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谁是LNG的“阿里巴巴”?

2015-11-04 08:56来源:能源杂志作者:徐沛宇 刘娟关键词:LNG天然气市场天然气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 导语 -

LNG电商正迎来群雄纷争的战国时代。不同背景的电商平台里,会诞生出LNG里的“阿里巴巴”么?

“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忽如一夜春风来,席卷了能源产业各个细分领域。而天生就带着市场化烙印的LNG企业,在“互联网+”的春风吹拂下,更是躁动不安。

9月中旬的一天,杭州西湖边一个LNG电商沙龙,人气高涨。参会的有麦安集、好气网、云顶科技等多个LNG电商平台,以及相关的贸易商、物流商及设备商。这场在杭州举办的LNG电商讨论会,似乎彰显出了业内人士对出现LNG电商领域阿里巴巴的期盼。

数个LNG电商平台在最近半年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们之中既有国家队,也有地方代表队。这些不断涌现的LNG电商正在进入一个诸国混战的时代,最终到底鹿死谁手?当然,谁都希望打败其他诸侯,在行业中“一统天下”。

LNG产业从供不应求到供大于求的转变,直接刺激了其贸易方式的转变。只有当LNG买家和卖家的话语权相当的时候,电子交易平台才能有存在的空间。“如今,国内的现货LNG市场就完全具备了这一条件。新的电子交易方式将完全颠覆现在的商业模式,这是未来的趋势。”《能源》记者采访的多位人士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另一方面,有统计数据显示,LNG下游的用户群约有4-5千家,在LNG上中游相对垄断的情况下,下游用户在市场信息和个性化服务方面有一定需求,这也是LNG电商出生的重要理由之一。

“互联网+LNG的电商平台虽然对上游的垄断不易打破,但新的交易方也提醒了传统能源企业要思考如何应对新的商业模式。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窗口。”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刘毅军对《能源》记者说,如果未来LNG市场进一步开放,这些抢占先机的LNG电商就会有明显的优势。这也是民企机动灵活、市场反应速度快的表现。

群雄并起的LNG电商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LNG交易中心或电商平台开始高频率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约有12家可以称为从事LNG交易的电商平台。

其实,LNG交易中心前几年就已出现,并且经过了从国家级交易中心向地方式多元化电商平台方向发展的历程。比如,早期的有2007年由上海石油交易所和延长石油集团等五家企业共同出资组建的上海石油交易所西部中心, 2010年上海石油交易所推出的液化天然气(LNG)和液化石油气(LPG)现货竞买交易,它也是国内第一家天然气市场化的电子交易平台。

国家级交易平台后续的还有深圳石油化工交易所、宁波大宗商品交易所、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以及今年初在上海浦东成立的国家级交易中心,即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作为上海自贸区成立以来首个国际性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上海交易中心股东背景强大,资源和市场都是民企所不能企及的。但是,“运行几个月来,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的进展并不那么乐观,事实上有些缓慢。”提及上海交易中心的LNG市场,中国石油大学张遂安教授对《能源》杂志记者说。

不管上海交易中心最终所能发挥的作用有多大,中国LNG市场格局和产业政策的完善,给了民营LNG企业史无前例的机遇。一位LNG国企相关人士对《能源》记者坦言,中国的LNG产业必将越来越市场化,基于互联网的新交易模式也必将是未来的趋势。但是,国企紧跟市场的步伐总是赶不上民企,这一波市场先机已经被民企占领。

在近半年的时间里,民营企业成立运营的LNG交易中心层出不穷:MyLng麦安集、气头网、云顶科技、液市、好气网、找LNG等等。

原标题:谁是LNG的“阿里巴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LNG查看更多>天然气市场查看更多>天然气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