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报道正文

南京江北新区获批:力推优质清洁能源、重点发展电力电气等高端制造业

2015-07-20 10:14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生物质发电电力电气南京江北新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新区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明显高于南京市平均水平,为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创新驱动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力争全社会研发(R&D)投入占GDP比重达到4%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到20%以上。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城镇化率达到80%以上,初步建成长江经济带上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新区。

三、总体布局

按照“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区域统筹、产城融合”的总体思路,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促进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等协调发展,形成“一带六区三走廊”区域布局。

(一)建设沿江城镇发展带。

依托沿江岸线,加强整体城市设计,科学展开新区城市发展框架,构建沿江城镇发展带。以浦口、高新大厂、雄州三大组团为中心,着力提升商贸、枢纽、文化等城市功能,有序推进大厂地区旧城改造,适时启动重工业搬迁改造,加强浦口火车站、六合文庙、瓜埠古镇等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建设面向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和皖江城市带的现代商贸核心区。

(二)加强产业空间集聚。

依托南京高新区,以软件产业片区、生物医药谷、先进制造业基地等为载体,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生物医药、卫星导航产业、先进制造业四大主导产业。依托南京化工园区,重点拓展精细化工产业链,推动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材料产业。依托浦口、六合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轨道交通、汽车机车、电力电气、智能装备等高端制造产业。依托南京海峡两岸科技工业园区,大力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移动互联网、文化创意等产业,推进宁台合作。依托浦口老城区,大力发展健康医疗、康复养老及相关配套服务等多种功能复合的服务业集群。

(三)加强生态空间保护。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结合农村土地整理加强农田林网保护和建设,形成田园式的农业生态开敞空间。严格保护老山—亭子山—长江、滁河—大厂隔离绿地—八卦洲、方山—灵岩山—八卦洲三条生态廊道,保护老山、平山等生态绿地和金牛湖、大泉湖、滁河湿地等生态水体,加强生态绿地、水体和城市清洁空气廊道建设。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保持基本水系格局,重点保护滁河、马汊河等通江水系,保障兴隆洲—乌鱼洲、绿水湾等沿江湿地生态,确保城镇周边蓄滞洪空间充足。

四、重点任务

(一)推动自主创新。

1.强化自主创新示范引领。积极发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南京高新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卫星导航产业、生物医药及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打造带动区域发展的自主创新重要引擎。依托浦口区大学集聚区、科研院所、工程中心和紫金科技创业特别社区,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引进力度,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集成电路、基因测序、北斗导航、轨道交通等创新平台,培育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2.强化创新要素支撑。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支撑能力,建设一批具有自主创新特色的科研中心、创新平台、公共创新中心。大力集聚创新要素,探索创新要素有效利用新模式,加快构建政产学研金介融合的区域创新体系。推动科技金融创新,引导多元资本投入,大力发展创业投资,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3.完善创新体制机制。以高新区、海峡两岸科工园、化工园等园区和浦口区大学集聚区为重点,开展人才管理改革试验,打造创新型人才集聚高地。以高新区软件园、浦口区留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园等为载体,创新国有资本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和专业团队参与园区和各类公共平台建设、运营管理,更好地发挥各类资本、人才协同促进科技创新作用。借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健全创新成果产业化机制、企业协同创新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权改革试点,建立高新技术产品“首购首用”风险补偿机制,加快形成集研发、集成应用、成果产业化、产品商业化于一体的创新产业链。

4.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发挥南京科教资源禀赋优势,大力推进众创空间、创客联盟、创业学院、科技金融相结合的区域创业、创新体系建设。探索组建跨区域创客联盟,全面对接长江中下游范围内众创资源,为创客群体、组织及个人提供完善的资源整合平台。实现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之间的相互结合,构建开放、共享、高效的一站式众创集聚地,为小微创新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物质发电查看更多>电力电气查看更多>南京江北新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