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煤气能源市场正文

我国煤层气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每年损200亿立方米

2015-03-02 09:35来源:新华网关键词:煤层气节能减排煤炭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产业化发展面临三大障碍

开发利用煤层气资源在能源安全、生产安全、环境保护方面效益显著,但由于矿权纠纷多、价格补贴低、输气管网少等原因,我国煤层气产业尚未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第一,矿权纠纷背后隐藏多重利益纠葛。矿权重叠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的煤炭矿权和煤层气矿权实行独立的审批登记制,同一矿区的煤炭和煤层气矿业权可能分属不同矿权人。

煤炭和煤层气的开发技术和规范要求各不相同,必须对煤炭企业和专业煤层气企业进行一致有效的协调。但实际生产过程中,民营煤炭企业和国有专业煤层气企业之间,由于利益出发点不同,经常各自为营、矛盾重生,且多为涉及煤炭企业、煤层气企业、地方政府的多重利益纠葛。

第二,开发投入大、价格补贴少影响企业积极性。煤层气开发投入高,但产品价格低、补贴少,导致有关项目大多亏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煤层气研究中心主任张遂安说,建设开发1亿立方米的煤层气产能,大约需要4.5亿元投资,而建设同等规模的常规天然气田产能,投资不会超过1亿元。

同时,煤层气产品在燃气市场中份额很小,缺少话语权,其价格遭遇了主导市场天然气价格的“天花板”,国家关于煤层气价格可以随行就市的政策无法发挥应有作用。尽管2007年国家出台补贴标准,中央财政每立方米补贴企业0.2元,但这一标准是基于2006年物价水平制定,近年来物价上涨较快,补贴激励效应大大减弱。

第三,管网建设滞后导致利用率低。据统计,截至2012年末,我国天然气管道干线、支干线长度超过5.5万公里,大多控制在大型油气企业手中,并管网系统不完善,区域性输配管网尤不发达。目前我国煤层气开发与输送衔接不畅,部分煤层气开发地区缺少相应输气管道,大量开发出来的煤层气无法输送到远距离的需求市场,导致利用率较低、难以支撑产业发展。

此外,地质勘查、开采技术和工艺流程等方面也还没有配套,这也成为制约我国煤层气产业快速发展的痼疾。

对症下药破解瓶颈

我国是煤炭资源大国,但天然气资源不足。煤层气与天然气主要成分接近,可以混合输送,是天然气最现实的接替能源,促进煤层气科学有序开发利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有关专家学者呼吁国家进一步出台更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尽快促进煤层气产业化发展。

第一,解决矿权重叠应本着既不影响煤炭工业发展,又不影响煤层气开发的原则,对煤炭企业和专业煤层气企业进行一致有效的协调,实现双赢。目前行之有效的解决模式有三种,即由煤企和煤层气企业共同进行煤层气的开发;煤炭企业不具备煤层气开采能力时,通过招标等模式引入煤层气企业作为作业方对煤层气进行抽采;或煤炭企业具有煤层气开采能力,申请获得采气权并自主进行煤层气的开采。

原标题:我国煤层气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每年损200亿立方米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层气查看更多>节能减排查看更多>煤炭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