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15年已接近尾声,明年即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本报记者从上周召开的国家电网公司2015年第四季度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国家电网公司正积极谋划“十三五”发展规划。在服务上,国家电网公司多措并举,持续提升服务水平,让广大用电客户体验到更便捷、互动和开放式的电力服务。我们不难预见——
【线上互动】
“互联网+”融入电力服务
互联网时代,已经没有什么事不能与网络相关联。供电企业早已将服务延伸到了网上,让客户足不出户,轻松买到和电有关的一切。未来,国家电网公司将构建以“电”为主线的特色综合电子商务生态网络,充分挖掘电力客户群资源,拓展电子商务服务能力,丰富公司电子渠道服务,进一步提高供电服务能力。
“买电”越来越轻松
拿交电费这件事来说,前几年大家还要跑供电营业厅,如今,只要通过“掌上电力”APP、电力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或95598互动服务网站,在手机或电脑上动动手指,就能方便、快捷地进行用电查询、交费购电。
“掌上电力”APP自2013年7月启动建设,于2014年11月30日前实现国家电网公司范围内的全面覆盖,具备终端应用、实时查询、在线互动等功能,面向广大客户提供信息化、智能化用电服务。而随着微信的迅速普及,国家电网公司范围内已有多家省级电力公司开通了电力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客户只要关注所在省份的电力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将自家的用电客户编号与平台绑定,就可以轻松地查询电费账户余额、交费购电。通过电力微信平台,客户还可以学到一些实用的安全、科学用电常识,并可随时将身边的用电安全隐患通过平台上报。95598互动服务网站同样是对供电服务的一种线上拓展,网站设有电力信息发布、业务咨询、故障报修、投诉、建议等多项业务,为客户提供互动化、多样化的24小时服务。
现在,我们不仅能通过手机APP、微信进行电费电量查询、交费购电,还可以从专门的电子商城——国网商城在线购买与电有关的商品,如智能家居产品、电动汽车、各类电器等。
今年6月21日,国网商城正式上线运营。至此,国家电网公司电子商务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记者在线登录国网商城个人商城的首页,第一感觉是页面制作精美,产品分类清晰,浏览方便。目前,页面上有五大类购物区域——智能家居、电动车、家用电器、电力图书和家装电工。在电动车板块,人们既可以购买电动汽车、小型电动车,也可以购买充电桩产品、预约充电服务。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国网客户服务中心是国网商城的承建单位。国网客户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介绍,国网商城是由个人商城(B2C)和企业商城(B2B)两部分组成,分别面向个人及企业客户提供商品在线交易,经营范围涵盖“三大板块”(智能家居、新能源、电力专业)、“九个品类”(智能家居、电力图书、商旅服务;电动车、以电代煤、分布式电源;电工电气、合同能源管理、客户侧电力工程服务)。该负责人透露,自上线以来,商城运营状况逐步向好,用户浏览、注册、选购、下单、支付、物流配送等全业务流程保持顺畅,营销推广、客户服务、运营分析等5大运营支撑体系已全面建成,电商基本业务功能全部具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能质量是电力服务的“生命线”,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环境的“硬指标”,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居民生活以及能源高质量发展。甘肃能源监管办以“强监管、补短板、促提升”为工作主线,多措并举提升全省供电可靠性与电能质量,推动12398热线电能质量类投诉工单持续下降,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用电需求提供
在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战略背景下,售电侧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售电主体多元化格局加速形成。作为直接联系电力用户的关键环节,售电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市场活力、保障能源安全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伴随市场规模的扩大与规则的演进,售电市场也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
截至2025年7月11日,广西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突破2万家,达到20120家,同比增长33%,其中发电企业334家,售电公司157家,电力用户19629家,用户计量点达4.2万个,较2024年增长100%,市场活力持续释放。广西电力交易中心坚持“开门办市场,共商谋发展”的理念,不断优化市场机制,创新交易品种,扩容绿
华灯初上,霓虹璀璨。走进围场县木兰夜市,各类美食众多,香味弥漫在空气中,在斑斓夜色下为老百姓带来了休闲与惬意。7月9日,围场公司围场镇供电所组织服务人员对县域夜市所在地周边商铺的用电情况精心“把脉”,针对发现的隐患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保证夜市商户安全用电,服务“夜经济”高质量发展
7月14日上午9点17分,冀北公司在承德县试点运行的新一代供电服务指挥系统精准定位鸿郡小区1号楼3单元停电信息,作为“绿色希冀”品牌服务升级的重要载体,不到1分钟自动派工至台区经理任艳峰的手机终端,不到15分钟,下板城供电所员工任艳峰、鞠红完成故障排除,恢复供电,并在i国网APP完成工单流程闭
“村里人一直夸咱们供电公司服务周到、干活细心,痛痛快快的就用上电了!”丰宁县哈拉海湾村闫书记对供电公司的服务连连称赞。7月9日,为切实了解掌握基层供电服务工作情况,丰宁公司纪委人员对黄旗镇哈拉海湾村委员会和鱼儿山镇土城沟村委员会开展面访工作,对供电服务中存在的作风问题和廉政风险进行
6月26日,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完成光明电力大模型本地化应用客户端核心功能开发,将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调用过程内置于统一界面,使员工简单配置就能访问调用人工智能平台上的各类智能体。这是该公司推进人工智能多场景应用的创新成果之一。2024年以来,国网甘肃电力深入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专业领域的应
6月26日,南方电网公司召开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工作部署推进会,深入学习《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精神,部署安排下阶段工作。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王绍武出席会议并讲话。王绍武肯定了公司在实现优化用电营商环境第一个五年
7月1日,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共同举办2025年浙江电力市场服务春风行动(杭州站),针对全市场主体多渠道联合开展电力政策培训会,累计培训市场主体超5500余人。随着浙江电力市场“春风行动”最后一站——杭州站的结束,标志着为期3个月、覆盖11家地市的首轮走访圆满收官。截至目前,“
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召开党委会,以“第一议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相关内容,以及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第一议题”制度是强化理论武装的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方天公司深耕专业技术,优化服务品质,践行社会责任,最近,顺利完成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成套化抽检试验,成功解锁成套化检测新能力,这不仅是对传统检测模式的革新突破,更彰显了其在保障新型电力设备质量、护航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关键作用。读完这则消息,笔者不禁生出许多感慨
7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态势良好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部总
截至6月底,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黔西电厂上半年累计完成发电量45.04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长5.2%,为顺利实现全年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党建引领凝聚合力,激活发展“新动能”。黔西电厂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效能,成立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示范岗,在机组检修、安全生产等攻坚任务中冲锋在前。以“党建
7月11日,山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第五批虚拟电厂主体注册公示结果,国能(山东)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虚拟电厂注册生效,标志着集团在鲁首家虚拟电厂建设完成并正式投运。作为山东公司能源转型的重要实践,该项目构建了519.06兆瓦的负荷资源池,最大可调节能力达41.154兆瓦,调节能力居山东省同类
7月17日,重庆市潼南区青岩子丘陵型水网示范带项目一期和成渝双城经济圈潼南战新产业合作示范区东B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一期EPC招标公告发布。项目规划占地面积112.3亩,其中青岩子丘陵型水网示范带项目约35.2亩,污水处理厂项目约77.1亩。一是新建潼南高新区青岩子工业水厂1座,建设规模10.
7月14日,浙江省常山县人民政府印发《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支持企业改造提升,对技改项目按新设备投资额给予不同比例的一次性补助,最高限额1000万元。坚持绿色安全发展,首次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绿色设计产品的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
500多家展商800个展位30,000平米展出面积35,000名专业观众一、展会概况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水旱灾害防御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着力推动解决农业小型水利设施老化、塘坝淤塞严重、水渠不畅等问题,提高农业抵御与自然灾害和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水利强省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
日前,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宁省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发挥辽宁城市群和产业集群优势,因地制宜打造智慧产业园区,建设地市级人工智能赋能中心。鞍山、本溪、辽阳、盘锦、葫芦岛等市围绕智慧钢铁、智慧矿山、数智油田、智慧化工等打造应用场景示范;阜新、铁岭
7月16日,河北省工信厅发布关于《河北省先进制造业发展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告。文件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推行工业节能节水,加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推进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叶片、废旧动力电池等新型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推动园区循环化改造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5日,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河南省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强重点行业和区域碳排放监测分析,提升省能源大数据中心功能,支持建立多方参与的碳普惠机制,探索个人企业碳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正式确定上海市、常州市、广州市等9个城市为首批试点城市,同步公布30个试点项目。《能源评论》派出多路记者,前往济南、成都、广州、深圳等地,实地探访车网互动项目,了解规模化试点的进展。在济南,我们来到
根据《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2024年度和2022-2024年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已经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度和2022-2024年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名单如下:一、2024年度业绩考核A级企业1.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3.中国移动
根据《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2024年度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优秀企业榜单已经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会议审议通过。企业名单如下: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2.国家电网有限公司3.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4.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5.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6.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7.中国钢研
7月11日,华北电网用电负荷达到3.26亿千瓦,创新高。当日19时26分,华北地区380座新型储能电站参与集中调用。华北电网新型储能放电电力达到2010万千瓦,山东电网新型储能放电电力达到804万千瓦,分别刷新全国区域级电网、省级电网新型储能放电电力纪录。本次新型储能集中调用支撑了华北电网晚峰保供需
7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司长梁心新、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介绍“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进展新成效,并答记者问。其中提到,
7月10日,国网浙江物资公司邀请省内废旧管理专家,现场观摩研讨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报废变压器绝缘油回收装置。近年来,国家电网加快配网改造,变压器更换和报废数量不断增加,然而变压器箱体内存在属于危险废弃物的绝缘油,如何高效绿色拆解报废变压器成为被集中关注的话题。报废变压器绝缘油回收装置利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
当前,能源产业生态正经历从“供给侧资源主导”向“需求侧价值创造”的范式跃迁。现代能源服务业通过构建“用户需求-能效服务-价值共享”的新型商业闭环,催生出涵盖规划咨询、系统集成、智慧运维的全周期解决方案。为把握产业变革机遇,北极星电力网拟于2025年8月7-8日在上海举办2025第七届综合能源服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国市监计量发〔2025〕59号),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
夏季高温,且是台风、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季节,保供电形势严峻复杂。国家电网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不断丰富应用场景。在各地,科技保供手段不断涌现,提升了负荷预测、灾害预警、电网巡检及抢险救灾质效,为迎峰度夏保供电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未雨绸缪精准预测天气负荷变化准
记者从国家电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受高温天气持续影响,7月16日16时49分,陕西电网负荷达4491万千瓦,连续三天创出新高。这一负荷比2024年最大负荷增长10%,比前一日最大负荷增长2.7%。受大陆高压影响,7月14日以来,陕西全域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局地气温突破42℃,全省用电负荷快速攀升
近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参照国家学科分类标准,坚持“统筹协调、继承发展、交叉融合”原则,创新构建“电力学科引领、多学科协同赋能”的新型电力系统特色技术学科体系,全面厘清电网发展底层根技术,绘制形成技术学科图谱,邀请行业内外优势力量以学科建设为锚点,携手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科技创新。公司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