职务。喻宝才先生辞职后将不在中国石化及其子公司任职,亦不存在未履行完毕的公开承诺。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8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本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与中国石化集团资本有限公司(简称“资本公司”)签订《增资协议》。据此,本公司及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将对资本公司增资合计人民币19.9亿元,其中,本公司以现金增资人民币9.751亿元,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以现金增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4月28日,中国石化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7353.56亿元,同比下降6.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32.64亿元,上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83.16亿元,同比下降27.6%;基本每股收益0.109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2025年4月28日)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攻坚克难,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在这一伟大实践中,涌现出一大批敬业奉献、锐意进取、忘我拼搏、敢为人先的先进模范人物。他们是千千万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4日,4辆氢能源重型卡车在中国石化贵阳综保二号加能站加满氢后启程,标志着由正星氢电参与建设的贵阳综保二号加能站进入常态化运营,也标志着我国首条跨区域氢能重卡干线——渝黔桂西部陆海新通道“氢走廊”正式贯通!这条“氢走廊”全程约1200公里,横跨重庆、贵州、广西3省(
小石头又又又又签约啦!4月22日,中国石化与世索科在北京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探索碳纤维和复合材料特种聚合物以及商业航空、交通、能源等领域的材料解决方案,推动供应链管理和可持续性发展方面创新,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国石化总经理赵东表示,中国石化始终秉持开放
近日,国家能源局对外发布了《中国绿色电力证书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核发绿证47.34亿个,同比增长28.36倍,其中可交易绿证31.58亿个。2024年全国绿证交易4.46亿个,同比增长3.64倍,其中绿证单独交易2.77亿个、绿色电力交易绿证1.69亿个。此前文件指出,钢铁、石化、数据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自然资源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导意见》,为能源企业利用海洋能推动低碳转型指明方向,在氢能端,企业正积极布局。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高级专家冯勤就能源企业如何利用海洋能(如绿电制氢、海上碳封存)推动传统业务低碳转型,以及是否有相关技术路线
近日,湖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联动调整长沙市中心城区居民用气终端销售价格的通知,本次价格调整自2024年12月1日起执行。详情如下: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联动调整长沙市中心城区居民用气终端销售价格的通知湘发改价调〔2024〕903号长沙市发展改革委,长沙新奥燃气有限公司、长沙华润燃气有限公司
11月25日,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联动调整长沙市中心城区居民用气终端销售价格的通知,联动上调居民第一档用气价格,额度为0.16元/立方米,联动上调后的第一、二、三档居民用气终端销售价格分别为2.992元/立方米、3.590元/立方米、4.488元/立方米。本次价格调整自2024年12月1日起执行。详情如
北极星储能网讯:近日,多个用户侧储能项目EPC招标,主要覆盖安徽、河南、江苏、湖南等地,总规模超过551.68MWh。其中新奥能源项目均为分布式光储、且分布极为广泛,包括安徽24家业主,分布式光伏项装机50MW、储能总容量为200MWh;河南洛阳17家业主单位,未明确具体规模。江苏镇江扬中市扬中大道东片区
近日,巴斯夫与新奥能源签署了一份为期15年的天然气购气合同,为其位于广东省湛江市的新一体化基地提供天然气供应。这是双方在清洁能源合作关系上的进一步深化。巴斯夫与新奥能源签署15年购气合同,保障湛江一体化基地天然气供应。巴斯夫高级副总裁、中国新一体化基地兼巴斯夫一体化基地(广东)有限公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在江苏泰兴经济开发区,由泰兴新奥燃气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天然气掺氢站顺利完成调试与试运行工作,即将进行项目综合验收。首站前期覆盖园区部分工业用户,安全稳定运行后将逐步扩大覆盖范围。氢气因其无碳化、可再生的属性,在未来能源应用领域内具有先天优势和广阔的运用前景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2月19日,内蒙古包头市政府、达茂旗政府与明阳智慧能源集团、港蒙氢能科技公司共同签订天然气掺氢项目合作协议,未来将共同推动我市清洁能源领域用能结构向清洁低碳转型。根据协议,四方将在开发建设天然气掺氢项目上开展深层次、全方位合作,加速布局并推广天然气掺氢技术、绿氢消
11月13日,新奥(清江浦区)低碳能源及数智黄码港新型智能设施项目在廊坊成功签约。淮安新奥燃气总经理卫清与淮安市临港产业园管委会主任王荣生签署合作协议,淮安市清江浦区区长赵洪涛、区委副书记兼副区长石斌,新奥智城总裁刘建锋、新奥集团数能科技副总经理张瑞、新奥智城天津项目组召集人余波、新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滁州市发改委日前发布关于印发《滁州市非居民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是指终端销售价格与采购价格之间的联动。天然气终端销售价格由采购价格(含运输费用,含税,下同)和配气价格构成。详情如下:关于印发《滁州市非居民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
随着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目标的锚定,虚拟电厂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下,虚拟电厂迎来黄金发展期。在迎峰度夏的关键时期,虚拟电厂正在走进现实,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为电力保供服务。在2023全国虚拟电厂运营与未来发展高峰论坛上,合肥原力众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原力能源”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正定县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启动联动机制调整居民用管道天然气销售价格的通知,通知中提到,将居民用气第一阶梯价格由2.78元/立方米调整为3.15元/立方米,上涨0.37元/立方米。第二、第三阶梯价格分别按照第一阶梯价格的1.15倍、1.35倍调整为3.62元/立方米、4.25元/立方米。本通知自
日前,深圳发改委发布《关于支持开展天然气贸易助力打造天然气贸易枢纽城市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指出,充分发挥前海改革开放政策及交易平台支撑优势、大鹏天然气基础设施优势和深圳港航运枢纽优势,高规格打造前海天然气贸易集聚区,高标准建设大鹏液化天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