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广西2015—2020年:力争风、水、核多个项目核准、建设、投产(全文)

2015-04-03 11:49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小火电风电核电装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七、水泥

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和合理控制产能总量,进一步提高新型干法水泥比重,新增产能主要建设粉煤灰、钢渣、矿渣、煤矸石等综合利用项目。加大技术攻关和技术改造,积极推进协同处理工业废弃物、建筑废弃物、危险废弃物、污水处理厂污泥、生活垃圾等。

八、火电

关停淘汰小火电机组,提高新建机组准入门槛,鼓励在热负荷集中的园区和城区发展“以热定电”热电联产项目。新建燃煤发电项目原则上采用60万千瓦及以上超超临界机组,提高燃煤发电机组效率。对现役机组进行节能改造,完成国家下达我区的现役机组节能改造任务,现役机组一律按规定完成脱硝改造。优化电力调度,在保证核电和水电电量调度基础上,优先安排火电能耗排放先进的机组电量上网。鼓励火电厂粉煤灰综合利用。

九、造纸及木材加工

造纸。坚决淘汰达不到环保标准的制浆造纸生产工艺和生产线。制浆造纸企业较多的地方要逐步引导企业进入园区。加快推进林浆纸一体化在建项目建设,合理利用非木纤维制浆造纸,科学布局废纸再生利用加工。现有制造纸企业要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全面推广清洁生产和循环生产先进工艺。造纸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延伸产业链。支持营造原料林基地、制浆、造纸三位一体有机结合的绿色生产和经营模式,形成以纸养林、以林促纸、林纸结合、林浆纸协同发展的格局。

木材加工。大力推动林板家具一体化,以拳头产品为龙头,努力做到生产规模化、原料自给化、产品精深化、物流专业化,上中下游产业结合,集群发展。培育以南宁、贵港、玉林、梧州、钦州、贺州为中心的人造板产业集群,以南宁、柳州为中心的板式家具集群,以东兴、凭祥为中心的红木家具集群。引导木材精深加工企业入园进区,提升园区产业配套能力,增强园区集聚功能,实现木材加工业绿色循环发展。

十、纺织皮革

纺织。推动茧丝绸业由资源加工型向生态制造型转变。重点推进织绸、印染和丝绸深加工,形成全产业链。应用国家推荐的缫丝废水深度处理及循环回用综合技术,加强缫丝废水治理;合理布局丝绸印染工业园,培育和扶持一批集蚕茧生产、收烘、缫丝加工农工贸一体化的茧丝生产龙头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引进织绸和服装等加工企业。茧丝绸业要注重循环发展,着力抓好桑杆、桑叶、桑椹、蚕沙、蚕蛹等的综合利用。

皮革。制革工业必须坚持集中布局的原则,重点建设贵港制革工业园。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从源头开始减少铬的用量,实现铬回收循环利用,把铬排放降到最低限度,严格处理制革固废。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链招商,引导制衣、制鞋、汽车装饰用革、箱包等皮革深加工等向园区集聚发展。

第三节 发展新型生态工业

发展新型生态产业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积极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节能环保、生物制药、新型建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新型生态产业,使之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通过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配套完善零部件供应,着力发展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建立自主研发体系,大力示范推广,逐步打造我国区域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客车。重点推进城市公交车发展,支持桂林客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拓展电池电容复合型、电液混合纯电动城市客车优势,加快研发油电混合动力城市客车;支持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纯电动、混合动力城市小公交。

乘用车。重点推进家庭用车、出租车和公务用车发展,支持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柳州延龙汽车有限公司研发纯电动轿车、纯电动微型客车、纯电动及混合动力多功能乘用车等产品,并加快产业化。

商用车。重点推进区域物流用车,环卫、机场和邮电等公共服务领域用车的发展;支持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柳州延龙汽车有限公司发展纯电动货车、客货车、城市垃圾车、观光车和邮政转运车等产品。

动力电池。重点发展锂离子电池、新型结构和大容量密封铅酸蓄电池、燃料电池、锌空气蓄电池、超级电容器、金属氢化物镍动力电池、液压/气压储能装置等,加快动力电池材料产业化,建设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自主研发体系。以企业为主体全力推进产学研融合,研究开发和引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前瞻性技术。建立新能源汽车及电池、电机等标准机构,跟踪研究国内外先进技术,衔接完善新能源汽车产品标准。整合现有资源,建立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部件的检测、评价和研发平台。

示范推广。选择南宁、柳州、桂林三市,通过市级立法推广,采用灵活有效的政府补贴方式和错峰优惠电价,鼓励社会资本充分利用加油加气站、停车场、街道停车位、修理厂、居民区等建设公共充换电等配套设施,完善配套服务系统,以公交、出租、公务、环卫等公共服务领域为重点示范推广,逐步引导公众购买新能源汽车,努力争取纳入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

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

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显著降低一次性化石能源的比重,为大幅度减少大气污染和我国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作出贡献。核电。建成投产防城港红沙核电一期工程,开工建设防城港红沙核电二期工程,积极推进已经列入国家规划的白龙核电站、桂东(平南)核电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尽快获国家核准开工,同时做好其他核电厂址保护工作。力争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达到340万千瓦,占全区电力总装机容量7%。

水电。加快推进大藤峡水利枢纽建设,开展龙滩水电站二期前期工作,加快推进落久、洋溪、瓦村等水电综合开发。

风电。重点在桂东北、桂东南等布局建设风电项目,解决体制和技术瓶颈,加快风电基地配套送出工程建设,提高风电在电力消费中的比重,力争到2020年全区风电装机300万千瓦以上,占比超过6%。

太阳能及其他。积极推进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扩大太阳能热利用规模;鼓励支持开发生物质能,大力发展生物制油、生物燃气、生物质发电,推进养殖小区、农村联户及大中型沼气建设,探索推进地热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力争到2020年光伏及生物质发电装机200万千瓦左右,占比约4%。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小火电查看更多>风电查看更多>核电装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