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报道正文

船舶“油改气”有望加速推进

2013-09-11 08:55来源:中国能源报 仝晓波关键词:天然气LNGLNG动力船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交通部办公厅9月2日发布《关于促进航运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其中在推进船运业的安全绿色发展方面提出,将加快推进LNG在水运业的应用,有序推进LNG动力船舶试点改造,推进内河LNG动力船舶应用示范工程,并对符合条件的节能减排项目给予补助。

记者获悉,目前交通部正在编制《关于加快推进水运行业应用LNG燃料工作的指导意见》。与此同时,由中国船级社制订的首部船舶油改气国家标准——《天然气燃料船舶动力规范》也将于本月出台。

业内分析指出,随着国家部门对船舶“油改气”的支持力度加大、LNG船应用试点的成功推广,以及该行业相关标准法规逐步完善,船舶“油改气”有望加速驶入快车道。

交通部力推试点

2011年9月,交通运输部《“十二五”水运节能减排总体推进实施方案》首次明确提出“试点应用内河柴油和LNG混合动力船舶技术”。同时,交通部还将《LNG在运输船舶上的应用》项目列为“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示范项目。

安徽中油嘉润副总经理张笑波对记者说:“目前已在安徽芜湖、湖北武汉、山东、以及京杭运河等地陆续开展试点,效果显著。”

国内LNG燃料动力船舶目前以改造为主。据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高惠君介绍,国内已经改造的LNG动力船舶有14艘,其中10艘已发核准,4艘通过论证。

据安迅思息旺能源统计,目前国内共有3个港口共计4座LNG船舶加注站项目正在建设,分别位于南京、武汉和芜湖。其中,南京港华的LNG加注站预计9月份投入运营。此外,中国还有不少水上加气站项目处于审批和规划状态。

“按照目前试点船舶所要求的船龄7年以下、技术条件好的船舶,我们进行了经济等方面测算,大约有3万艘符合试点改造条件,同时船龄在8-15年的有1.7万艘,也具有改造的可能。船舶双燃料改造市场前景广阔。”高惠君说。

将步入有法可依时代

本报记者获悉,由中国船级社制订的《天然气燃料船舶动力规范》(简称《规范》)将于本月出台。该《规范》涵盖LNG船舶包括设计、建造、运营、监管,以及加气站等方面的内容。

业内对《规范》抱有很大的期望和信心。辽宁重汽相关负责人指出,“对我们而言,我们是船舶生产企业,技术、资金、人脉和业务都没问题,问题在于政策导向和行业推广。”在得知《规范》马上出台的信息,他直呼:“这太让人兴奋了。”

上海某涉及船舶“油改气”公司称,部分地区的海事组织对船舶“油改气”审批环节复杂,“原来我们从审批到完成一艘船舶‘油改气’工作共耗费了8个月时间,新规范以台后,这种情况可能会有所缓解。”

“上述《规范》是我国船舶‘油改气’方面的首部国家标准,其出台后将使我国LNG船步入有法可依时代,将对促进行业规范有序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张笑波说。

“据我所知,该《规范》将于9月份颁布实施,不过应该会有两到三个月的试行期,正式实施可能在明年。”参与制订上述《规范》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宋思哲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上述《规范》相当于船舶油改气方面的一个标准体系,随着其颁布实施,接下来还会有国家层面或者行业层面的一系列配套细则或者相关方面的基础规范出台。

记者获悉,目前工信部、交通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也已经启动相关方面如LNG燃料加注船以及发动机技术、LNG加注站码头设计规范、LNG燃料动力船应用安全等方面的研究。海事局也将于9月发布船舶“油改气”方面的相关规范文件。

“待中国船级社和海事局正式的法律文件发布以后,LNG船用在法规上的障碍就能扫除。”某武汉涉及船舶“油改气”领域人士说。

经济制约

安迅思息旺能源分析师王瑞琦说,虽然船舶“油改气”在技术和法律规范上的制定逐渐完善,介入船舶“油改气”的企业数量逐渐增多,不过船舶“油改气”的进程还面临经济性指标的瓶颈。

据介绍,原本LNG作为内河船舶的替代燃料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其发动机改造成本大约在120万左右,每个航次大约能节约25%左右的燃料成本。不过近阶段由于国家发改委上调了天然气门站价格,导致LNG作为船舶燃料的成本至少上升550元/吨(以每立方米0.4元计算),故其经济性的优势被削弱。

另外,从航运公司的角度来看,大规模改造内河船舶也是耗资甚巨的工程,以长江航运集团为例,改造100艘船舶意味着1亿元以上的投入(每艘船舶发动机改造费用以100万元计算),“对于航运市场表现不佳、并仍陷入在盈利窘境的大型航企而言,是难以负担的,”有业内人士表示。

为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提高竞争力,交通部在《意见》中提出要落实水运节能减排方案,制定船舶能效规范。同时要取消LNG船舶护航费,并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符合条件的节能减排项目给予补助。

武汉交发船舶设计院相关人士称,2012年9月,政府颁布了《内河船舶绿色规范》的文件,建立起了能效考核体系,由此中国碳交易市场也受到船舶“油改气”行业人士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地方政府实施过程中缺少细节指引,所以还没有落地,钱发不下来,很难考核到底下降了多少碳排放。”王瑞琦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