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山东十三五规划:优化发展清洁煤电 加快推进大唐东营、华能莱芜等高效煤电项目建设(全文)

2016-04-07 13:22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山东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五十章 提升人口健康素质

以全民健康发展为目标,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统筹推进医疗卫生、体育等大健康产业发展,完善“生育-预防-治疗-康复-护理-养老-临终关怀”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链。坚持全面性、长期性和战略性导向,合理控制人口规模,改善人口结构,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推进健康山东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监督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医药卫生管理、运行、投入、价格机制,实现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推进医药分开,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运行新机制。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发挥名医名师学科带头人作用,加大医学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加强全科医生、家庭医生、保健医生、产儿科医生等紧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学研究和疾病临床诊治能力。构建分级诊疗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合理有序流动,加快规范医师多点执业,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理顺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提高药品质量,确保用药安全。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强化传染病、慢性病等重大疾病综合防治和突发事件卫生应急机制建设。建立个人全生命周期医疗健康大数据系统,推进电子处方、电子病历应用,加强互联网医疗顶层设计和规范监管,提高健康管理和服务水平。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健全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体系,推广中医药标准化和适宜技术,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全面落实鼓励社会办医的各项政策。倡导“乐活”理念,推进“健康+”保险、医疗、旅游、养老等,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到 2020 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 79 岁左右,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 6 张以上,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 2.7 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 3.37 人,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 10/10 万以下,婴儿死亡率和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 4‰和 5‰以下。

加快发展体育健康产业。以增强全民体质为中心,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统筹推进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发展。加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普及推广体育健身项目,推进健身技能入户工程和校园足球行动。进一步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探索多元化的运动队办队模式。加快青岛国家足球篮球学院、山东(烟台)帆船帆板训练基地等建设,支持泰山体育等大型体育集团,打造全国领先的高科技体育产业园区。大力发展体育健身市场、健身俱乐部、体育社会团体。加强体育竞赛管理,力争每个设区市都有一项知名品牌赛事活动。大力发展体育彩票业。落实人口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落实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合理疏导生育时机,实现政策预期目标。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改善出生人口性别结构,依法打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终止妊娠行为,倡导社会性别平等,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平等享有接受教育、获得经济资源、参与经济发展和社会事务管理等权利和机会,促进妇女全面发展。创建儿童友好型社会环境,保障儿童享有更高质量的教育,扩大儿童福利范围,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8‰以内。

加快发展养老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老年人友好型社会。建设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全面放开养老市场,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发展各类养老服务设施,推动公办养老设施市场化运营,逐步实现从基本生活照护向精神慰藉、心理支持、康复护理、法律服务、紧急救援、临终关怀等方面延伸。大力发展老年教育,支持老年大学等教育机构发展,加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推动医养结合,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鼓励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护理院、护理站等医疗机构,符合条件的可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支持开发适合老年人的康复辅具、食品药品、服装服饰、文化娱乐、休闲度假等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重视多形式、多途径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到 2020 年,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 40 张以上。

关注困难人口群体。注重家庭发展,关注流动家庭、留守家庭、空巢家庭、单人家庭、失独家庭,帮扶存在特殊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关爱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流浪未成年人,落实救助、照料和教育工作,实行特殊家庭青少年成长关爱行动。健全扶残助残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公共机构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制度,保障残疾人在接受教育、获得就业机会的权益。

第五十一章 推进社会稳定和谐

促进社会治理精细化,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信用山东。以健全信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覆盖全省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为基础,以推进诚信文化建设、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为重点,以推进行业信用建设、地方信用建设和信用服务市场发展为支撑,大力实施政务信息公开、信用示范城市创建、区域信用合作、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建设、信用人才培养、信用山东文化品牌创建等系列工程。突出食品药品安全、消防安全、环境保护、工程建设、融资借贷、医疗服务等重点领域,实现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覆盖各行政区域、涵盖所有信用主体,依法推动各类数据共建共享,促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严格落实企业信息公示、经营异常名录等制度,严厉打击违背市场竞争原则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信用环境,市场和社会满意度大幅提高。建设平安山东。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加强全民安全意识教育,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提高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驾驭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完善综治工作体制机制和经费保障体系,推进县(市、区)、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和村(社区)综治办实体化建设,深化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完善利益表达、协调、保护机制,加强和改进信访调解工作,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落实领导责任制。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立健全协调联动机制, 加强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严密防范、 116依法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施立体监控和严厉精准打击。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开展反恐怖、反邪教、反渗透斗争,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

依法加强对互联网、新媒体的监管,强化舆情监测和应对,提升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危机干预能力。建设食安山东。深入实施国家食品安全战略,实行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提升监管执法和技术支撑能力,构建全程追溯制度,实现抽检监测、现场检查全覆盖,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治理体系,以零容忍举措依法严惩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全面推进食安山东品牌引领行动,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城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统筹病死畜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持续推进“三品一标”农产品产地认定,加强展示和推介,塑造“齐鲁灵秀地,品牌农产品”良好形象。

加强安全生产。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全面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推进实现省、市、县、乡和行政村安全生产责任五级覆盖。按照管行业、管业务、管生产都必须管安全的要求,严格落实部门安全监管责任。严格依法治理,创新监管方式,加强监管执法能力建设,提升监管执法信息化水平。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源头监管和治理,继续开展道路交通“平安行˙你我他”行动,深化危化品、油气管道、非煤矿山、煤矿、烟花爆竹、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和海上生产等重点行业领域治本攻坚。 健全预警应急机制,强化科技支撑,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体系,提升事前预警、事中救援、事后恢复的综合应急处置能力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切实加强防汛抗旱、气象、地质、测绘、地震、消防、人防、海边防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到“十三五”末,全省事故总量进一步下降,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职业危害得到有效治理,安全生产状况实现根本好转。

专栏 13:重大民生行动计划

(一)学有所教

全面改善 9765 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规划建设中小学 2963 所,彻底解决大班额问题。实施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加强中高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建设一批高水平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实施高等教育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推进高校国际示范学院推进计划。实施宽带网络校校通工程。

(二)就业促进

实施高技能人才管理工程和新成长劳动力技能提升、在岗农民工技能培训、在岗职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战略性新兴产业劳动力技能提升等计划,健全未就业毕业生实名制数据库。支持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区域性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计划。

(三)全民参保

大幅提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群体参加职工保险比例。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平台建设。实施社会保障卡工程,持卡人口覆盖率达到 90%。

(四)住有所居

完成 180 万户棚户区改造,改善城乡结合部、独立工矿区等居民居住条件。 1995 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全部改造完毕。通过提供公租房、发放住房补贴等方式,提高城镇中低收入群体、困难群体居住水平。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到 25%。

(五)全民健康

实施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促进项目、妇幼健康和计划生育服务保障项目、健康扶贫项目、健康管理与促进项目和基本医疗服务保障项目,打造 30 分钟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圈。实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工程,提升中医药临床科研能力和医疗服务能力。每个家庭拥有 1 名合格家庭医生。每个居民拥有 1 份电子健康档案和 1 份健康卡。实施 0-6 岁残疾儿童康复、贫困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等重点康复工程。

(六)全民健身

加强足球场地、县级公共体育场、县级以下中小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设施建设,构建城市社区 15 分钟健身圈。新建社区体育设施覆盖率 100%。

(七)老有所养

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支援平台,推进长期照护体系嵌入社区,推动养老服务覆盖所有居家老年人。实施千万养老护理人员培训计划。开展适老化设施改造试点示范。加强老年养护院、敬老院、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山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