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前景无限】如何把握澳大利亚LNG市场的商机

2015-08-27 08:23来源:能源杂志作者:汪巍关键词:LNG天然气管道天然气价格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昆士兰州的煤层气主要分布在南部和北部两个盆地,南部盆地地处密集的农田耕作区内,有些区块属政府耕地;北部盆地则集中了很多优质煤矿。从而导致煤层气开采具有钻井和地面设施建设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等特点。

第三,澳洲本土项目环评名目繁多,贸然进入风险很大。在柯蒂斯岛建设LNG 项目,环评均为有条件通过,一个项目就有多达1200项条件附加于其项目实施的环境保护计划中。建设、生产所需的各项政府许可申请多达300种,申请时间最长的需要14个月到2年的时间。其中环境许可重点关注:项目所在的敏感地区,如农田牧场、河道、场地硫酸盐土壤的管理,毗邻的世界文化遗产大堡礁的保护,生产装置的噪音和光亮的控制,海洋生物的保护等等,同时还要考虑众多的利益相关方要求,涉及土著人权益保护、与土地所有者的谈判、土地使用许可等复杂的问题。这使得项目在各类许可申报、批准上所花费的时间和成本攀升,也给项目的按期实施带来了不确定性。

▶ 拓展澳大利亚LNG市场的对策

1,全方位开发人力资源

澳大利亚政府为解决大型资源类项目在建设高峰时出现本土技工不足的问题,于2011年5月10日宣布了一项“企业劳工临时移民协议(Enterprise Migration Agreements,EMA)”,允许雇主与政府签订EMA协议,从国外引进项目急需的技工,以满足项目建设需要。该协议要求项目投资不低于20亿澳元,并且高峰用工人数不少于1500人时方可申请,并对培训当地学徒工数量有一定的要求。为此,中资企业要充分研究、吃透政策要求,利用好该政策,通过劳务输出提高劳动生产率。

2,探讨风险共担,逐步化解风险

中资企业要充分分析项目的非技术风险可能带来的工期延误、投资增加、法律纠纷等,制定出业主和承包商风险共担的EPC合同条款,制定合理的总价与不确定价相结合、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同模式,减少投资成本。

中资企业在澳大利亚已与BG、壳牌等外国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外能源企业要联合起来与当地政府建立定期沟通机制,通过产业论坛等方式及时反映企业的声音,在当地政府编制修订行业相关法规标准时,提出科学合理的行业要求,以科学的实验数据和行业规范得到当地政府的理解和支持,避免不合理的、过高的环保标准或法规人为造成投资运营成本的不合理增加。

3,充分行使股东权益

中国石油企业在澳大利亚投资,多数属于以非作业者参股的小股东项目。对于以小股东参股的LNG项目,中资企业应争取在LNG项目中获得足够的信息,满足自身需求,保证股东的利益不受损害,并在项目中发挥一定的话语权;在股东众多的LNG项目中寻找利益共同点,和其他股东联合诉求,达到既有利于推动项目,又寻求中方最大利益的目的。

4,共同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中资企业对在发达国家开展公益活动宣传不多,公益事业投资缺乏长期规划,再加上中资企业信奉少说多做的原则,中资企业虽然每年投入巨资进行公益活动,但并未获得应有的效果,甚至还招致当地公众的误解。在此情况下,中资企业应改变以往的公益活动策略,在发达国家多进行宣传,赢得政府和公众的信任,为企业营造和谐的经营氛围,从而更有利于推动项目进展。

(作者供职于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供职单位无关)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LNG查看更多>天然气管道查看更多>天然气价格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