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煤气能源报道正文

【深度解析】天然气增速拐点之后

2015-12-16 13:19来源:《财新周刊》作者:黄凯茜关键词:天然气发电天然气电厂天然气价格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不过,石油业内人士也提醒,季节性短缺仍可能存在:用于季节性调峰的储气基础设施不足,是导致夏季用气富余、冬季用气偏紧情况的原因。此外,京津冀等地区的大气污染治理目标在2016-2017年冬天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届时燃煤锅炉置换燃气锅炉的任务要完成。

国务院2013年9月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到2017年,全国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降到65%以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力争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上述区域禁止新建自备燃煤电站项目,耗煤项目要实行煤炭减量替代。

一位能源局人士表示,未来五到十年,天然气产业进入调整期,尤其在“十三五”期间有三个核心的发展方向,一是大气污染防治压力大的地区,以气代煤的进程还要继续加快;二是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天然气发电、分布式能源的潜力将继续释放;三是在环保的诉求下,车用和船用天然气的推广。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天然气价格调整机制不到位是抑制需求的主因之一,故很难下一个“天然气过剩”的结论。“需求侧的低迷主要是价格太高,国内气价调整的联动机制不够成熟,调价不像成品油那样频繁。”一位国有天然气销售公司人士认为。

管输费掣肘

天然气供应商苦于卖气的局面,除了供应宽松、需求不旺等基本面因素,价格传导机制不畅、市场第三方准入未严格执行到位也是重要原因。正是体制机制问题,使得上游供应商先于国家调价之前的主动降价行为,不能有效地刺激消费增长。

一位来自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的专家认为:管网管理体制是价格传导的掣肘。从干线门站到用户终端,中间环节太多,包括省级管网、市管网和城市燃气管网,“从上游到下游层层加价,有很大一部分用气成本花在了管输费用上”。

根据最新制定的时间表,全面放开天然气价格将在2017年实现。发改委人士告诉财新记者,未来非居民气价都要慢慢“撒手”,让供应商和用户在新成立的天然气交易中心直接协商价格,管输费由物价部门审定并监管,将来用户支付的天然气价格就是供求双方交易价格加上管输费。

“预计2016年会开展天然气管道运输的成本监审,干线管道和省网分别由国家和省政府部门制定,在此基础上重新核定管输费用。”上述发改委人士说。

最近的天然气调价并不涉及长输管道门站和下游省市管道的管输费用调整。终端用户的期待,远比门站价的简单下调更多。广东油气商会会长吴清标告诉财新记者,除了希望长输管道门站价格下降,终端用户还希望管输费用能够下调。据他介绍,以广东省为例,西气东输的管道气到广东省门站之后,省级管网和市级管网还要各收取每立方米0.29元的管输费,合计就是0.58元/立方米,而这个价格分别由省市一级的物价局制定。“门站价下调之后,能刺激终端用户天然气消费量,量上去之后,有可能会倒逼省市一级管输费用的下调”。吴清标说。

一位中石油人士指出,长输管道门站以下的管输费用调整,主要取决于省级政府的态度,对此他举例称,“江苏没有省级管网公司,三大石油公司的管道气和LNG可以按照门站价格直供终端用户,这也是中石油和中石化能在江苏竞争价格的原因,也能获得较好的降价效果,可以看到今年夏天江苏的下游用量增速明显。存在省级管网的浙江省则出现用量下降的情况。”

在一些省级管网体制下,长输管道门站之后是省级统购统销的模式,上游供应商的降价幅度不能直接传导到终端用户。下游价格由省市一级物价部门决定,这当中存在非居民和居民用户交叉补贴、扭曲价格的问题,上游供应商甚至无法准确跟踪自己的气是以什么样的价格、交到哪些终端用户手中。

“这实质上是一种行政垄断。”上述中石油人士认为,比如采取统购统销模式的浙江省,在中石油和中石化的长输管道之后,还有浙江省管网、市级高压管网、市级中低压管网、城市燃气管网等多个环节,“国内气田出来的价格也就每立方米一元多,到终端卖很贵,中间的管输费甚至能占到终端气价的50%以上。有的用户选择不从管道买气,改用LNG槽车运送,比进省级管网还便宜”。

原标题:天然气增速拐点之后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天然气发电查看更多>天然气电厂查看更多>天然气价格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