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合同煤制度名存实亡 煤电改革势在必行

2012-08-22 11:21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合同煤煤电改革煤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1年下半年,电煤吃紧,湖南无奈“海进江”。然而,曾创下“海进江”调煤保电壮举的“黑金”煤炭,今年上半年不再“走俏”。

“往年大家都是赶着参加调煤保电会议,到处求人买煤炭,今年肯定不会了。”近日,湖南省一家大型发电厂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现在到处都是煤炭,很多电厂的库存都在25天以上,以往这个时候,存煤经常只够使用7天左右。

“去库存已经进行近两个月了,但库存还是很高,可用天数还是在20多天。现在虽然是用电高峰,但电力需求还是不行,日耗煤量基本没增加。”江苏某电力集团煤炭采购人员告诉记者。

数据显示,7月,全国重点电厂日均耗煤量为356.6万吨,虽然与6月份相比,增加25万吨,增长7.5%。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然减少36.4万吨,下降9.3%。而电力企业煤炭库存可用天数也均在20天左右,远远高于7至15天的合理天数。

半年内,中国煤、电市场就实现了逆转。往年因重点合同煤价格偏低而不愿履约的煤企如今却变得被动。

合同煤违约现象严重

“去年这个时候,市里几家电厂派专人驻矿,一旦有煤就立即抢购。现在倒好,我反而派了几个工作骨干到市里几家电企的煤场蹲点,一旦有一点空地,就赶紧送煤。”8月16日,江苏某煤企负责人无奈地对记者说,“按照电煤合同,我们每个月应该发5万吨煤,但现在每个月只能发出2万吨多点。”

大通证券研究员陈文倩对该煤炭贸易商的压力颇有同感,“现在的电厂,合同煤都已经消化不完了。一些跟电厂关系好的煤炭贸易商,保持了十几年的关系,还能卖一些囤煤,如果跟电厂不是持续多年的关系,是很难卖出去的。”

目前,陕西地方煤矿电煤价格远低于省煤炭运销公司的供煤合同价格,发电企业采购国有重点煤矿电煤的积极性大幅受挫,甚至出现拒接现象。据了解,7月份陕西电网统调火力发电企业日均进煤7.9万吨,日均接卸省煤炭运销集团电煤仅1.5万吨左右,当月合同兑现率下降到仅为15%。陕西省内发电企业累计拖欠省煤炭运销公司省内电煤贷款31.3亿元,已经影响到煤炭企业的正常生产。

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除了五大电力集团旗下的电厂和地方规模较大的电厂鲜有违约发生,其它火电企业重点合同煤违约率高达70%。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表示,违约属市场不良行为,严重破坏信用体系建设。国家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当加大重视力度,积极协助煤企、电企脱离困境。由于企业是市场利益的追逐者,很难从整体上把握行业的发展节奏。国家相关部门不应仅满足于制定发展目标和规划,还应当出台具体可行性的执行细则,促进煤企、电企、煤炭行业实现良性发展。

煤电企业生存状况恶化

中投顾问煤炭行业研究员邱希哲认为,之所以出现毁约,煤企、电企生存状况日益恶化是重要原因。煤炭行业黄金十年已然过去,煤企经营状况令人堪忧,加上电力需求不旺导致电企盈利困难,煤企、电企库存煤炭消耗量急剧下滑,大量积压不仅增加了财务支出,还严重阻碍了其正常经营和长期发展。煤企、电企已无力履约增加的煤炭库存量了。

对此,宁夏某发电企业办公室刘主任也表示了相同的观点。在他看来,火电行业占到我国煤炭消费量近60%。一方面是由于下游用电量不足,另一方面是缘于今年水电恢复的比较迅速,水电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而电网是优先水电上网的。目前,火电厂很多机组都是停机一半左右。“以宁夏为例,今年黄河水量特别大,七月份宁夏的火电发电量较六月份下降了至少有30%。从上月到现在,我们企业都已经停了三台机组,我们已无力履约增加的煤炭库存量了。”刘主任说。他透露,宁夏有三个电厂,是为直供山东而建的,7月份一度电都没有发。

此外,邱希哲指出,2012年上半年,我国累计进口煤炭13985万吨,同比增长65.9%,其中6月进口2719万吨,创历史新高。如广州港进口动力煤为516元/吨,而同时期的秦皇岛动力煤价格高达630元/吨,价差114元。国外煤炭冲击导致煤价暴跌,市场煤更有吸引力。以追求利润为首要目标的电企肯定会倾向于市场煤。

改革势在必行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重点合同电煤价格和市场煤炭价格双轨制。通常而言,合同电煤价格低于市场煤价格,一般差价在200元左右。最近合同煤和市场煤的差价最低缩小至几元钱的水平。煤炭供应紧张、价格高企时,合同煤保护了多数发电企业的利益,发电企业以往一直是电煤价格并轨坚定的反对者,而煤炭企业希望终结双轨制。

不过,这只是表面情况。以往在煤炭价格高企时,发电企业的合同煤并不能完全得到保证。因此在煤炭产区滋生了诸多中介,甚至合同煤指标被倒卖。

在邱希哲看来,合同煤制度已经不再适合煤炭行业发展需要,应当尽快出台改革举措。“市场煤、计划电”之说由来已久,实际上煤炭市场一直存在市场煤、计划煤双层交易体制。煤炭市场发展平稳、市场煤及合同煤价差较小时,二者并存不会有太多异议。而一旦煤市进入低谷,价差被人为放大,煤企、电企必然有一方为私利而选择违约。合同煤制度是时候“寿终正寝”了。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称,目前双轨价差缩小,是推动并轨,向市场化发展的良好时机,而且对发电企业和煤炭企业都是好事,有利于消除两者的矛盾。

近日,有报道称,国家发改委相关司局会同有关协会正在酝酿电煤价格并轨方案。方案提出,电煤定价向长协方式转变,实现煤炭价格完全市场化。此外,方案还考虑到煤炭价格再次上涨后可能带来的煤电矛盾,提出了应对举措。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合同煤查看更多>煤电改革查看更多>煤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