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央企拆拆合合20年国企改革两大方案将出炉 国资委职能将生变

2015-05-11 11:30来源:经济观察报作者:冯庆艳 刘畅关键词:国企改革电力央企南北车合并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巧合的是,接近尾声的两宗大型央企合并案例均发生在高铁和核电领域,即包括南北车合并、中电投与国家核电合并。这无疑透露了国家在整合央企过程中的一个思路,那就是锁定在出海竞争、强强联合的这类央企身上,除了上述两个案例外,同属铁路基建领域的中铁和中铁建、南北船、电气设备领域的东 方 电 气与哈尔滨电气等接下来被整合的可能性较大。

其实早在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中铁隧道集团副总工程师王梦恕就对外透露,国家层面已经开始研究中铁和中铁建的合并。但是很快便被两大基建巨头发公告否认。而素有南船和北船之称的中船工业、中船重工,也于3月25日均发布董事长更替公告,有意思的是,两大公司新董事长均来自对方领导班子。与一汽集团和东风汽车类似,两公司颇为巧合的领导对调,让外界猜测为两者合并的前兆。另外,东 方 电 气与哈尔滨电气均为发电设备领域,该行业也是国家重点鼓励走出去的领域,也有强强联合的可能性。

在中电投和国家核电合并前,去年上半年前后,有一种业内声音不断倡导核电“大一统”,即中核、中广核和国家核电合三为一的方案,不过最终因敲定前两者的合并而胎死腹中。在“大一统”、中电投和国家核电合并的两大方案之间,国家高层最终选择了后者,这意味着,中央着重考虑的第二类央企整合,应该是业务互补性强、附加值高、整合难度较小的企业,比如中电投和国家核电、中铁和中铁建、南北船等。

与此前基建、船舶等央企纷纷辟谣相比,钢铁业央企整合的可能性,似乎可从官方文件中窥出一二。今年3月20日,工信部就《钢铁产业调整政策 (2015年修订)(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政策明确提出到2025年形成3到5家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超大型钢铁集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戚聿东对经济观察报称,武钢、宝钢合并的可能性要大于武钢、宝钢和鞍钢三者合并的几率,因为前两者与鞍钢距离太远,地域文化各不相同。而第三类整合可能性较大的便是,产能过剩和企业同质化强的央企,比如钢铁、建材、航运、煤炭等,而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材集团公司合并的可能性也较大。第四类,则是关系国家安全领域,不涉及老百姓生活的央企,比如核电、军工、航天领域,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整合重组的可能性较大。

让多位油气领域人士吃惊的是,中石油和中石化合并、中海油和中化合并的消息不断传出,而随着5月4日,“三桶油”掌舵者轮流坐庄、有的互相对调的集体换帅,油气领域央企合并的猜测再起。

上层逻辑

自2003年成立至今,拥有12年历史、掌管112家、去年达到近40万亿元的庞大央企资产的国资委,在不久的将来,将从央企资产“管家婆”转身为国家资本的“管理者”和“监督者”。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福垣称,“以前国资委的职责细化到管厂房、设备这些实物,那么庞大的国企资产规模,管也管不过来,以后不管了,把国有资产证券化、资本化,然后加以管理”。

原标题:国企改革两大方案将出炉 国资委职能将生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企改革查看更多>电力央企查看更多>南北车合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