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报道正文

新晋诺奖得主与中国电改:声称完全市场竞争可能比垄断更加无效

2014-10-14 08:33来源:华尔街见闻作者:tree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售电侧诺贝尔经济学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总之,即便从理论上而言,完全竞争市场是否比垄断更有效率,也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其答案取决于许多前提条件。实际上,除了上面所分析的,由于信息不完全造成垄断更有效率的案例外,售电侧的竞争化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例如,当供电出现短缺,电网管理者需要决定优先供电次序和断电策略时,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的供电商有强烈的经济动机虚报用电量。

2.2 德州售电侧改革是否增加了竞争、降低了电价和提高了效率?

在改革实施十年后的2013年,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的两位学者Puller和West用Difference-in-Difference的分析方法,较为严谨地初步比较了德克萨斯州电改前后,改革地区和非改革地区不同体制供电公司的利润和电价策略。初步的分析结果显示,人们“引进竞争,降低因垄断而过高的供电公司利润,更有效地制定售电价格”的希望没有实现。被人们寄予厚望的“竞争促效率”无有力证据支撑。

图1:不同地区各种供电公司的利润(source: Puller and West,2013)

Puller和West首先比较了改革与非改革地区不同体制供电公司的利润,这里的利润指的是售电公司收取的边际价格减去其边际成本。人们认为改革前的垄断让供电公司享有了过高的不当利润,改革带来的竞争能够降低供电公司的利润。

我们看到,改革前,改革地区的传统垄断供电公司与非改革地区的传统垄断供电公司有变化趋势相同的利润曲线;改革区的传统垄断公司比非改革区的利润略高。改革后,改革地区的传统供电公司利润不仅仍然比非改革地区垄断企业高,而且利润差距逐渐拉大。而改革地区为加强竞争引进独立售电公司并没有改变售电公司利润高企的现象。事实上,大部分独立售电公司的利润曲线紧贴改革地区的传统售电公司。亦即,改革地区的市场中,并未出现人们所期望的“竞争降低供电商利润”的现象;相反的,引入独立售电公司带来的可能是独立售电公司以钉住传统售电公司电价形式的“合谋垄断”。有趣的是,改革地区的最低电价者利润曲线与非改革地区的垄断供电商利润曲线相合。“每月最低电价提供者”并非同一家公司,实际上其往往是刚刚进入市场、需要吸引其他公司用户的独立售电公司。

原标题:新晋诺奖得主对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售电侧查看更多>诺贝尔经济学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