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技术评论正文

日本核能項目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中)

2013-11-14 10:30来源:日经BP社关键词:核电安全核电项目日本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3计算代码采用了一维的“ANISN”、二维的“DOT-3.5”以及一维和二维的“PALLAS”等。

其实,原日本核能船开发事业团曾委托西屋公司对陆奥号的反应堆做过技术评估。西屋指出反应堆安全壳外上部的屏蔽做得不够,但原日本核能船开发事业团未作任何改进。

陆奥号的反应堆是采用1960年代中后期的技术设计的。虽然日本核能研究所用来做屏蔽研究等的JRR-4在1965年7月19日达到了额定热功率,但其研究成果并未充分反映到陆奥号的屏蔽设计中。日本当时刚开始着手屏蔽研究,研究人员的经验、技术及数据蓄积还有待提高。如果陆奥号的反应堆是在1970年代中期设计的,由于基于JRR-4的屏蔽研究已有进展,估计不会出现失误。

陆奥号核泄漏的原因不是反应堆的构造缺陷,而是由于周边技术——反应堆安全壳外上部屏蔽体的缺陷。原日本核能船开发事业团在成立大约3年后才着手设计工作,因此内部的经验和人才缺乏,只能依赖于原日本科学技术厅(现在的文部科学省)下属的研究机构和民营企业派遣者的知识和经验。在这种体制下,派遣者存在为原单位谋求利益、妨碍其他公司的行为以及派遣者之间相互扯皮等,阻碍事业的发展,很难进行管理和业务执行。核泄漏很可能不单纯是由技术缺陷造成的,还跟开发体制的缺陷有关。实际上,陆奥号的项目管理不当,开发费用花了最初预算的10倍,开发时间用了最初预算的几倍。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安全查看更多>核电项目查看更多>日本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