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ERP生死劫——中国软件的谋与变

2012-09-07 14:08来源:软件和信息服务关键词:ERP电力信息化云计算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围棋中有“生死劫”一说,指“劫”的胜负直接关系到一块棋乃至几块棋的死活。最大的“生死劫”可以决定整盘棋的胜负。

当前的ERP软件市场,如同一盘正在进行的“生死劫”棋局,产品交付模式与服务交付模式的博奕日趋白热化,各方观点激烈交锋,ERP软件浴火重生抑或走向消亡?市场格局是否将被彻底改写?管理软件厂商未来路在何方?这已成为整个行业关注的焦点话题。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简称ERP),又名企业内部资源管理系统,是企业管理软件的集大成之作,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提升规模型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最佳软件工具平台。

上ERP,已经成为很多企业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用友集团在2005年更是率先在国内喊出“普及ERP”的战略口号,将ERP管理视为中国企业管理水平升级的必由之路。

因此,过去几年,ERP软件市场的发展被我国IT产业寄予厚望,甚至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培养出中国的世界级软件企业的肥沃土壤。自2000年起,国内领先的管理软件厂商如用友、金蝶等都选择适当时机,研发并推出ERP软件产品,纷纷踏入ERP市场,定位自己为ERP管理软件产品和服务供应商,走上与SAP、甲骨文等全球ERP领导型厂商进行抗衡的发展道路,并鲜明地打出“中国式管理”的ERP旗帜。

就在中国的ERP市场蓬勃发展之际,全球ERP市场领域却已在面临巨大的思想风暴侵袭。云计算应用技术在过去三年中迅猛发展,极大推动了IT服务模式走向成熟,对多个IT软硬件产品市场领域产生冲击。以ERP为典型代表的企业管理软件同样处于风口浪尖,产品交付模式是否将被市场和用户逐渐抛弃?软件许可证销售模式是否将走向消亡?ERP软件是否会全部转向服务交付模式?以产品为中心的传统ERP软件厂商是否会被市场淘汰出局?这些问题似乎在一夜之间,就摆在了所有ERP软件厂商的面前。ERP软件,作为最复杂的管理软件应用,在新一轮技术革命浪潮中,会发生怎样的变迁,这一命题极具代表性,值得业界深入研讨。

当前,“ERP软件会走向何方”已在引发一场规模空前的大辩论,从ERP厂商、ERP咨询及实施合作伙伴、ERP最终用户,乃至各方专家都被卷入。Salesforce前任首席战略官和首席营销官TienTzuo在媒体上发表署名文章,甚至直接亮出了“ERP已走到尽头”的观点。ERP软件在不经意间,就走入了“生死劫”棋局。这场辩论的结果,会对企业用户采购和应用企业管理软件的选择带来深远的影响,也将直接影响到所有与企业管理软件有关商家的未来发展命运。

在ERP过去40年的发展史中,产品交付模式几乎是唯一的市场营销模式,这也是几乎所有管理软件厂商遵循的营销模式。客户需要购买成熟的ERP软件产品,在经过适当的专业培训后,才能进入ERP应用阶段。在这一营销模式下,ERP软件厂商需要建立完整的销售团队、咨询顾问团队、技术支持服务团队以及合作伙伴营销网络体系,围绕ERP软件产品,展开系统的营销、市场推广和服务。

但云计算的出现和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种全新思维,即客户可以用租赁的方式实现应用,而不需要购买完整的产品,并成为产品所有者。客户购买的实际上是供应商提供的应用服务,这被称之为服务交付模式,即所谓软件即服务(SaaS模式)。

ERP一定会转向服务交付模式

从分析看,服务交付模式有着优于产品交付模式的诸多特性,如应用门槛低、采购成本低、更加灵活、重视客户应用体验、应用复杂度降低、对供应商服务水平要求高等等。问题的焦点在于,作为一种相对复杂的管理软件应用,ERP软件适不适合用服务的方式进行交付。

SAP中国解决方案和架构部总经理张志琦

SAP中国解决方案和架构部总经理张志琦认为,ERP一定可以用服务进行交付,这方面不存在技术障碍,但实现起来并非想象中容易,需要一定的时间。因为ERP不同于单一功能的管理软件,其复杂性在于是多个管理应用的集合,以服务的方式交付从一开始就面临多租户的局面,服务平台的建设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需要时间逐步完善。同时,服务交付模式要建立在盈利模式的基础上,市场和用户对服务交付模式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也将直接影响ERP服务交付模式实现的速度。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ERP查看更多>电力信息化查看更多>云计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