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煤气能源报道正文

【深度解析】天然气增速拐点之后

2015-12-16 13:19来源:《财新周刊》作者:黄凯茜关键词:天然气发电天然气电厂天然气价格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经历十几年的天然气“黄金时代”后,中国的天然气消费量增长进入瓶颈期:分水岭在2014年已经显现,8.5%的年增速与此前两位数增量不能同日而语,而在即将过去的2015年,增速下滑幅度在进一步扩大。

而另一边,在供应偏紧时期签订的大量的液化天然气(LNG)长贸合约,即将迎来供应窗口期,2014年到2015年开始执行的新增LNG供应总量超过1000万吨;合同量最大的年份将会出现在2020年前后,需执行的合同量约为4400万吨。

在“黄金时代”,多个供应期在20年以上的LNG和管道气大合同签订都得到了国家领导人见证。中国从2006年开始进口天然气,目前天然气对外依存度约30%,从澳大利亚、中东和东南亚漂洋过海的LNG船,以及来自中亚和缅甸管道气的长期合约逐步签订和执行;中俄天然气合同在历经多年谈判之后突破;中国“三桶油”和多家国际石油公司纷纷在加拿大布局LNG出口项目,这些都是2020年后放量的重要气源地。

发生在2015年的一个显著变化是,上游天然气供应商从供应偏紧的局面,转为艰难保住市场的焦虑。国际石油和LNG现货价格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大幅下跌,国家发改委将国内天然气门站价在2015年年初下调0.4元/立方米之后,11月再次将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下调0.7元/立方米。

新一轮的天然气降价预期,早在2015年夏末秋初的时候就已形成,但直到入冬后“靴子”才落地。一位国有天然气销售公司人士指出,调价的最好时期已然错过:在夏季需求相对疲软的时候没有降价刺激潜在需求,而到冬季供暖期间原本就会有自然增长,于是降价的刺激效果难以评估。另有行业人士认为,今年前九个月的消费增速过于悲观,气价已经到了“不得不降”的地步,大幅下跌的LNG现货价格也给调价幅度不及时到位的门站价形成压力。

据独立大宗商品价格评估公司英国阿格斯(Argus)数据显示,亚太现货市场LNG到岸价格自2014年初一路下行,主要由于项目集中上线和需求下滑,直接结果是LNG现货和部分后期签订的长协价格一度出现倒挂的情况。

天然气过剩了吗?

为不致违约,今年出现了将几船长贸LNG在国际现货市场上转卖的案例。按国际惯例,长贸合约采取照付不议(take or pay)执行,若进口方没有履行合同气量,也需按量付费;而若供气方没有完成供给,则需按协议对进口商补偿。

按照中国政府规划测算,未来五年天然气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年均增长率约为11%。但来自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受经济增速放缓、价格水平相对高、替代能源快速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2015年1-9月天然气消费累计增速仅2.5%。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张玉清近日公开表示,预计今明两年天然气供应能力可能超过百亿立方米。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的分析称,由于最近几年还将有大量进口气长贸合同进入执行的窗口期,每年至少需要150亿立方米的市场增量才能保证消化过剩资源。

一位来自能源局的官员坦承,在价格政策未理顺、第三方天然气进口商的准入没有达到目标之前,天然气消费量翻番的目标难以实现。

天然气电厂是东部沿海省份的用气大户,但受社会用电量增速放缓牵连,以及西部省份高压电的输入,气电厂的用量也受到抑制;一些包括陶瓷厂商在内的工业用户,由于石油、煤炭等价格的下降,天然气比价优势不再明显,重新使用液化石油气(LPG)、煤气等可替代能源;交通领域LNG对柴油的替代也已停缓。

财新记者从中石化天然气销售公司了解到,为保住下游市场,其天然气在东部沿海省份也要主动降价,降价幅度与中石油保持一致,比国家发改委定的门站价下降了0.3元/立方米。

国内气田产量也直接受到了进口LNG的压力。通过大规模的产能建设、销售渠道的保证以及财政补贴才得以实现经济开发的中石化焦石坝页岩气田,在中石化内部,需要根据现实的销售瓶颈,与普光气田协调进入川气东送管道的产量分配。中石化勘探院院长金之钧近日公开指出,中石化页岩气田2015年原计划生产35亿方页岩气,从现状看这个计划可能无法完成。

原标题:天然气增速拐点之后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天然气发电查看更多>天然气电厂查看更多>天然气价格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