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煤气能源市场正文

全国煤炭经济运行及改革情况发布

2013-08-20 13:34来源: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关键词:煤炭工业电煤煤炭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行业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

(一)行业改革取得新进展。一是实现了电煤价格并轨。自今年开始,国家取消了煤炭重点合同,实现了电煤价格并轨,煤炭市场化改革取得实质进展。二是推进了市场体系建设。焦煤期货合约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成功上市,动力煤期货上市工作正在积极筹备;全国煤炭交易市场体系基础工作有序推进,煤炭交易市场合作组织正在发挥作用。目前,全国已组建了31个区域性的煤炭市场交易中心,其中山西太原、陕西、秦皇岛、东北亚、内蒙古等交易中心运行情况较好。三是国家简政放权,进一步放开了煤炭生产和经营许可管理。

(二)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一是煤炭生产结构不断优化。全国建成年产120吨以上的大型现代化煤矿850多处,产量占全国的65%左右(其中建成年产千瓦吨级的煤矿47处,产能近6亿吨);年产30万吨以下的小型煤矿产量降至17%以下。安全高效矿井(露天)406处,产量占全国1/3。二是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去年以来,河南、内蒙古、贵州、四川、吉林、湖南、福建等省区再次出台政策,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据了解,河南省通过近两年持续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截至目前,全省530家煤炭企业减少到30家,矿井数量由800多处减少到550处左右。内蒙古规划到2013年末,地方煤炭企业数量由353家减少为80~100家,井工矿规模不低于120万吨/年、露天矿不低于300万吨/年。三是煤炭产业集中度提高。上半年,前4家煤炭企业产量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26.1%,同比增加3.5个百分点;前8家煤炭企业产量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38.5%,同比增加4.9个百分点。其中7家亿吨级企业产量占全国煤炭产量的35.9%,同比增长4.5%。近期,河南煤化与义马煤业实施重组,重组后企业煤炭规模将超亿吨。四是以煤为基础企业多元产业快速发展。煤电一体化、煤焦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新型煤化工产业逐渐兴起,贸易、金融、物流等多元产业初具规模。截止目前,煤炭企业权益装机规模达到1.2亿千瓦,其中,神华集团电力装机规模达到6500万千瓦、淮南矿业集团1299万千瓦、陕西煤业化工集团1250万千瓦;中平能化集团煤焦产量超过1000万吨,形成了煤焦化产业链;开滦集团依托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物流产业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

(三)企业管理水平有了新提升。针对去年以来,煤炭市场持续低迷,企业经济效益大幅下降,煤炭企业积极应对经济下行挑战,进一步加强了企业内部风险控制,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一是加强了成本管理。大型煤炭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风险管控,严格成本过程控制,推进企业精细化管理,压缩投资规模,严格材料采购管理,优化生产布局,严控专项资金投入,优化融资结构,多数企业煤炭生产成本普遍下降。二是强化了质量管理。煤炭企业坚持“质量至上”理念,积极实施精煤战略,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煤炭产品品质,适应客户差异化要求,拓宽了市场空间。三是加强了资金管理。多数企业制定了应收账款警戒线,建立欠款预警机制,实行客户信用评估,加大货款回收力度,落实货款回收责任制,为维护企业现金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四是企业综合实力提升。继去年我国有6家煤炭企业进入2012年财富世界500强后,今年又有山西焦煤、阳煤、潞安、同煤、晋煤等5家大型煤炭企业进入世界500强。

(四)科技支撑能力明显提升。全行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煤炭科技“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围绕煤炭科技“31898”工程,坚持把基础理论研究、重大科技攻关和示范工程作为推动煤炭科技进步的着力点,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开展科技攻关,努力提高全行业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深入开展,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明显加快。煤矿重大灾害防治、煤炭资源开发、煤炭转化基础理论取得阶段性成果,煤炭清洁高效转化技术攻关和示范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煤炭百万吨直接液化示范工程取得成功,煤炭间接液化和煤制烯烃已实现商业化运营。瓦斯抽采利用技术取得进展,千米深井建设及支护关键技术获得突破。年产千万吨及以上综采成套设备、智能化综采设备、年产2000万吨及以上大型露天矿成套设备等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基本实现国产化。

(五)生态矿山建设稳步推进。煤炭行业牢固树立绿色开采理念,遵循资源开采业发展规律,统一规划矿区生产和生态布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探索煤炭绿色开采、保水开采、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加大采煤沉陷区治理与生态再建力度,解放了大量资源,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了“三废”排放,矿区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目前,全国原煤入选率达到56%,比2010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装机2950万千瓦,矸石利用折合4600万吨标准煤;矿区土地修复整治率62%左右。煤炭企业加大力度推进低碳技术与产业示范工程建设,今年由协会组织论证推荐的11个低碳技术与产业示范项目列入国家发展改革委专项计划,获得2.4亿元资金支持。

(六)行业“走出去”步伐加快。近年来,煤炭行业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发挥“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作用,国际化水平显著提高。兖矿集团、山东能源、开滦集团、煤炭地质总局、徐矿集团、江西煤业、昊华能源等煤炭企业“走出去”开发境外煤炭资源,取得了可喜进展。兖矿集团坚持产业运作和资本运营相结合,通过组合煤炭主业的产供销单位的良性资产,完成国内外四地上市。中煤装备、郑州煤机、山西太重、平顶山煤机等大型煤矿机械制造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煤矿综采成套技术装备已出口到俄罗斯、德国、印度等世界主要产煤国家。中国神华完成印尼南苏煤电一体化项目,积极开展澳大利亚沃特马克项目以及塔州风电投资项目。

(七)行业文化建设取得新的成绩。为进一步推进煤炭行业文化建设,今年我会提出了《关于推进煤炭行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动煤炭行业文化繁荣发展,促进矿区精神文明建设。举办了第四届中国煤矿艺术节美术、摄影展,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乌金杯”、“乌金奖”赛事,丰富了煤矿职工文化活动。编辑出版了《劳动光荣、矿工伟大》画册,集中展示煤炭工业劳模风采、弘扬了新时期劳模精神。14家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召开全国煤炭行业“五四”表彰大会,开展了寻找“最美青工”行业推荐活动,展示了行业青年风采。

(八)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实现稳定好转。今年上半年,全国煤矿共发生各类事故285起,死亡584人,同比减少152起、115人,分别下降34.8%和16.5%。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325,同比减少0.043,下降11.6%。

上半年,我会认真贯彻落实“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相关政策措施,围绕行业改革发展重点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密切跟踪煤炭经济运行,研判市场走势,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先后组织了11个调研组深入25个产煤省区、主要煤炭消费地区和沿海港口开展调研活动,分析形势,研判走势,多渠道反映行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控制煤炭总量、规范进口煤管理、减轻企业负担”等政策措施建议,得到了高度重视。完善了跨部门、跨行业的月度经济运行会商和季度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制度;建立了“7+2”大型煤炭企业和“4+1”环渤海下水动力煤企业的联系机制;按周发布“中国煤炭价格指数”,按月发布“全国煤炭市场景气指数”,按季发布煤炭预警报告,加强了行业统计信息平台和国家煤炭工业网建设,及时发布行业信息,引导企业科学组织生产经营。

二是依靠科技进步,搭建咨询服务平台,提高煤炭生产力总体水平。加强了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继续推动“31898”工程实施。完成了2013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完成了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推荐工作,推荐4个项目通过专业会评。开展科技成果鉴定,推动了行业科技创新。接受国家有关部门和企业委托,开展了煤矿生产安全咨询、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初步设计评审等咨询工作,拓宽服务领域。

三是加强基础工作,推广行业典型,推动了煤炭结构调整与转型发展。加强安全基础工作,推动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推动示范工程建设,引导企业转型发展,先后组织召开了现代煤化工发展高层论坛、煤矿瓦斯抽采利用和通风技术安全、煤矿焦煤化产业绿色发展和千米深井安全高效开采现场会,推动煤炭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加强企业社会诚信建设,建立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制度。

四是贯彻落实国办57号文件精神,深化市场化改革,推动了全国煤炭交易体系建设。完成了年度煤炭产运需衔接合同签订和汇总工作,开展了全国煤炭市场交易体系建设研究,推进全国煤炭交易中心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

五是配合商务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开展进口煤对国内市场影响和煤炭贸易标准研究。提出了建立全国进口煤协调机制,规范进口煤秩序,提高准入门槛,限制高硫、高灰和低质煤进口等政策措施建议,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六是关注困难企业发展。专题向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汇报原国有煤矿破产政策不到位、补贴不足、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工业查看更多>电煤查看更多>煤炭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