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农电报道正文

网上曝出的“明星电工” ——记国网尉氏县供电公司农电工王卫星

2015-09-01 08:31来源:河南尉氏县供电局作者:谷红霞关键词:尉氏县供电局农村电工收电费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你们劝劝他,干活别那么拼命”

“在我们村,老王和我都是“医生”,不过他是电医生,村里人都知道俺俩的电话号码,电上有啥事那是随叫随到,服务态度可是不服不行啊!”在舍茶岗卫生所,我们采访了医生樊百涛。

他担心地说:“老王现在身体不行了,前几年因为心血管病下了三个支架,你们都劝劝她,干活别那么拼命了,毕竟年龄大了,我们这些老街坊都替他操心呢!”

正在卫生所看病的群众一听说采访王卫星,都纷纷围上来,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开了:“电工这个活很麻烦,几百家就他一个人,风里来,雨里去,不管谁家有事给他打电话,他从没有嫌烦的,随叫随到。”

“老王不但服务好,技术高、人品也好,好吃亏,不占便宜,总能想方设法为群众谋福利、办实事!”

2011年春,尉氏县接连四个月降雨少、气温高、土壤失墒快,导致全县麦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为保证春灌用电,蔡庄供电所成立了“抗旱保电服务队”,王卫星每天在辖区的田间地头巡回检查,为村民灌溉提供服务,帮助农民检修抽水、排灌设备,为农民提供安全用电的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

那段时间,老王兜里的手机每天响个不停,不是这家让他接电浇地,就是那家让他帮忙维修,几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没吃过一顿安生饭,线路接通了,庄稼浇好了,大家伙都高兴得笑了,老王却劳累得整个人都廋了一圈。

“百姓们浇地有啥问题,一准先给我打电话。这一天不知道跑了多少路,反正车没歇着,咱干得就是这行,既干就要干好,让大伙儿满意!”

今年2月的一天,蛮杨村自来水厂凌晨2点突然打来电话,称他们厂里突然停电,让老王赶紧抢修,“水厂供着8个自然村的自来水,这么冷的天,决不能让大家用不上水!“老王二话没说,一咕噜从被窝里爬了起来,骑上车冒着刺骨的寒风赶往水厂。

俗话说:“反了春,冻断筋”,虽说已是初春时节,但是倒春寒却依然威力不减。路上没走多远,老王拿着手电筒的手便冻的不听使唤了,他干脆的将手电筒往工具包里一塞,跌跌撞撞摸黑来到自来水厂,老远就看见水厂值班员拿着手电筒在门口正焦急等待。

“几点停的电?发现线路有啥异常没有?”老王简单的询问了几句,便搓搓冻僵的双手便拿出手电筒开始查找故障,一段段排查、一次次测量,经过对线路和配电箱全面排查,发现故障点在配电箱。老王赶紧拿出工具开始抢修,拆除烧坏的部分线路,更换新线,直到凌晨4点,自来水厂的灯终于亮了,抽水装置开始正常运转,老王这下跺了跺失去知觉的双脚,搓着手高兴地笑了。

真情付出温暖社会

2010年,王卫星因患心血管病在体内下了三个支架,医疗费花了十几万,家里一下被掏空了,还欠了一些外债,孩子们劝说王卫星放弃照顾那些老人,可他却苦口婆心劝起了儿女。

“我们还能挣钱,可那些老人指望谁?谁都会老,将心比心,我们就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吧!”

王卫星每月工资1000多,有将近4分之一花在了这些老人身上,剩下的钱也只够他看病买药,家里还有95岁的老爹,全靠我儿女往家寄钱照顾,“村里人都说我傻,傻就傻呗,总不能不管吧。”说到这,老王憨厚的笑了。

妻子吴俊兰有时也有怨气,每天早出晚归忙工作,家务活只有靠她一个人打理,但是当她看到每晚老王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还要忙着干这干那,心疼不已,所有的委屈都烟消云散了。

“老王一心扑在工作上,我们一家都支持他,家里有活也不指望他干,毕竟他年龄大了还有病,只要他保重好自己的身体,我们全家就放心了。”

不抛弃,不放弃,33的不懈坚持,33年的无私付出,不仅影响着儿女,也影响着身边每一个人。王卫星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守护着一方光明,没有双休日,没有节假日,工作平凡而繁重。

他用勤奋和善良传递信念,他用坚守和担当激扬生命,奉献爱心不是“蜻蜓点水”“点到为止”,而是终身关爱、负责到底,不是光顾名誉的“面子活”,而是习以为常的“持久战”。他的善举展示了人间的真情,彰显了人性的光辉。他的爱心不仅感动了乡邻,而且温暖了全社会。

许多网友评论道:王卫星为我们传递的是满满的正能量!如果社会上多些象王卫星这样孝老敬亲、爱岗敬业的“好人”“好电工”“好党员”, 那么,我们的社会将充满和谐、洒满阳光。

作者: 谷红霞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尉氏县供电局查看更多>农村电工查看更多>收电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