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山东十三五规划:优化发展清洁煤电 加快推进大唐东营、华能莱芜等高效煤电项目建设(全文)

2016-04-07 13:22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山东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专栏 6:综合交通体系重点工程

铁路:加快推进济青高铁、石济客专、鲁南高铁、济郑高铁、潍莱高铁、京九高铁山东段、济南-莱芜-泰安-曲阜-枣庄-徐州城际铁路、京沪高铁二线(鲁冀界-滨州-东营-潍坊-临沂-鲁苏界)、济南-滨州-东营、沿海高速铁路(滨州-东营-潍坊-烟台-威海-青岛-日照-连云港) 61等高铁项目;加快建设青连铁路、黄大铁路、龙烟铁路,辛泰磁莱、淄东、桃威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邯济铁路至胶济铁路联络线工程、大莱龙铁路改造、聊泰铁路、菏徐铁路等铁路项目,推进青岛至丝路大通道连接线工程。加快支线铁路、疏港铁路及铁路联络线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积极推进中韩铁路轮渡前期工作。

公路:完成“十二五”高速公路结转项目 17 个约 1600 公里。“十三五”规划建设(改扩建)高速公路 2030 公里。其中,开工建设德上高速巨野至单县段、德上高速至京台高速德州连接线、枣庄至鱼台高速、鱼台至菏泽高速、枣木高速东延线、新泰至梁山(鲁豫界)高速、济南至泰安高速、青兰高速莱芜至泰安段、济乐高速南延线、青岛新机场高速、济南绕城高速二环线东环(唐王立交至埠村)段、董家口至五莲高速、高唐至东阿高速、沾化至临淄高速、新泰至台儿庄高速、沾化至临淄高速南延至临沂、济南绕城高速二环线西环、坊子至潍日高速连接线等,里程约 1350 公里;改扩建京沪高速莱芜至临沂段、济广高速巨野西至菏泽段、菏宝高速菏泽至东明段、长深高速东营至青州段、京台高速德州至齐河段、济广高速济南至巨野段,里程约 680 公里;“十三五”末开展荣乌高速威海绕城线、高青至广饶高速西延至济南机场前期工作,适时建设;开展德州至高青高速、济南至潍坊高速线位研究工作。

航空:建成青岛新机场;开工建设济宁、菏泽、聊城、枣庄、潍坊、威海机场;加快济南机场、临沂机场扩建;推动泰安机场前期工作,研究滨州机场建设;建设商河、高青、齐河、五莲、费县等通用机场;建成东营胜利国产大飞机试飞基地。

水运: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烟台港西港区、日照港岚区和威海港南海港区大型专业化泊位建设;潍坊港、东营港、滨州港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京杭运河山东段扩能升级,小清河复航工程,湖西航道工程;加大济宁港、枣庄港开发力度,加快菏泽港、泰安港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十六章 健全现代水利体系

以增强水利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支撑保障能力为目标,以加快节水供水重大工程建设为重点,构筑具有山东特色的水安全保障体系。

加快完善供水保障体系。加快推进流域和区域河湖水系连通工程,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构建布局合理、余缺互补、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的现代生态水网。加强雨洪资源利用,加快大中型水库增容、新建水库和河道拦蓄、跨流域雨洪资源调配等工程建设。统筹推进引调水工程,完成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山东段续建配套和引黄济青改扩建工程,兴建黄水东调应急工程,全面提升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到 2020年,全省新增供水能力 20 亿立方米。

着力增强防洪除涝减灾能力。加快构建以水库、河道和蓄滞洪区为架构的防洪工程体系和以海堤为主体的沿海高标准防风暴潮体系。推进东平湖防洪综合治理,继续实施黄河下游防洪治理、进一步治淮工程和国家规划内重点河道治理,启动实施中小河道综合治理。完成规划内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推进规划内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推进蓄滞洪区建设和涝洼地治理,加强山洪灾害防治工程建设。持续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加快建设现代农田灌排体系,发展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稳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加强渠系节水改造、田间工程建设和农业用水管理,推广喷灌、微灌、管道灌溉等高效节水技术。基本完成国家规划内 50处大型灌区和一批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继续推进农田水利项目县建设。到 2020 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至 0.646。

专栏 7:现代水利体系重点工程

供水保障工程:新建引黄济淄工程、日照客水引进工程;完成峡山、岸堤、八河等大中型水库增容,庄里、孟家沟、泊于等新建大中型山丘区水库,刘楼、戴老家等新建中型平原水库工程;启动实施金水河、岭东等新建中型水库,贺庄、沟里等大中型水库增容工程;论证实施稻屯洼、魏楼等新建大中型水库,埕口等大中型水库增容,以及高水北调、沂水西调等雨洪水资源利用工程;建设一批河道拦蓄工程和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新建乳山河地下水库;规划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

防洪除涝减灾工程:实施沂沭河、金堤河等河道重点河段治理;完成王屋水库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推进洪福寺闸、营子闸等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加强沿海 7 市海堤工程建设;推进恩县洼、南四湖湖东、东平湖蓄滞洪区建设,推进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等涝洼地治理,加强山洪灾害防治建设;黄河口治理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基本完成位山、潘庄、闫潭等国家规划内 50 处大型灌区和一批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规划新建刘家道口、肖楼等一批中小型灌区;继续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

第二十七章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强化规划引领和约束作用,坚持标准化、信息化、精细 64化方向,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水平,形成适度超前、相互衔接、满足需求的功能体系,全面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加强城市交通体系建设。完善道路交通网络,构建绿色智能、便捷高效的城市交通体系。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加快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城市快速通道建设,推进济南、青岛地铁和轻轨建设,启动烟台、潍坊、淄博、临沂、济宁、威海、日照等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大幅提高城市交通快捷、顺畅、通达程度,建设城市高架、大容量快速公交(BRT)系统、综合立交等快速通道,全省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明显改善。加快城市交通综合体建设,推进轨道、公交等交通设施与铁路、公路、机场等交通枢纽紧密衔接。大力发展慢行交通系统,建设绿道系统,改善自行车、步行等非机动化出行环境。加快无障碍设施建设,方便残障人士出行。合理布局建设城市人行天桥和地道、停车场和立体车库。建立高效智能的公交调度、信息反馈和救援救助系统。规范管理出租车行业发展,鼓励便民出租新模式和新业态发展。

提高公用设施规划建设水平。统筹城市电力、通信、给排水、供热、燃气、消防等设施规划建设,加强网络设施建设与改造,推进老旧设施更新换代,确保供电、供水、供热、供气安全。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统一规划管理,加快城市各类管网改造,城市新建道路、新区建设、各类园区和集中连片的旧城改造,采取综合管廊模式建设地下管网,开展省级综合管廊试点。加强园林绿化和环卫管理,改善市容市貌。提升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能力,鼓励有条件的相邻县(市)共同规划建设污水垃圾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推广透水地面、雨水回用等绿色低碳技术,实施雨污分流工程,提升汇聚雨水、蓄洪排涝、净化生态等功能。支持济南、临沂建设国家级海绵城市试点。

增强城市管理服务功能。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系统性、持续性、宜居性和各方积极性。坚持集约发展,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加强城市设计,加强城市修补,强化城市特色,统筹规划城区、城郊和周边乡村发展,完善规划实施全过程监管制度。强化规划的龙头引领地位和法律效力,对于违反规划的依法追究责任。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管理体制。加快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推行特许经营制度,允许社会资本进入公用事业领域,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加强市政设施运行和应急管理,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让城市成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

第二十八章 提升农村基础设施

以保障农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加大公共财政投 66入力度,推动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向农村辐射延伸,不断提高便利化程度和环境宜居水平。

增强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村庄道路硬化逐步由“村村通”实现“户户通”。主要道路及公共场所设置路灯,主次道路设置排水沟渠。推进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完善交通标志牌、视线诱导和警示、道路防护栏等安全设施,加强农村交通安全监管。加强消防设施建设。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宽带普及,加强农村通信基站建设和光缆进村、有线电视入户工程。优化农村电网结构,加强变电站、电力配套设施和技术服务站建设。实施联户沼气生态能源工程和大中型沼气工程,支持省柴节能灶炕、太阳能热水器、小风电、微水电等农村小型能源设施建设。

实施农村改暖、改水、改厕工程。加快建设农村集中供热设施,促进城镇集中供热系统向农村延伸。推广太阳能、生物质压块、地热资源合理利用、碳晶电暖等新型农村供暖供热模式。巩固提升饮水安全成果,靠近城镇的村庄优先选择城镇配水管网延伸供水,其它村庄建设集中供水设施,加强对分散式水源的卫生防护。加快农村改厕步伐,合理选择改厕模式,加强政府引导和投入,运用市场化运作机制,统一设计、统一购料、统一施工、统一验收,到 2018 年底完成 647 万农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

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拆除 67重建农村整体危房,修缮加固局部危房。通过空置房置换等方式,保障特殊困难群众住房安全。到 2017 年,全面完成存量危房改造。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完善农村垃圾处理体系,逐步取缔露天垃圾池、垃圾房等非密闭式垃圾收集设施,建立村庄保洁制度。城镇和园区周边村庄敷设污水管线,接入城镇污水管网。2020 年,全省村庄污水处理率达到 35%,农村新型社区污水处理率达到 100%。推进街道绿化、庭院绿化和公共场所绿化。

专栏 8:加快城乡一体发展

智慧城市:以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利化、社会治理精细化为重点,建成 10 个具有示范性的智慧城市。绿色城市:推广分布式能源、浅层地热能等新型能源供应体系,推广绿色建筑,普及绿色交通,开展绿色新生活行动,提高主城区绿地和森林面积,建成 10 个具有示范性的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

地下管网:实施城市供水、污水、雨水、燃气、供热、通信等地下管网改造。建成地下综合管廊 800 公里以上。

美丽乡村: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推进农村新型社区集中供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稳定在 95%以上。建设清洁能源示范村镇。实施农村环境整治行动,推进农村河塘整治。到 2020 年,完成 1.22万个行政村的环境综合整治任务。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山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