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访谈正文

2016年两会访谈盘点:能源、电力大咖有话说

2016-03-09 09:31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煤炭行业可再生能源两会人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纪

中国能源报:未来我国乏燃料运输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朱纪:随着国内核电规模化发展,乏燃料累计量和外运量将持续增加,预计到2020年,核电每年产生乏燃料量将达到3000多组,累计量将达到19000多组,外运需求量约610组。到2025年,外运需求量将达2300组,需采用百吨级的乏燃料运输容器运输100多容器次,远超目前每年2-4个容器次的规模。

如2025年当年,要从核电站外运近1000吨乏燃料,是现在年运输规模的20倍以上,如采用公路运输,每天将有4-5支运输队伍在东南沿海至西北地区的公路网低速运行,将给这些地区的交通运输、经济活动带来较大影响。

乏燃料运输是在公众环境中实施的流动性活动,公众和政治敏感性强、接口众多,影响因素多变而复杂,安全要求高,政府的监管也很严格,建设满足我国核电长期发展需要的乏燃料安全运输体系非常重要。

中国能源报:乏燃料安全运输体系包括哪些运输方式?其优势是什么?

朱纪: 根据国际经验,公海铁联运是大宗乏燃料远距离运输的最佳方案,法国、英国都有成熟经验。但目前我国仅实现了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和海运的相关标准、规范还未建立,铁路运输和海运所需的硬件设施(包括中转港、专用铁路车辆、专用船等)还未规划建设,难以适应迅速增长的乏燃料运输需求,因此必须尽快引入铁路和水运等新的运输模式。

公海铁联运的模式可以减少对环境及公众的影响,同时减少对其它运输作业的影响,便于优化管理,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乏燃料运输的安全,同时更为经济可行。长远来看,也便于培养乏燃料运输专业队伍,有利于我国乏燃料后处理产业化发展。

中国能源报:今年两会,关于乏燃料联合运输,您提了哪些建议?

朱纪:首先,建议尽快制定落实乏燃料运输体系建设规划。国家相关部门应尽快组织制定并发布乏燃料运输体系建设规划,以满足快速增长的乏燃料运输规模为目标,建立适应我国核电规划和布局的乏燃料运输体系的建设行动计划,并安排核电站乏燃料处理处置基金予以全面资金支持。

其次,应尽快研究制定乏燃料铁路运输和海运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根据运输需求测算,应在2022年前后建成公海铁联运模式。但目前我国在乏燃料铁路和海运方面几乎是空白,不利于运输体系的规范建设和运营。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统一协调,提前布局,尽早启动,尽快开展政策法规、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本报记者 朱学蕊)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行业查看更多>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两会人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