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看"中国制造2025"承接"德国工业4.0"和"美国工业互联网"

2015-05-30 08:35来源:第一电动网作者:杨晓红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工业4.0工业互联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发展动向

1)大众汽车集团2011年试投放500辆E-Golf电动汽车,2013年推出大众E-Up电动汽车;旗下子品牌奥迪2014年推出A3 e-tron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大众的电动汽车战略市场包括欧洲、北美和中国,其长远目标是到2018年成为全球电动车市场引领者,电动汽车占公司总销售额的比例达到3%。

2)宝马集团将电动汽车发展项目称为“BMW i”,在该框架内,自2008年起已有600辆Mini E纯电动汽车在全球进行了路试;2009年首次推出混合动力车Active Hybrid 7和ActiveHybrid X6,并于2011年开始在欧美进行路试;2010年3月,以宝马1系为原型的BMW Active E高效电动汽车面世,这是宝马自Mini E之后的第二款纯电动车;2011年初,宝马宣布BMW i正式成为其旗下的第4个子品牌,并推出i3及i8等两款全新电动概念跑车,2013年率先在德国上市。

3)奔驰公司2009年推出B级F-CELL氢燃料及新版Smart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分别达400和115公里。2014年又推出了B级电动版。

三、美国电动汽车最新发展规划及动向

绿色、节能和智能化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基本趋势,近几年美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进入了加速期。基于地缘政治与国家安全需求、节能减排压力、经济振兴的需要、汽车产业变革的要求,美国政府制定了电动汽车的发展战略和一揽子政策体系。

1.总体规划

在战略上,一是将发展插电式电动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确定为主要技术路线;二是明确提出到2015年实现美国道路上行驶的插电式电动汽车达到100万辆的目标。在政策上,已经形成了包括激励类政策、保障类政策、限制类政策在内的一揽子政策体系。激励类政策主要是对厂商、需求侧和研发领域提供税收减免、财政补贴、金融支持;保障类政策主要是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研发和教育投入;限制类政策是通过提高燃油经济性标准,以拉动市场对电动车的需求。政府政策由零星化转向系统化,在电动汽车早期与传统汽车相比还不具备经济性优势的情况下,对增强厂商和消费者预期起了决定性作用。这些政策主要体现在《2005能源政策法案》、《2007能源独立与安全法案》、《2008紧急经济稳定法案》这三个法案以及基于这些法案的相关规定中。《清洁空气法案》和其他环境法案也有部分条款涉及电动汽车和新型燃料汽车。

2.主要措施

1)对购买者提供税收优惠

《2008紧急经济稳定法案》提出了针对插电式电动汽车的税收抵扣计划,凡是购买装备4千瓦时以上电池的插电式电动汽车,都可以获得2500美元的基本税收抵扣。每增加1千瓦时可享受额外的417美元抵扣。车重越高,享受抵扣的最高额度也越高。车重在1万磅以下的汽车最高折扣额可达到7500美元,车重2.6万磅以上的汽车最高可享受15000美元的折扣。1万磅约合4.54吨;2.6万磅约合11.79吨。

2)规模巨大的贷款支持计划

《2007能源独立与安全法案》要求美国能源部在一年内开展一项总额不超过250亿美元的贷款计划,对符合条件的生产先进汽车、配件以及工程集成的个人和机构进行直接贷款。2008年秋,这一250亿美元的贷款计划已经得到批准。2009年6月,福特汽车从中获得总额达59亿美元的贷款,以支持对新技术和节能汽车的开发,以及用于工厂设备的更新换代。日产汽车从美国能源部获得16亿美元的贷款,计划在田纳西州建电动汽车厂,形成年产10万辆以上的生产能力。泰斯勒公司获得4.65亿美元贷款,大部分贷款将用于开发普通的家用电动汽车。

3)对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厂商提供直接补贴

2009年8月,奥巴马政府宣布拨款24亿美元,用于补贴新型电动汽车及其电池、零部件的开发,这是有史以来美国政府对该领域的最大投资。其中电池项目获得的资助金额达到15亿美元,大部分投向锂离子电池制造,来自25个州的48个项目将分享这笔资金。

原标题:"中国制造2025"对标"德国工业4.0"和"美国工业互联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制造2025查看更多>工业4.0查看更多>工业互联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