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国际正文

智能电网能源对决 奥巴马完胜罗姆尼

2012-06-21 10:52来源: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关键词:奥巴马智能电网罗姆尼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能源独立:殊途同归

4年前,能源首次成为美国大选的核心议题,最终奥巴马凭借一张新鲜感十足的“清洁能源牌”叩开了白宫的大门,如今美国依然是那个“车轮上的国家”,能源问题在大选中的分量与4年前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两位候选人都将“能源独立”列为各自能源政策的终极目标,但实现手段大相径庭,奥巴马青睐需要时间和耐心的可再生能源,罗姆尼则推崇效果立竿见影的化石能源。

奥巴马和罗姆尼均毕业于哈佛,前者延续着律师到政客的美式经典从政路线,后者在进入政坛前则是一位成功的商人。罗姆尼是美国著名投资公司贝恩资本的联合创始人,“财富”是他参选的一大标签。

有美媒报道说,罗姆尼的个人资产是自尼克松以来,美国8任总统资产总和的两倍。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罗姆尼公开宣称他更看重中产阶级的利益,而不是美国社会最底层的人群,这与奥巴马的施政理念有巨大差异。

观察人士普遍认为罗姆尼持右翼政治立场,但遇到具体问题却时常左右摇摆,例如在移民、医改等政策问题上,罗姆尼的态度曾多次发生变化,因此有人将他定义为政治投机者,缺乏核心原则和立场。但在能源问题上,罗姆尼的观点却很清晰。

能源独立是二战以来历任美国总统追求的终极目标,两位总统候选人也不例外,但实现手段分歧巨大。强调“节流”的奥巴马认为美国必须学会如何抑制旺盛的消费,并将宝压在不确定性很大且见效慢的清洁能源之上;而罗姆尼则着眼当下,认为实现“能源独立”必须“开源”,增加供应是不二选择,强调化石能源(包括非传统油气资源,如页岩气、油砂等)和核能才是解决问题的答案。

仅从实用角度考虑,罗姆尼的能源主张确实更具说服力。2009年,奥巴马入主白宫,提出了极具先锋色彩的清洁能源战略,但这项着眼长期的能源政策最终未能在其第一任期行将结束时结出果实,反倒是相对受到抑制的传统化石能源产业取得了瞩目成绩。

事实上,自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是美国疲软的经济中为数不多的亮点。2011年,美国原油生产达到8年来最高水平,与之相呼应的是石油进口的逐年下降,同年美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由2008年的57%降至45%,触及199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页岩气的大放异彩更是让白宫力推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尴尬不已。

与此同时,尽管摆脱原油的对外依赖仍困难重重,但美国的燃料生产和供应却大幅提高。同样是在2011年,美国的汽油、柴油等燃料出口超过进口,自二战以来首次成为燃料净出口国。

但罗姆尼认为这些值得肯定的成绩是现实需求和业界努力的共同结果,与奥巴马毫无关系。“如果有人将美国石油增产视为奥巴马的功劳,那么红袜队(美国马萨诸塞州著名棒球队——编者注)夺得世界职业棒球大赛冠军也应归功于我,因为我曾是马萨诸塞州州长,但这两种观点显然都荒谬透顶。”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奥巴马查看更多>智能电网查看更多>罗姆尼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