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煤气能源报道正文

走近山西煤老板:资金链断了只能等死

2014-05-05 13:56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记者:武刚关键词:煤炭行业煤老板煤炭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发现冻干蘑菇商机

汾阳人李秋娥,2008年从煤焦行业女老板变成了山西山宝食用菌有限公司(下称山宝公司)董事长,山西省食用菌行业领军人物,当地人称“蘑菇大王”。

早在2006年,吕梁开始关停规模不达标的焦化厂,李秋娥的焦化厂就是其中之一。“经常是我的炼焦炉刚建成没多久就不达标了,只好炸掉重建,没多久又不达标了,再炸。就这样,炸了建,建了炸。”李秋娥告诉。

2008年,焦化厂实在干不下去了,李秋娥被迫开始转型。几番考察后,她发现山西的食用菌市场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市场空间巨大,于是李秋娥下定决心投资1.8亿元打造自己的食用菌王国。

半年过去了,大棚里的菌棒还是光秃秃的,李秋娥赔了100多万元。她请来省农科院的专家指导后,蘑菇是长出来了,但和外地蘑菇相比,在质量和价格上没有任何优势,拉到市场上并不受欢迎。

“蘑菇销量不好,就天天给厂里的工人包蘑菇馅的饺子吃。”李秋娥说。

经过多次出省、出国调研学习,李秋娥渐渐发现:“种蘑菇如同养孩子,关键是掌握先进的理念和技术。”2009年初,李秋娥看到一篇报道,发现了能在蘑菇行业“领跑”的秘诀。她花1000万元引进了冻干技术。

这个技术在国内以前只用于医药行业,但在很多欧美国家,冻干蘑菇在市场上占的比例将近40%。短短3年,李秋娥就成了山西省食用菌行业的领军人物,产品覆盖30多种菌类。

李秋娥告诉本刊记者,食用菌带动农民增收的效果非常明显,承包一个大棚每年至少能收入5万元,“当地很多煤焦工人转变成了种植食用菌的农民。”

2013年,吕梁新发展窑洞食用菌15万平方米(5000孔废弃窑洞),这些食用菌的菌种都由山宝公司供应,“价值1750万元的500万棒的菌种无偿提供给农民,2013年5月至今,已经给农民们供应了200万棒菌种。”李秋娥告诉本刊记者,“买菌种的钱由政府出,市级财政支付三分之一,县级财政支付三分之二。”

据李秋娥估算,一棒3斤重的菌种袋可以产3斤蘑菇,每个种植户供应1000棒,至少可以产生6000元的利润。

事实上,菌种提供出去,最终只有不到20%的蘑菇卖回山宝公司,“我们是保底价收购,如果市场价格高,农民可以把产出的蘑菇卖到市场上去。”

“我们是在培育种植市场,现在并无多大利益,但是,随着蘑菇种植规模的扩大,企业是可以有利润的,市场前景很好。”李秋娥对自己选择的路径满怀信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行业查看更多>煤老板查看更多>煤炭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