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市场正文

乏燃料运输市场待开启(图)

2014-03-10 15:40来源:《能源》-张慧关键词:乏燃料乏燃料运输核燃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设备市场初现

相比于核电企业,核电设备制造商的市场触角则更为敏锐。由于乏燃料运输中,需要特制的运输容器,这是运输中最为关键的设备。上海电气、东方 电气等设备公司已经关注到乏燃料运输容器这一制造市场。

目前为止,我国还不具备生产乏燃料运输容器的能力。现今在用的为从美国采购的NAC-STC 型(两台)和Hi-star 60型商业压水堆乏燃料运输容器,单台容量分别为26 组、12 组。

据中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称,我国采购美国NAC-STC 型乏燃料运输容器的协议价,高达6000万美金。法国乏燃料运输容器制造商Robatel Industries公司的一台小型容器,据了解,售价也在1000万英镑左右。

根据中国未来的乏燃料外送数量,乏燃料运输容器的需求自不在少。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工程技术部部长江才林对记者表示:“国外售价太高,上海电气公司也希望能够生产燃料运输容器。但这是个新市场,还没有制定具体的计划。”

本月底,江才林特意约见了法国Deher公司的负责人,希望能够进行相关业务的探讨,对上海电气进入这一市场有所帮助。

困扰国内设备制造商的,并不是容器的生产问题,其中关键之一在于如何做到运输容器不泄露核辐射。

“这就需要一种特殊材料,叫中子吸收材料,能够在任何重要热应力和机械应力的情况下提供屏蔽核辐射的防护”。徐靖策告诉记者。

据徐靖策介绍,国内多家公司曾想通过他联系法国Robatel Industries公司,购买其中子吸收材料。事实上,这种材料本身造价成本并不高,但由于研究成本,外国公司并不愿意低价出售,而是希望能够出口价格更高的乏燃料运输容器。

另一个难题,则是运输容器的抗震能力设计,即在运输过程中,无论容器从何种高度及方式落下,都能够保证容器不被打开并且里面的乏燃料不受影响。

这些关键的技术问题,都让中国设备企业感到无从下手。中核集团一直在研究乏燃料运输容器,已经能够制造出小型的实验堆乏燃料运输容器。据最新的消息称,今年年底,中核的乏燃料运输容器会取得实质性进展。

另外一个深远的市场在于,由于我国对乏燃料采取后处理方式,乏燃料经过处理后将成为mox燃料。mox燃料具有放射性,要运输到核电站进行使用,则需要另外一套运输容器、设备。待mox燃料燃烧后,辐射会进一步加强,将其废料再次运到处理厂,则要求抗辐射能力更强的运输容器。

目前,法国已经有较为完善的核燃料后端处理产业体系。据徐靖策介绍,法国在运58台核电机组,已经有30%的核电站开始使用mox燃料。

江才林对记者表示,对于核燃料后端的循环处理,国外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从核废料的处理,包括高放、中低放和极低放废料,到乏燃料的运输、使用,都已经有专门的公司当作一个产业在运行,但是国内这方面目前略微欠缺,仍没有系统地在做。

去年4 月,中核集团与法国阿海珐集团正式签署了《中法合作建设大型商业核燃料后处理—再循环工厂项目的合作意向书》,计划2030 年建成具备年处理800吨乏燃料后处理能力的大厂。

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这800 吨后处理大厂是目前中国核电产业体系中急需的,即使它并不能满足未来国内乏燃料的处理需求。

但遗憾的是,工厂的选址、工程进度、总造价等一系列问题尚未明确。“一旦确定,中国乏燃料运输与处理的市场就会被大大推动。”徐靖策表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乏燃料查看更多>乏燃料运输查看更多>核燃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