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煤气能源评论正文

【深度】天然气管道业面临改革 看看国外是咋干的

2015-12-03 08:24来源:中国化工报作者:庞利萍关键词:天然气管道天然气市场天然气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1月25日,中国石油发布公告称,该公司董事会批准子公司中油勘探对中亚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进行内部重组,并向国新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控制的曼松控股有限公司出售完成内部重组后中亚管道公司50%股权,交易价格约为150亿~155亿元人民币的等额美元。这是传出油气改革天然气管网独立以来,石油公司首单对管道资产的交易。毋庸置疑,这标志着国内天然气改革将进一步深化。

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提速

为配合和推进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对国外天然气管道管理体制进行了专题调研。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润生近日接受中国化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开放的天然气市场无法自然形成,需要政府政策推动。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和设立独立的监管机构是欧美等国家通行的体制特征。我国天然气管道体制改革应从实际出发,奔着问题去,解决好天然气市场和管道的排他性问题,促进适度竞争和监管制度建设,不宜在自然垄断基础上强化排他性和行业垄断。

国外普遍实行监管制度

李润生介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普遍认为,资源配置的主要力量是市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不需要政府的干预就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市场也是有缺陷的,存在不少“失灵”的地方,由此产生资源浪费和不公平问题,需要政府运用行政力量进行调节和监管,以修正市场制度缺陷,保护公众利益。

目前,国外对自然垄断领域普遍实行监管制度。

所谓自然垄断是指面对一定规模的市场需求,单一企业总成本低于多企业的成本之和,因而往往具有排他性的资源所有权。自然垄断一般出现在公用事业产业(天然气配送、供电、通讯等)、运输业(输气管道、铁路等)、金融业(银行、证券和保险等)等。在这些行业,过多企业进入可能导致设施低效利用、资源浪费和成本增加,但单一企业会阻碍竞争,形成垄断利润。政府在这些领域的监管及其作用包括:一是进入限制,防止新企业过度进入;二是价格控制,以削弱垄断程度;三是对服务质量的监督,以保护消费者权益。

天然气产业的发展规律表明,开放的天然气市场无法自然形成,需要政府制定相应政策加以推动。对天然气管道这类自然垄断领域,基本的方法是建立监管制度,因此,设立独立的监管机构几乎成为英美等发达国家通行的体制特征。

中缅油气管道天然气管线

体制类型主要有三种

目前,国外主要国家的天然气管道体制主要有三种模类型。

第一种类型:天然气生产、运输、配送、销售一体化,基本上由一家国有公司或国有控股公司垄断经营。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和部分发达国家均采取这种模式。

第二种类型:一般由2~3家大型公司分别经营全国的主要输气管网,垄断绝大部分管输市场,国家对公司的控股比例相对较高。这种模式的主要代表是西欧国家。

第三种类型:管道公司相对较多,且以私营为主。形成多家管道公司的主要背景是天然气生产和销售竞争程度较高。政府对管输价格、技术标准和公平开放实施监管。这种模式的代表为美国、加拿大等。

原标题:【深度】天然气管道业面临改革,看看国外是咋干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天然气管道查看更多>天然气市场查看更多>天然气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