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力市场电改报道正文

【重磅】深圳电改试点打开“黑匣子”:已有人组织新售电机构 不属南方电网

2015-02-09 08:36来源:经济观察报作者:冯庆艳 崔丽蒙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输配电价南方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隐情

此次电改试点,全国那么多省市为何花落深圳,国家、南方电网和广东、深圳地方政府如何一拍即合?

说起来,深圳确实与电改有着深厚的缘分,也具备多年改革开放沉淀的基因。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深圳总缺电,前深圳市委常委,上轮电改的亲历者张思平就回忆:“工厂开四停三或者开五停二在珠三角很普遍,部分居民用电也难以保证。”所以彼时深圳就搞了三次电价改革,后来早于全国两年,2000年广东省就搞了先行先试的电力体制改革,率先进行了厂网分开,为当时全国电力体制改革僵局打开了一个缺口。

而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经济从高速粗放发展到稳步高质发展的新常态,创造并享受多年发展红利的深圳,正在寻求类似击喙拔趾褪毛的“鹰的重生“,而多年来高企电价已成为其蜕变的一个制约。

接近深圳市政府的人士透露,有着“产业市长”之称的深圳市市长许勤,对深圳平均销售电价达0.792元/度的高电价颇为心焦——曾经辉煌、产业规模占全市工业总量一半的电子信息产业增长速度大幅萎缩,新兴产业正在孵化培育中,高电价已经成了深圳市构建这类产业“向心力”的一大掣肘。

深圳如今与十年前用电结构相比变化太大,刚纳入新诞生的南方电网公司不久后的2004年,深圳有七成电来自本地电厂,其余的外购,而如今彻底颠倒过来了。电力输入大市的称号完全实至名归。大部分外购电造就了如今的高电价。而那也与2004年左右深圳陆续失去地方电价定价权和调度权不无关系。

虽然2012年2月,深圳市供电局和广州市供电局从广东电网公司独立出来,成为南方电网直属子公司,获得了较大的自主权和主动权,但依然没能化解高电价难题。

“深圳市有电价改革的内在需求。”曾在原电监会任职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吴疆认为。

“什么?电价改革!”说到此或许像河南、湖南等地很多地方政府都会摇头,背后牵扯因素太多。单说电价补贴一事儿,包括一大堆的工商与居民的交叉补贴、农电补贴和城乡补贴等原有政策,而深圳就颇为简单,一没农网全是城市电网,二相对独立,三没有辅业拖累。

不过,广东省网中购电成本最高、贡献利润最多乃至于占整个广东省电网40%利润的深圳电网,平均每年减少收益8亿元并非小事。2014年南方电网公司债券上市公告书显示,公司2010、2011、2012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67.49亿元、47.12亿元和64.38亿元。缘何南方电网对其利益削弱不少的电价改革如此高姿态?

身为电力改革的试验田,南方电网仅负责南方五省的输配售电业务,2013年末总资产为5842.48亿元,体量仅为国家电网的1/5左右。而且其曾经有过因电力建设投资过快而多方寻求上市的经历,然而数次都夭折了,最主要原因是其自然垄断属性造成财务透明度低和盈利能力偏低。

广东省“电改闯将”张思平退休后也表示,南方电网虽然组建12年,资产规模扩大了数倍,但利润水平却依然是组建前广东电网近100亿的水平,目前南方电网的总资产回报率不到2%,实在太低。记者另获悉,国家电网总投资回报率也很低。

一位业内专家分析,南方电网搞价改,一可以提高其财务透明度,便于加快上市步伐,二是其输配电价得到政府部门认可,三可减少社会对其盈利模式的非议,何乐而不为?

南方电网颇为积极主动之下,中央或许正是看准了深圳等各方以上诸点基因与诉求,所以,国家、南方电网和广东、深圳地方政府几方一拍即合,试点花落深圳。

原标题:深圳电改试点打开“黑匣子”:已有人组织新售电机构,新公司不属南方电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输配电价查看更多>南方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