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煤气能源报道正文

走近山西煤老板:资金链断了只能等死

2014-05-05 13:56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记者:武刚关键词:煤炭行业煤老板煤炭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李子杰为何能“幸免”

57岁的李子杰是吕梁一个煤业集团的董事长,目前,他手中有2个煤矿,产能分别为150万吨和90万吨,资产30亿元,职工1500多人。

李是一位不折不扣靠煤矿起家的煤老板

2003年,李子杰开始干煤矿,“刚开始承包乡镇煤矿,承包费一年几万元。”李子杰告诉,“当时,说是产能3万吨,其实还不到1万吨。后来,经过煤矿股份制、煤改,小煤矿最终变成了大集团。”

吕梁当地盛传,如果李子杰的煤矿赔钱,那吕梁所有的煤矿就不能干了。李子杰对此并不否认,“目前的煤价对于我的企业只是微利,而对于其他企业,就已经开始亏损了。”

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吕梁市离石区9个规模煤矿中有2个煤矿停产。吕梁首屈一指的山西大土河焦化有限责任公司限产近一半。离石区一位官员告诉本刊记者:2013年,离石区原煤产量同比下降5%;洗精煤产量同比下降7%;焦炭产量同比下降4%。主导产业价格下跌,工业增加值因价格下跌因素减值6亿元。

这位官员告诉本刊记者:2013年以来,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关联行业需求低迷、下游采购信心不足、外煤的冲击、产能过剩等因素叠加,煤炭市场延续2012年低位运行的态势,煤炭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吕梁不少煤矿企业发展陷入极端困境。”

吕梁80%的煤企是高负债运作,“负债率都在70%以上,市场一低迷,这些煤企就吃不消了。”李子杰说。

“2003年,一吨5号原煤卖30~40元,时至2011年,5号原煤已经卖到了600元,大家觉得煤炭市场好得不得了。”李子杰说,“价值20亿元的煤矿炒到了50亿至60亿元,高昂的煤价让大家昏了头,很多人不停融资扩大规模,他们想尽办法吞下更多的煤矿,几乎所有的煤老板都在向银行贷款,至少70%的煤老板在民间融资。”

好景不长,2011年开始煤价走低,到了2012年,煤价已经掉得惊心动魄,“2012年4、5月间,煤价一天一个价,几天就掉百十元。煤价就像坐上过山车,哗啦一下就掉下来了。”

虽然煤价持续走低,可还是少人问津,“煤卖不出去,银行贷款和民间高利贷却是要还的,煤老板的负债越来越高,都被套牢了。”李子杰说,现在,很多煤老板都在熬,只要资金链不断裂就继续生产,等待市场回暖,“负担越来越重,短期内高成本运作对企业发展影响不大,但是如果常年巨亏,对企业就是致命的。”

2013年,吕梁大部分煤老板都在赔钱,而李子杰却有盈余,“完成税费1.8亿元,净利润1500多万元。” 李子杰说,“一个煤矿的产能还从90万吨升级到了150万吨。”

李子杰坦言,自己之所以暂时“幸免”,得益于企业无负担,“我没有贷款,也不给别人担保贷款,有什么问题都是自己筹措资金解决。”李子杰告诉本刊,“我卖煤从来不赊账,有多少钱就办多少事,不借钱给别人,也不向别人借钱。”

李子杰的集团是整合主体,按照规定是可以整合更多煤矿的,但他却没有这么做,“如果,大家都把自己原先的煤矿做精做好,不盲目扩张,就绝对不会赔得如此惨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行业查看更多>煤老板查看更多>煤炭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