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风电风电设备与材料市场正文

中国风电行业的产品专利之殇

2012-05-08 10:45来源:中国商报关键词:华锐风电美国超导知识产权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目前,中国陆地风电场的主流机型已经从“十一五”初的百千瓦级风电机组转向1.5兆瓦至2.5兆瓦风电机组,3.0兆瓦级风电机组已批量生产,5兆瓦和6兆瓦的风电机组也已经下线装机运行。在大型化风电机组研发、生产和应用方面,中国正在迎头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记者从中国投资咨询网了解到,科技部目前正在力推10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整机和零部件设计关键技术研发,以期在“十二五”末实现海上超大型风电机组的样机运行。参与上述科研项目的企业是华锐风电、金风科技(002202,股吧)与联合动力。这对推动国内风机制造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有风电业人士对此评论说,对10兆瓦风机进行支持,关键是提升风机企业的整机设计能力。容量这么大的风机,国内也好,国外也好,零部件采购都有一定难度。如果自己设计、制造可能会难度更大。

华锐风电在一开始与超导公司的合作上就存在隐患。华锐风电的产品过度依赖于美国超导公司。近几年来,华锐风电只选择超导公司一家作为变频器供应商。而与合作伙伴彼此依赖性太强会让供应商产生“懒惰”心理,在无竞争压力的心态之下,技术提升和服务提升的意识也会很淡漠。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对记者指出,无论怎么讲,我们国家目前很多风电企业都是从国外拿图纸来进行生产,没有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这是目前风电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国外最先进的风电技术是不会卖给我们的,很多卖给我们的都是他们落后的技术,所以我们必须加强风电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储备。

当前,中国风机企业自身研发能力的进步不够。比如金风科技的直驱技术来自于德国的Vensys,湘电风能的技术离不开荷兰Zephyros公司,运达风电的技术则来自于Repower等公司。有的中国企业得到了对方技术的授权用于制造风机,有的则在签约之初就规定该技术是自己的。

目前,全球的风电巨头多数已在我国投资建厂,控制了国内风电技术与产业链的绝大部分,其专利技术垄断对我国海上风电业的自主创新和健康发展构成了严重障碍。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海上风电设计制造要想突出重围,就必须对国外企业在我国的专利布局和自身的情况有清晰的认识,以利于国内企业有效规避专利侵权风险,在自主研发中选择最有利的技术路径,尽快确立本土优势。

尽快梳理自身知识产权体系

“中国风电行业近年来呈现出极速增长的趋势。然而,风电产业的国有专利问题却一直制约着风电产业的发展,成为风电产业一个重要的投资风险问题。”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认为,美国超导起诉华锐风电盗窃其知识

产权,实际上反映出国内外风电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知识产权之争已经渐渐成为企业间一种常规竞争手段,为此,国内企业要尽快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战略。国内许多风电企业都是走的“先从国外购买设计图纸和引进专利技术,然后再加以消化吸收,最后再自主创新”的路子,可以说,许多国内风电企业与国外竞争对手之间在知识产权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为国外企业利用知识产权狙击国内风电企业提供了条件。

伴随着中国风电产业的高速发展,国内风电企业也逐渐成长起来,研发能力的不断提升和产能规模的不断扩大,促使国内风电企业必须强力参与国际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国内风电企业必须改变先前坚持的一些竞争策略。一方面,风电企业要提高关键零部件的自产率,摆脱国外零部件供应商对其发展红利的不断侵蚀。国内风电企业经营业绩的不断提升,只有建立在关键零部件自产率较高的基础上,才能让其获得与其业绩增长相匹配的利润。

另外,国内风电企业应该快速梳理自身知识产权体系,堵住可能产生知识产权纠纷的缺口。国内风电企业的专利技术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自身独立研发、与外企合作研发、授权使用国外技术和设计图纸,在国内风电企业与国外同行竞争不明显时,这三种专利技术的来源并无太大差别,但是一旦双方的竞争比较激烈,或者合作关系破裂后,后两种技术来源将成为专利纠纷的高发领域。

尽管目前国内风电产业发展非常迅猛,连续三年装机容量都实现翻番,但从整个产业链来看,由于核心技术掌握得很少,国内风电企业热衷于从国际风电巨头那里引进技术,买来就开工生产,造成了一哄而上的局面。许多业内人士认为,有必要对国内风电产业的知识产权逐一进行梳理。一方面,目前国内风电产业多数技术都是从国外引进的,靠从国外拿图纸进行生产,这种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拿来主义”,极易引发知识产权纷争;另一方面,随着风机大型化的发展,绝大部分组部件均实现了国产化,但国内企业由于缺少风电机组成套设计和各组部件之间相互配合的专利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多。

宋亮认为,由于国内风电多是引进国外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未来在相关技术等知识产权领域的纠纷将会越来越多。在此背景下,国产企业应加快关键技术研发,提高关键零部件的自产率,摆脱外国公司对中国风电产业技术红利的掠夺。另外,中国风电产业应加快自身知识产权更为细致的法律、法规出台,保护本国企业免受相关法律纠纷。

李胜茂表示,客观审视国内风电近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解决风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离不开技术创新这个话题。一方面,技术创新离不开人才。由于国内风电产业发展时间短,研究人才非常稀缺。另一方面,国内风力资源有着自己的特点,如何适应国内特殊的自然环境,如何满足并网运行的技术要求等等,都是国内风电产业的创新空间。

风电产业因其投入大,技术水平高,被称为“巨人的运动”、“烧钱的产业”。如何使国内的风电产业实现可持续、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还是解决自主知识产权问题。“十二五”期间,国内风电产业要实现风电设备产品的进一步升级,就必须以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为主要目标,全面提升国内风电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推动风电产业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华锐风电查看更多>美国超导查看更多>知识产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