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储能电动汽车市场正文

【镜鉴】国外电动汽车发展商业模式借鉴

2015-11-18 09:12来源:能源情报作者:刘颖琦 王静宇 Ari Kokko关键词:充电桩充电设施电动汽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商业模式创新

在推广创新方面,我国城市对新能源汽车推广进行的商业模式创新主要集中在运营模式和公众意识培育方面的创新。

运营模式方面,许多城市都对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的运营模式进行了探索,如北京市的电动伙伴计划联合了电力部门、车辆运营单位、充电桩厂商等单位开展电动汽车的租赁活动,通过打通电动汽车使用的整个环节,将电动汽车推向个人消费市场。此外还有杭州市“微公交”模式、深圳市“普天”模式、合肥的定向购买模式等。

公众意识培育方面,许多城市通过试驾和展览活动增进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了解。如上海于2013年开展了“电动100天”活动。该活动是面向上海市民开展的长期试驾活动,每期挑选试驾志愿者并接受指定培训,培训结束后志愿者需交纳3万元押金,即可将电动汽车免费开回家,每期试驾时限为100天,与此同时,试驾志愿者也将配合国际示范城市完成相关数据采集。除此之外,北京、深圳、武汉等城市也在建立新能源汽车的体验中心,以期能够使消费者了解并切身体验新能源汽车。

此外,还有一些城市寻求与国外城市的合作,进行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如2012年,合肥市与哥伦布入选“中美绿色合作伙伴计划”、双方合作领域之一是开发和使用电动交通工具(包括新能源汽车电池),充分利用两市拥有的合肥工业大学与俄亥俄州立大学等相关高校的优质资源,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等一批汽车整车及零配件生产企业,以及合肥市拥有实际应用电动汽车的经验等,发展普及新能源汽车技术。

六、启示

为了应对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各国都推进了电动汽车的推广。本文选取了纽约、洛杉矶、波特兰、神奈川、鹿特丹、布拉邦特、阿姆斯特丹、巴黎、巴塞罗那、柏林、汉堡、东北英格兰、赫尔辛基和斯德哥尔摩共14个全球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较为快速的城市和地区为研究对象,对这14个城市和地区的人口、面积、气候、车辆等多个指标进行分析,发现这些城市和地区尽管在这些指标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但其电动汽车发展却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为了清晰地分析影响这些城市和地区电动汽车发展的因素,本文重点从产业发展战略和投资、相关补贴和税收政策,法规和标准,以及专门机构4个方面对14个城市和地区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进行剖析,并进一步按照电动汽车运营创新、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创新、电动汽车项目整合创新以及公众意识培育创新4个方面对14个城市和地区示范项目中特色鲜明的创新活动进行研究。

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如下。

1)政府政策对于电动汽车发展至关重要。发展电动汽车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为电动汽车的发展提供清晰的定位和资金支持以及长期的发展规划。日本政府及神奈川县对于电动汽车的补贴从车辆购置时的成本补贴、免除购置税,到使用过程中的免除汽车税、高速费等,大幅降低了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的价格和使用成本,创造了良好的消费环境。不仅如此,神奈川政府促成的神奈川县委员会整合了电动汽车推广链条中的多个环节,为推广电动汽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措施;芬兰的战略重点在于开发在芬兰严寒天气下的电动汽车运行环境和制定行业标准;而阿姆斯特丹则以“电动交通之都”为目标提出了为期40年电动汽车发展战略。

相比之下,我国虽然从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都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到了发展战略的高度,但是在清晰的战略定位、产业发展特色、技术路线的规划以及战略的规划长度等方面略显不足。因此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需要政府积极地发挥其主导和激励作用,引导产业的各利益相关者明确产业的技术路线和特色,并通过持续性、系统性的战略规划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原标题:【镜鉴】国外电动汽车发展商业模式借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充电桩查看更多>充电设施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