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国际正文

中电联秘书长王志轩译:日本的大气污染控制经验(图表)

2014-02-24 14:48来源:中国电力报-王志轩关键词:雾霾脱硫脱硝大气污染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发展中国家的大气污染问题

世界各国的现状和未来展望

我们从发展中国家的大气污染现状中可知,在资源和能源消耗高的工业集中地区,空气污染给厂址周围带来严重的影响,这些地区的工业包括铁钢(主要是中小规模的电炉和平炉等,日本型的高炉较少)、电力(煤电)、水泥(排出大量的粉尘)等。在首都经济圈等大城市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还不够完备,刺激了小汽车交通量的急速增加, 使大城市区域的大气污染成为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严重问题。

从各种发生源排出的包含悬浮颗粒物质(SPM)的烟尘污、粉尘等,除发达国家的一部分大城市外,几乎世界上的所有大城市都相当严重。此外,由工业排放引起的二氧化硫(SO2)、汽车排放引起的铅(Pb)及一氧化炭(CO)污染,作为城市生活型空气污染指标的二氧化氮(NO2)、臭氧(O3)在一部分大城市也非常严重。

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数据比较容易获取,且通常的情况下它们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出现的,以此为例看看大气污染的状况。图1―1显示出世界一些大城市由二氧化硫引起的大气污染状况。可以看出,除日本之外,绝大部分亚洲各国城市,一年中有很多日子的二氧化硫浓度超过150μg/m3。但也发现了像韩国等一些国家,由于采取了成功的对策已减少了污染。由首尔大气环境中的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的年际变化可以看出,1980年的最高值为0.094ppm,超出了韩国0.05ppm的环境质量标准。但进入90年代后,随着低硫石油、LNG等的引进环境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这些对策与日本70年代的做法非常类似。

在中国,由于对煤炭的依赖程度很高、钢铁和水泥的生产量也很大,降尘量也很大。1983年~1988年间,中国北部城市的测定结果是平均37.5吨/km2˙月,大大超过了上世纪60年代前半期日本北九州市的降尘量。在中国许多地区,降尘量最多的时候超过每月100吨/km3,相当于过去川崎市和宇部市的工厂区附近的降尘量。

经济增长、能源问题和大气污染

随着经济增长,能源需求在不断扩大。世界各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正在谋求改变目前的主要依赖化石燃料的能源供应结构。今后,包括日本在内的各发达工业国家,要走能源需求量减少的经济发展道路,就必须认真地致力于化石燃料以外的能源开发。但是,如考虑到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现状,即使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从全球的规模来看,当前要想避免化石燃料消费量随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大是非常困难的。

随着化石燃料使用量增大,同二氧化碳一样,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的排出量也将增大。例如,根据预测,亚洲地区2010年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将增加到1995年的2倍。

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各国,考虑到今后预计的经济增长、人口增加、城市化、汽车普及等因素,估计大气污染问题将变得更加严峻。即使特定场所的严重问题能得以解决,许多国家的污染物排放量预计在整体上还将进一步增大。

四、日本污染控制经验教训的适用性及局限性

传播日本污染控制经验教训的意义

作为严重污染而被国际社会所普遍知晓的水俣病问题,自1955年被认定以来,终于在近40年后的1995年10月得到了政治性的解决。日本已经虚心地取了水俣病悲剧的教训,官方和民间各阶层在对策和体制上,正积极准备为世界各国有效吸取日本的教训和传播技术做出贡献。具体地说,如在国立水俣病综合研究中心设立了国际事务与环境部,并与巴西、印度尼西亚、中国等担心汞污染的国家开始了国际合作;此外, 1996年9月举办了“水俣东京展”,特别是1996年11月,日本政府和民间组织在印度尼西亚共同举办了传播水俣病教训的讨论会。

与水俣病成为工业污染的标志一样,日本对四日市哮喘病这一类大气污染问题的经验教训也应该告诉世界。日本过去的污染经历,对目前正面临空气污染威胁的国家具有参考价值。

传播日本经验教训的注意点

在向世界传播日本的大气污染经验教训时,至少应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要注意到发展中国家的现状与日本过去的情况不同。日本在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面对污染问题逐一解决,当发展基本稳定以后,又遇到城市生活型污染问题,再后就是全球环境问题,可以说日本是依次面对这些问题的。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却同时遇到了工业污染、城市生活型环境问题以及全球环境问题,所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必须同时实施经济发展措施和制定各种环境问题的对策。勿须讳言,每个国家都有其各自的经济、社会、文化背景,在实施环境对策所需的资金、技术基础等方面,日本依靠自身的力量尚且勉强应付,更何况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不具备这一能力。

其次,有关日本与发展中国家实施的环境合作。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全球首脑会议,对全球环境问题高度重视,在与发展中国家进行环境合作这一重大课题上,期待日本作为发达国家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在全球首脑会议上日本表示从“1992年度起的5年间,将援助额由9千亿日元扩大到1万亿日元,尽可能地大幅度扩充及强化环境领域的双边及多边政府开发援助”。到1995年,只用了4年就实现了这一目标。可是,这些以日本的污染防治经验为依据进行的日本政府开发援助是否合适呢?以在日本已获成功的工业污染对策为例,日本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烟气脱硫这类污染控制技术,然而,有案例表明,接受这种技术的地区缺乏必要的基础。可见,即使是在日本获得成功的方法,将其原封不动进行转移,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五、本书的目的

大气污染问题不仅限于粉尘、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还有悬浮颗粒物和各种各样的有害化学物质、大范围的酸雨以及与大气污染有关的过敏物质问题。

不过,空气污染问题主要还是集中于下述三类污染物:

1. 以煤炭燃烧为主产生的烟尘;

2. 电力、钢铁、石化等基础工业中由于使用化石燃料而产生的硫氧化物;

3. 城市汽车流动源及供热取暖等的众多小排放源产生的氮氧化物。

书中集中于这三个领域,坦率地评论日本大气污染对策的成功和失败,并向世界各国,特别是正在工业化的国家宣传。

再有,大气污染对策与能源问题紧密相关。日本在稳定甚至减少能源消耗水平以及二氧化碳排放方面所做的努力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实际上能源消耗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还在逐年增大。但即便如此,日本的人均能源消耗量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是相对较少。这与工业部门努力节能、公共运输机械的改造效果是分不开的。在这些领域,日本努力发挥了大气污染对策和全球气候变暧防止对策这两个方面的效果,这对各国也是很有意义的。

第二章 严重工业污染的发生及防治的历史

一、回顾历史的意义

日本大气污染对策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0年间,日本进入了世界上空前经济高速增长期。这一时期,随着化石燃料,特别是石油的大量利用,日本开始出现了大气污染问题,并且曾一度甚至达到了“危机”状态。日本大气污染对策体系的雏形就是在这一应对危机时期中形成。

人们普遍认为,从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发生在日本的严重大气污染,在较短时间内就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尤其是由硫氧化物及粉尘引起的大气污染明显地减少。然而,由氮氧化物、光化学氧化剂等引起的大气污染的改善,仍需要进一步努力。此外,最近正在努力预防由各种有害化学物质引起的大气污染加重的趋势。

本章以硫氧化物问题为中心总结日本大气污染对策体系特别是工业污染对策体系形成的历史过程。

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大气污染问题

大气污染的发生,与自十八世纪的欧洲工业革命以来,支撑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两个多世纪的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和由此而形成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发展密不可分,同时也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世界汽车普及密切相关。

大气污染是所有发达国家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所面临并迫使他们努力解决的问题,从而形成了各自的大气污染预防框架和对策体系。尽管各国的大气污染对策体系有很多共同点,但因国情不同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各国的大气污染对策史与该国的工业化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例如,在工业革命发源地英国,大气污染对策的历史要追溯到18世纪。

再者,大气污染问题也与能源问题、全球变暖问题等密切相关,控制化石燃料的消费,成为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和稳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重要课题。

大气污染对策产生的历史背景

日本大气污染的历史要追溯到“公害”这个词还没有出现的明治政府的增产兴业政策时代。日本大气污染,是日本在近代化过程中经过若干阶段的变化而来的。要考察当前日本的大气污染对策体系,决不能脱离日本特有的历史,这可追溯到十九世纪末。日本为解决由硫氧化物、烟尘、粉尘引起的大气污染而所设计的对策体系,现今被称之为成功的事例,但它决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事情,而在其背后隐含着不断总结此前的经验教训、积累基础技术等漫长的历史背景。

日本大气污染史的意义

许多发展中国家于20世纪后半叶才开始进行日本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就已经历了的工业化进程。这些国家试图利用30至40年这样短的时间去跨越日本花费近百年时间才完成的进程。虽然他们具有获得发达国家持有的最先进的知识和经验的有利条件,但是,因无法具备经历漫长时期方可构筑的各项条件,多数情况下难以直接照搬发达国家的对策体系。

这就意味着,总结日本大气污染对策的历史,不能单纯观察历史事实记录,还要提供日本的经验教训,以便为日本今后及其他国家所参考,制定出反映各自特点的空气污染政策。为此,本章在回顾19世纪末以来的日本工业化历史的同时,叙述了日本的大气污染对策体系形成的背景。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雾霾查看更多>脱硫脱硝查看更多>大气污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