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深度好文】煤炭“黄金十年”谢幕 焦虑的山西应如何走出衰退泥潭?

2015-10-30 09:07来源:高敏观察作者:高敏关键词:煤炭大省煤炭企业煤炭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996-2014年山西投资效果系数情况

笔者认为:山西转型已经没有选择,没有退路,是一条必须走,坚决要走的路,转变观念,提升市场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是山西经济转型的前提,干部和群众必须摈弃“等中央援助,靠煤价上涨,要各种项目”的思想,清晰认识到当今世界和国家面临的发展形势,认识到山西面临的巨大困难,才能有改变的意愿和动力,才能“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背水一战,杀出一条血路,走出一条转型发展的道路。

想起老家的一首歌谣:“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要从“一煤独大”到多元发展,不亚于让一个煤炭工人变身IT男,但也许只有到没有退路时,才会有动力背水一战吧?

二、实施空间非均衡发展策略

措施目的:空间聚焦,提升政府资金使用效率效果

在经济持续下行的形势下,预计山西财政收入增速将不断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事实上从去年8月开始山西已经出现了近12个月的负增长,今年上半年,山西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25亿元,同比下降7.8%。财政资金有限,但转型发展的资金需求却在快速增长,在这一形势要求下,笔者认为:山西必须转换相对平均的投资机制,转而采取非均衡增长策略,推动人口、资金、要素向特定重点区域聚焦,形成规模效应,最后通过以点带面,带动全域经济的发展。

采取空间不均衡发展策略。城市集聚大量人口和产业,运行效率高,创新能力强,是区域增长的主要动力,采取空间不均衡发展策略,就是在现有11个地级以上城市中选择2-3个城市举全省之力重点支撑。笔者认为山西可在北中南各选择一个城市作为本区域的主要增长极,综合当前山西各市人口、经济规模,空间位置、产业结构,笔者认为太原、大同相对符合,第三个城市可在山西省南部合适地区选取。在未来一段时间,山西省政府应该在资金、政策等方面重点倾斜,特别是在投资上,不采取“撒芝麻”战术,而是集中力量推动这三个城市加强基础设施、园区建设和重大项目落地,提升三个城市的要素集聚能力和创新能力,吸引更多的人口流入,使这三个城市可以承载山西的35-30%的人口,特别是推动太原建成区人口突破500万,使太原成为城镇化的主要载体,转型发展的主要动力。

尽快推动政区调整。只有集聚才能形成规模效应,才能更快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山西应尽快启动行政区划调整,试点推动一些符合条件的县市合并,撤销一些人口萎缩且经济发展能力差的县镇,加快引导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

为什么要非均衡发展?

来看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北京城市病严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北京在城市规划中提出了发展“十一个新城”,并提出了三个重点新城,但实际上,由于区县之间相互竞争,政府在投资和政策支持时并未集中于重点新城,投资极度分散,“多中心”反而变成了“没中心”,新城齐头并进、不分主次,到目前为止,不但一极集中的现状都没有改变,新城发展水平也并不尽如人意,到最近《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正式发布后,才重新确定了重点发展通州行政副中心的思路。

为此,只有采取不均衡的发展模式,才可以使有限的财政收入用到了钢刃上,使三个重点城市尽快提升要素集聚能力,最终成为山西转型发展的发动机。

三、积极改善相对区位条件

措施目的:降低要素集聚的时间和物流成本

相对区位条件是一个城市或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资本趋利,具有较好相对区位条件的区域由于综合成本较低,具有吸附经济要素的天然优势,一般来说,具有海港优势、铁路和航空节点优势的区域,其相对区位条件较好,这也是为何全球发达地区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区。事实上,笔者认为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也是改善我国相对区位条件的重要措施,“一带一路”通过将周边国家交通互联互通,降低了要素集聚的成本,为我国未来发展积蓄力量。

我国相对区位条件较好的区域也基本集中于东南沿海,处于内陆的城市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但我国内陆城市重庆,近年来经济增长一枝独秀,其基础就是政府主动作为,推动相对区位条件改善,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值得山西参考。

原标题:煤炭“黄金十年”谢幕,焦虑的山西应如何走出衰退泥潭?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大省查看更多>煤炭企业查看更多>煤炭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