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煤气能源市场正文

【前瞻】煤层气“十三五”进入拐点?

2015-04-24 08:24来源:《能源》杂志作者:徐沛宇关键词:煤层气煤化工煤炭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处于从商业化初级阶段到商业化成熟阶段爬坡过程中的煤层气产业,正以“旧患未除、新忧又起”的哀兵之势走向“十三五”。

高开低走是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写照。如何走出低迷,如今已到了关键时期。

“十二五”的前四年里,煤层气产量增幅分别为36.7%、8.7%、13.7%和9.2%。按目前情况看,2015年煤层气产量要达到“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已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煤层气产业这几年的低迷状态源于其体制的不完善、技术的落后以及各方利益的纠葛。面临即将进入的“十三五”时期,产业的旧患能否痊愈尚未可知,而一些新的隐忧又开始出现。

在全国两会期间, 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政协主席薛延忠牵头山西省全国政协委员提交集体提案,要求对煤层气征收资源税。业内人士称其做法是“竭泽而渔”,征收资源税只会使行业雪上加霜。

另一方面,煤层气的相关主管部门对产业未来的发展似乎仍然摸不透,几大规划里对煤层气的产量目标均不一致。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的《煤层气勘探开发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量力争达到400亿立方米。而此前的“十三五”煤层气产量规划是600亿立方米,随后出台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则又提出300亿立方米的产量目标。

从600亿立方米到300亿立方米,再到400亿立方米,煤层气产量目标数字的变化反映出了这一产业的发展之曲折。

“十三五”里,煤层气产量可以达到预期的400亿立方米目标吗?这会不会又是一个让行业纠葛五年的、难以达到的数字?治愈煤层气的旧患新忧,是行业未来的关键。

“煤层气产业正处于从商业化初级阶段到商业化成熟阶段的爬坡过程中,如果得到助力则产业大发展可期,反之如果继续受到阻力,则行业危矣。”《能源》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均持此观点。

助力与阻力的比拼

《煤层气开发利用“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国内煤层气产量要达到300亿立方米。但从2014年的产量来看,完成2015年的产量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 2014年煤层气(瓦斯)抽采量170亿立方米,利用77亿立方米,同比分别增长9.2%和17%。

表面增长的数据背后,我国的煤层气产业仍然暗藏危机。《能源》记者获得的资料显示,近三年来,全国煤层气地面开采的钻井量逐年减少。2012年以前,全国新增钻井量在3000口以上,2013年钻井量减少到2000多口,2014年则进一步下降至1000多口新增井,投资也大幅降低。照此下去,煤层气的产量未来可能会停滞甚至倒退。

原标题:煤层气“十三五”进入拐点?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层气查看更多>煤化工查看更多>煤炭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