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水电水力发电评论正文

2014年我国水电特点与2015年展望

2015-01-14 15:22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关键词:水电发展水能资源水力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其他类似的龙头水电站,似乎都没有雅砻江的两河口这么幸运。大渡河上的双江口水电站也是一座具有多年调节功能的龙头水电站,虽然龙头电站的综合效益非常优越,但由于大渡河流域的梯级电站分别属于不同业主,所以,大渡河的主要开发商很难下定开发双江口的决心。因为,在投资回报不能得到梯级补偿效益的情况下,单价超过2万元的建设成本,基本上可以肯定电站开建之日,就是巨额亏损开始之时。

同样遭遇大水库难题的还有红水河上的龙滩水电站。龙滩二期大坝加高后将增加上百亿库容,同时可以大幅度提高红水河梯级水电站补偿发电效益,但由于红水河上的梯级电站并非都是一个业主,如果大坝加高的移民成本不能通过较高的电价加以回报,作为龙滩水电站的业主,基本上已经明确表示将放弃龙滩二期的建设意愿。

金沙江上的虎跳峡(龙盘)电站是一座库容仅次于三峡的龙头水库电站,该电站由于下游的电站众多,其补偿效益十分巨大,据测算,除了电站本身的发电之外,虎跳峡大水库所创造的的补偿发电效益,相当于再建一个三峡。然而,尽管虎跳峡的发电效益比三峡还要高得多,但由于牵扯到10万的移民,让各方一直不肯下决心。现在如果采用“以电力消纳地平均上网电价”核定水电上网电价的新机制,原来开发积极性很高的开发商,恐怕也会负率重重。

除了具有大型水库的龙头水电站之外,我国下一步的水电资源的主战场西藏地区的水电开发,也将受制于“以电力消纳地平均上网电价”核定水电上网电价的新机制。因为,西藏地区水电开发的交通、环境和建设成本远高于内地,如果西藏水电也都只能“以电力消纳地平均上网电价”核定水电上网电价,那么我国西藏地区的水电基本上失去了商业化开发的可能性。水电亟需解决投资回报难的问题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完成年,按照“十二五”水电开工1.6亿千瓦时的规划目标,不仅规划落空目前已成定局,而且很可能“十二五”水电的实际开工量还不足规划目标的一半。按照水电建设4~8年的建设期计算,“十二五”水电开工的不足,将直接影响我国“十三五”期间的水电投产数量。如果不能采取特别的补救措施,我国对国际社会的2020年非化石能源的比重达到15%的减排承诺将难以实现。

为保障我国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水电必须加快发展,水电“投资回报”的难题必须尽快解决。笔者认为,解决的思路可以是两个方向:一个是国家像对待其他可再生能源发展一样,从政策上真正支持水电的开发(例如,像风能和太阳能发电一样容许出现高于平均上网电价的水电电价),或者由国家财政直接补贴开发企业(例如,财政支持藏木水电开发的方式)。另一个方向就是要控制,或者合理转移、分摊龙头水库电站的建设成本。

要控制水电开发的成本,必须要在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充分认识到水电开发对社会可持续发展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搞清楚水电开发与移民脱贫和生态环境之间相辅相成的双赢关系。而不应该把水电开发当成一块“唐僧肉”来对待,无节制地加大水电开发过程中的移民、环保的成本。要知道任何杀鸡取卵的方式,都不可能有利于地方经济的长远发展。

此外,适当转移和分摊龙头水库的建设成本,也是一种现实可行的方式。雅砻江上两河口水电站,为何可以承担每千瓦2万多元的高成本?因为,他们可以通过下游电站的梯级补充效益分摊建设成本。这就是一个流域完全由一家公司进行开发的好处。如果国家能通过某种措施,保障龙头水库所创造的补偿效益,能够用来分摊龙头水电站的建设成本,那么大渡河上的的双江口、金沙江上的虎跳峡,甚至龙滩的二期加高工程,在经济上都将是可行的。

最后,除了用梯级电站的补偿效益补偿之外,国家还可以考虑利用水利建设的基金协助龙头水电的大型水库开发。事实上大型水库的社会公益作用极大,非常需要由国家投资建设。美国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都是由国家投资建设的。我国的三峡工程国家投入的“三峡建设基金”,本质上也是一种国家投资社会公益作用巨大的大水库建设的方式。假设国家不对三峡的大水库进行投资,完全依靠某一个发电企业用发电的利润保障三峡水库的建设和运行,那么三峡工程恐怕永远也建不起来。

此外,如果没有国家的投资,对于防洪和供水等水资源调控作用巨大的龙头水电站,不仅建设难,管理起来更是困难重重。所以,国家最好能像建设三峡工程一样,通过水利建设基金建设并管理好虎跳峡、龙滩(二期)等对社会作用巨大的龙头水库。要知道对于这些水资源作用仅次于三峡的工程,无一例外都适用三峡工程的“建比不建好”,“早建比晚建好”的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水电开发尤其是大型龙头水电站的开发建设,不仅是解决能源的问题,同时也是解决社会发展所必须的水资源问题。我国的水资源综合规划虽然已经规定了这一目标,但是,如果让这一目标得以实现,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具体的措施。

总之,在即将来到的2015年,能否利用中央水利发展与改革的政策红利解决我国大型水电(尤其是龙头水库)市场化开发投资回报难的新课题,将是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原标题:2014年我国水电特点与2015年展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电发展查看更多>水能资源查看更多>水力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