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企业正文

【企业】神华大业:装机7432万千瓦的全国第五大火电巨头

2015-08-06 11:27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神华火电装机煤炭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包神铁路于1986年8月全面开工建设。“铁军”主力与沿线各级政府、老百姓全力以赴,打了一场沙海上的“淮海战役”:

——铁道部第14、17、19工程局逢沙辟路,见丘掏洞,遇水架桥;“地方部队”亦不示弱,共抽调400多名干部、技术人员,另组织路基施工队12个,小桥涵专业大队3个。

——沙海修路无路可走,用不上大型机具,达拉特旗负责的一个大沙丘,靠“人海”挖了四五个月才告竣;东胜区段最多时曾上阵推土机187台、小四轮拖拉机600多辆,其时人欢机叫,场面颇为壮观。

——施工旺季,包神沿线日均出动“民兵”万人以上,总投入民工劳力300多万人次,这是真正的“人民战争”。

陈毅元帅曾风趣地说“淮海战役是用独轮车推出来的”,即指当年淮海战场上缺少后援的80万蒋军,面对的不仅是我中野华野的60万骁勇,还有解放区老百姓组成的152万人的支前大军:运输队、担架队、卫生队、预备役。人民战争,焉能不胜!

1989年10月9日,包神铁路全线贯通,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亲往大柳塔剪彩、祝贺。新时期的包神筑路壮景,堪比当年的淮海战役。依靠人民群众,“五难”岂是难,无往而不胜!

战神东D:出师未捷身先死 黄沙漫漫埋忠骨

中铁19局原是铁道兵9师,是一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英雄部队,集体转业后于1986年中标包神铁路。他们遭遇了全路最难的“卡脖子”工程——在一座大土山中打一条长854米、高16米、宽5.5米的“响沙湾隧道”。

19局35年的战史上战功赫赫,打过很多隧道、啃过无数硬骨头,但是在“散了架”的大土山肚子里干活尚是首次。打出的顶板、墙壁像破烂筛子,到处漏砂石,施工很难做到彻底防护。

“天塌”时时处处都会发生,人得时时刻刻攥着心、瞪着眼。尽管小心翼翼、854米长的隧道工期中还是发生了大小塌方200多次;大塌方时砸下的土石有好几百立方,令人不寒而栗。为按时按质完成任务,19局成立了104人的“敢死队”,扯起战旗、喊起号子战“响沙”。

铁路建设指挥部副总工程师段志强原本就有心脏病,身边离不得人,但他仍然坚持勘察工地现场。几次徒步跨越茫茫沙漠,途中曾数次休克。一次,沿途踏勘时能坐车,司机从后视镜中看到坐在后排的段志强头突然耷拉下来了,赶紧直奔医院,人总算救过来了。

段志强有3大本厚厚的工作日记。遒劲的笔迹,详细记下了铁路建设的每天进展。1987年7月17日,他写下了最后的一篇,记的就是这一次心梗发作的医院诊断。

最后一次犯病前,段志强要去开一个总结会。老伴不让去,他不依,整个工程的大势、细节都装在他脑子里,不去怎行?老伴拗不过他,逼着他带上女儿以备发病时应急,他说开会带上家属不成样子,再说车少人多也坐不下,坚决不带。

就在他去开会的次日,女儿段美兰接到了电话:“你爸开会时走了,准备给他搭灵棚,搭在哪里?”段美兰一下就蒙了。

人们默默地致哀、久久地凝视:副总工程师当年的遗像——神情坚毅的汉子,饱经风沙的脸庞,心有不甘的眼神似有所盼、有所想……段志强,一个普通的名字,永远镌刻在神东大地上。

高原垂泪,长风当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概说今日大神东:神华铁军御林军 煤海雄师展雄风

从矿区规模到科技水准,神东今天已是引领煤业的圣地。

神华麾下,千军骁勇,一骑绝尘。地跨蒙、陕、晋三省区的神东煤炭集团,在矿区原四公司的基础上整合而成。

它是神华军团声名赫赫的“铁军、御林军”,安全、生产、技术、经济等主要指标均达国内第一、世界一流:

——矿区建设“高起点、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企业运营“生产规模化、技术现代化、队伍专业化、管理信息化”。

——百万吨死亡率年均在0.02以下;1998年起,年产量年均以千万吨速度递增,于2005年建成全国首个亿吨级矿区。目前,独占世界首个年产逾2亿吨矿区的鳌头已历4载。

——率先建成全国首个年产1000万吨、1200万吨、1400万吨的综采队,率先建成首个年产1500万吨、2000万吨、2500万吨、3000万吨的矿井。

——相继创建全国首个300米、360米、400米、450米加长工作面,世界首个5.5米、6.3米、7米大采高重型工作面。

——采掘机械化率100%,资源回采率逾80%,最高全员工效达124吨/工;累计创中国企业新纪录99项,获得授权专利280项;以“安全绿色、高效智能”为标志的世界一流示范矿井大柳塔矿,可动态引领全球煤业发展10到20年。

——累计获国家及省部级荣誉80多项,《神东现代化矿区建设与生产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针对上湾矿四盘区1—2号煤层平均厚度为8.9米的可喜煤情,神东8.8米一次采全高的综采技术,可望比“综放开采”多采煤约1500万吨。

——神东域内的内蒙伊金霍洛旗、陕西神木、府谷县的财政收入,较开发前增长百倍以上,均由贫困县变为全国百强县。

——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矿区考察,给予高度评价。

历史风沙弥漫处 思忆之旅在吟唱

时光之河静静流淌。它公平而永恒,无声却有痕。

久远愈珍稀。“扫描”昔日之旅,神华大业前行的履迹在显影。且容以“散点透视”珍记其过往旅程,以捕捉神华工程自始步、直至成为“跨世纪特大工程”之前,“工程进度表”中那些重要的时光界碑、“施工节点”——

进度一:1987年三件大事,总部“正规化”。

1月,员额58人、设7部1室的华能精煤公司编制获批,这意味着企业总部的“合法化、正规化”。2月,包头至府谷公路项目获批。9月,矿区部分出口煤从天津下水的协议签订。是谓该年3件大事。

进度二:1988年,“大港”浮出水面、“矿路港三结义”。

2月,呈报在河北黄骅建3.5万吨深水泊位、4个有利条件的报告,“港”的雏形开始浮出水面。5月,国家计委的《批复》确定,矿区建设远期年产煤达 6000万吨以上,可建朔县至沿海港口的铁路;铁道部亦同意建矿区至港口的铁路。6月,矿区自备车专列由包头经大同运煤至天津港。是时已初显“矿路港、三 结义”的迹象。

7月起,美国ARCO公司与尼尔逊国际公司,意大利世界试验室,日本三菱公司、丸红公司、通产省国际协力团等机构的代表团,密集来神东考察,足见相关国际大佬在高度关注。

进度三:1989,特殊年,门庭换;大业大步迈向前。

1月开年见喜,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议定修建神朔铁路。然而到了2月,却“门庭改换”——原属国务院以煤代油专用资金办公室归口管理、已近4岁的华能精煤公 司被“过继”给成立仅半年的华能集团公司管理,成为这家发电企业的子公司。变动,变迁……前神华蕴含了多少历史的无奈与沧桑!

隶属关系改变,“计划”不再独立,自然带来诸多掣肘、不便,但神华大业的发展却如呼啸的列车,有自身的轨道,有按事物发展规律运行的大道与惯性。3月10日,包神铁路首列运煤专列从万水泉开往秦皇岛,矿区直接装车外运自此开始。

神华工程进展中,这一年的3月是值得庆幸的。特殊时期到来之前,国家计委于3月15日批准了开建神朔铁路,全长270公里、总投资22.6亿元。

9月13日至18日,国家能源部在神木召开《神府东胜矿区总体设计》审查会议,国家计委等59个部委、单位约200名代表与特邀专家参加。会议确定,煤田 开发由初期的“国家修路、群众办矿,地方、集体、国家一起上”向“兴办国营大型骨干矿井为主、兼顾地方和集体”的方针转变。

这又是一个历史性的嬗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神华查看更多>火电装机查看更多>煤炭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