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配售电电力金融报道正文

上海迎首笔CCER交易 金融机构入碳市可期

2015-04-13 08:49来源:21世纪经济报作者:赵东关键词:碳市场CCER金融机构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林剑玮认为,从全国总体供需来看,今年碳试点市场履约期前,CCER总的签发量有望达到1000多万吨,大大低于今年7个碳试点市场可以容纳的CCER总量。

林剑玮进一步表示从具体试点碳市场来看,由于天津碳市场对CCER限制较少,且短期来看,至少在今年履约期前,CCER准入政策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天津碳市场可能会出现CCER的相对过剩,CCER价格可能会维持在10元左右。其他6个试点市场,CCER的供应会相对不足。满足上海碳市场准入条件的CCER不会超过100万吨,考虑到满足条件的CCER也可能流入到其他试点碳市场,实际交易的CCER将只有几十万吨,CCER交易价格保险的估计可达18-22元。

丁滢则认为,“今年碳市场交易量和价格还不好说,但因为金融机构的介入,价格应该高于往年。”

针对目前限排企业参与CCER交易不足的情况,林剑玮了解,目前很多控排企业CCER还没有开户,除了个别企业重视不足,部分是因CCER注册账户流程需要一定的时间,预计近期,更多的控排企业将会完成开户并参与到CCER的交易中,交易量将会上升,这将有利于CCER价格发现和市场透明度的提高。

金融机构观望多 试水少

林剑玮对2016年建立全国碳市场充满信心。他表示,“考虑目前7个碳市场的试点期到2016年为止,若全国碳市场无法在2016年建立,在时间上顺利衔接,将会为碳市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 ”林剑玮认为当前需要出台更多的实施细则,实现从试点碳市场到全国碳市场的平稳过渡。

在建立全国碳市场的预期下,近期一些金融机构加大了对碳市场的参与程度,各种金融产品你方唱罢我登场。但也有市场参与方表示目前金融机构对碳市场还处于观望状态。

彭焜认为,目前金融机构关注的比较多,但陆陆续续也有金融机构进场,由于目前碳市场整体的体量比较少,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他说,“金融机构更多的是试水。基金、信托等金融产品数量少,资金量较小,大致是几千万的体量。 ”

丁滢则表示金融机构进入的最大障碍是流动性不足,交易量有限,市场总量很小,对金融机构没有吸引力。她认为,“2016年全国碳市启动,拉动总量之后,金融机构会注意起这个市场的。碳市场若没有金融机构的介入,便不能称为真正的市场。 ”

一位证券公司负责碳业务的人士表示,“尽管其所在机构关注碳市场,也有一些尝试性动作,但目前并没有实质性进展。”他认为,阻碍金融机构进入碳市场的原因主要是两方面,即政策的稳定性和市场的透明度。

首先,政策的稳定性,目前试点碳市场建立的法律基础是地方法规和行政法规,立法层次不高,全国层面尽管出台了一些制度,也没有具体的立法保证。另外,碳市场发展所必须的财政税收制度也不完备。

其次,市场透明度不足。目前碳市场好比“黑匣子”,由于MRV制度的局限,控排企业排放数据不透明,金融机构无法准确预测碳市场规模,也无法估计客户需求大小,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较大。

原标题:上海首笔CCER交易 金融机构入碳市可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