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国际正文

中俄能否成为最佳“能源合伙人”?

2014-09-30 09:12来源:华夏能源网作者:孙国徽关键词:天然气项目能源合作能源供需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导读:在能源战略上两国都推行多元化,但俄罗斯推行出口多元化,中国则是能源来源多元化,因此,双方越是把多元化战略发挥到淋漓尽致,越不会把对方作为重要“合伙人”。

前不久,在2014年中国能源国际合作论坛上,中俄能源合作再次成为焦点。“中俄签署的协议能否切实落实?”“亚马尔天然气项目能否顺利推进?”“中俄以人民币结算能源贸易能否顺利实现?”一系列中俄能源合作之问,引人深思。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和俄罗斯在能源问题上一感冒,世界经济就要打喷嚏”。然而,中俄两国能源合作其实常在“囧途”。双方到底能否成为最佳“能源合作人”?回答此问题,需置身历史长河中探本溯源,厘清两国复杂的地缘关系。

中俄关系已走过400年,“政治热、能源冷”困境一直相伴左右。双方深谙两套“游戏规则”,在国际政治上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能源合作上则按市场原则办事,良好的政治关系并没有转化成能源合作的润滑剂,两国在能源领域如两条平行线,只能各行其道。

在能源战略上,虽说两国都推行多元化战略,但俄罗斯推行出口多元化,中国则推行能源来源多元化,因此,双方越是把多元化战略发挥到淋漓尽致,越不会把对方作为重要“合伙人”,甚至还会削弱已有的合作。

近些年,由于全球油气资源紧缺的趋势明显,油气出口大国俄罗斯应该说有条件选择最佳“合伙人”,可以置身强势地位开出最理想的条件与最合适的价格。尽管进口国相对处在被动地位,但对于中国而言,也不难从中亚、非洲、中东等地区找到合适的“合伙人”,加上外汇充足,谈判地位并不弱。

如此国际能源语境下,中俄两国似乎“谁离开谁都能过”。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俄罗斯经济在2013年增长了1.3%,此数据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弱的经济增长速度。近日,美国和欧盟宣布对俄罗斯施加新一轮制裁,涉及能源、军事、金融等领域。此轮制裁被称为“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最严厉的制裁”。在俄罗斯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之际,制裁升级无异于雪上加霜。

原标题:中俄能否成为最佳“能源合伙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天然气项目查看更多>能源合作查看更多>能源供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