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煤气能源报道正文

【深度解析】天然气增速拐点之后

2015-12-16 13:19来源:《财新周刊》作者:黄凯茜关键词:天然气发电天然气电厂天然气价格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二梯队” 欲破准入垄断

因为国际现货市场价格一度存在和长协价格倒挂的情况,除了“三桶油”,包括华电、新奥、广汇、北京燃气、申能在内的“第二梯队”能源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积极寻找现货供应,以出售更低价的天然气。尽管实际进口量无法与“三桶油”的进口量相提并论,价格的比较也会给手握长协的后者形成压力。

去年以来,“第二梯队”还抓住石油公司接收站开放的富余容量采购现货。目前实际准入的第三方气量主要是通过中石油开放的接收站容量窗口,今年已有新奥、广汇、北京燃气、申能等分别通过中石油在大连、唐山和如东等地的LNG接收站买入数船LNG现货。

“‘第二梯队’进口商希望绕过‘雁过拔毛’的垄断环节,直接去国际市场寻求低价气,充分享受国际LNG供应阶段性过剩的重大利好,尝试通过三方准入的方式来实现低投入高回报的目标,但现实证明,这条路从根本上与‘三桶油’的商业利益相冲突,不可持续。”来自思亚能源的报告指出。

国家能源局在2014年出台《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鼓励第三方企业利用石油公司的接收站富余能力进行代储转运,但实际执行效果不彰。总量仅为几十万吨的第三方现货接入,只是石油公司的LNG接收站向第三方开放准入的少数案例。

占据绝大部分天然气长输干线和LNG接收站的“三桶油”,一方面要保证自家上游气田和进口气的外送通道,另一方面要顾及下游销售的份额,天然不具有开放基础设施的积极性。在需求侧增速滞缓的情况下,力保自家“一亩三分地”的心态更为突出。

前述中石油人士指出,在夏天现货价格较低的时候,石油公司的接收站要给自己备货,无法向第三方进口商开放窗口期,接收站的容量通常在冬天库存降低之后才能释放,但届时现货价格又会回涨。此外,接收站还会要求第三方迅速将货物周转出去。

因此,仰仗“三桶油”开放第三方准入窗口期,从数量和时间上都难以获得稳定的预期。为能够掌握进口主动权,数家“第二梯队”进口商正在筹备自家接收站。华电、广汇和新奥已经分别在江苏赣榆、江苏启东和浙江舟山获得了建设LNG接收站的“路条”,接收能力分别为600万吨/年(一期)、1000万吨/年(三期)和350万吨/年(三期)与在海外市场上寻找协议天然气的行动同步推进。

除华电在今年10月与BP签订了年供应量最多可达100万吨、为期20年的LNG采购合同之外,新奥和广汇的接收站虽然已经开建,但直到目前还没敲定天然气长贸合同,而且接收站设施动辄上百亿元的投资规模,对于体量不大的企业来说资金压力不小,存在着与地方或其他进口商共同合资的可能性。

无论从合同量还是接收站规模,“第二梯队”在未来五年内还没办法与“三桶油”形成犄角之势。但乐观者看到,如果天然气行业改革能够落实到位,行政垄断的手能够放松,新进入的市场参与者在低油价周期签订的长贸合约会更有竞争力,可供终端用户选择、比价的来源更多元之后,可以期待一个更有活力的天然气市场竞争局面。

原标题:天然气增速拐点之后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天然气发电查看更多>天然气电厂查看更多>天然气价格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