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山东十三五规划:优化发展清洁煤电 加快推进大唐东营、华能莱芜等高效煤电项目建设(全文)

2016-04-07 13:22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山东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专栏 11:生态建设重大工程和试点

生态文明试验:支持临沂、淄博、济南、青岛等市和区域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支持山亭、临朐、肥城建设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推进济宁、日照、博兴、龙口、青岛西海岸新区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建设。

循环低碳:支持淄博创建国家绿动力示范市。支持济南、德州、潍坊等市争创国家低碳城市。支持聊城建设全国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和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城市。支持泰安、滨州创建全国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推进低碳城(镇)试点,建设省级温室气体排放直报平台。

生态保护:加大沂蒙山区生态补偿力度。支持独立工矿区加快转型发展,推进济南、淄博、枣庄开展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支持东营开展油井工矿废弃地再利用试点。推进济宁、东营、枣庄、淄博、泰安、菏泽、莱芜等资源型城市转型。支持济宁建设国家采煤塌陷地复垦治理示范基地。

水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沂水、五莲等国家规划内坡耕地综合治理试点建设,加大泰山和沂蒙山区、鲁西北平原风沙区、鲁东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推进环南四湖大生态带建设,开展流域水资源补偿试点。实施鲁中、鲁南地区地下水超采区治理项目,推动鲁北地区地表水过度开发和地下水超采区治理试点工程。

湿地保护与修复:建设一批湿地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和保护小区,重点实施济南黄河湿地生态保育、南水北调沿线和小清河沿岸湿地恢复、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恢复、黄河故道湿地保护修复、滨海湿地保护修复、塌陷湿地治理、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等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项目。到 2020 年,全省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 70%。

第十篇 传承发展 创建文化高地

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努力建设文化强省,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四十二章 提高全民道德素质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推动中国梦更加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加快建设现代文明社会。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不断丰富沂蒙精神等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建设。坚持宣传教育、示范引导、实践养成和制度建设相衔接,积极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完善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褒奖善行义举,倡树社会主流价值。 加大公益广告刊播力度。

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实施“四德”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和志愿服务常态化,深化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倡导文明行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和礼节礼仪教育,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引导社会文化思潮。深入实施山东省理论建设工程,推进理论研究、教育和宣传。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健全舆论引导机制,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传播正能量,增强公民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加强互联网管理和引导,丰富网络文化内涵和传播方式,净化网络环境,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打造清朗网络空间。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媒体数字化建设,支持发展新型主流媒体。

第四十三章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深入实施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坚持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紧密结合,加快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阐发、普及教育、保护传承、实践养成、传播交流体系,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扬弃继承、创新发展。研究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统筹传统文化的整理保护研究,开展本土传统文化资源普查,梳理汇总各时期、各地域、各类型、各流派文化资源。加强省内传统文化研究单位和高校传统文化基础学科建设,高度重视研究人才使用、培养和引进,打造国内传统文化研究重地。支持重点传统文化典籍整理和研究,扶持出版一批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和学术著作,形成系统完善的齐鲁传统文化资源库。积极开展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文化遗产和重点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扎实推进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和乡村记忆工程。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振兴传统工艺,办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加强民间艺术保护工作。

振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山东古代地域文化研究,深化山东史前文明、东夷文化、齐文化、鲁文化、莒文化、诸子百家学说整理挖掘阐发。拓展泰山文化、黄河文化、运河文化、水浒文化、红色文化、海洋文化、泉水文化、工业文化、书画文化等特色文化的影响力,推动各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等载体平台建设,支持民间博物馆建设,开发多样化文化旅游产品,促进区域开发建设与文化传承保护相协调,留住历史记忆、彰显文化特色。规划建设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打造道德文化高地、全球华人共同的精神家园。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深化儒学对外交流合作,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办好国际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世界儒学大会、山东文化年等文化活动,加快推动“尼山书屋”海外落地,打造“孔子故乡˙中国山东”品牌。支持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进研究挖掘、遗产保护、设施配套等开发工作,打造齐文化教育基地、旅游基地和研究交流中心。

第四十四章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坚持为民利民惠民导向,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繁荣文化精品创作生产。 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加强文物、档案、史志等各项工作。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新型智库。鼓励 97艺术创新创造,进一步释放文化创作潜力,增强作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深入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现实题材、农村题材等创作生产,打响鲁剧鲁戏、鲁刊鲁报、鲁版图书、鲁文学、鲁画派品牌。实施齐鲁艺术领军人物培植计划和青年艺术家培养宣传推介工程。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服务群众办实事工程,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合理规划建设各类公共文化设施,扩大免费开放范围。统筹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科技馆等各类文化设施资源,提高运行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加快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实施山东公共文化服务云项目,搭建网络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山东文化艺术节、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和各类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到 2020 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第四十五章 繁荣发展文化产业

坚持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方向,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壮大文化产业规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推进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加快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实 98施“互联网+”文化产业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影视制作、广告设计、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演艺娱乐、商务会展等产业,不断拓展新市场、开辟新空间。

实施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金种子”计划,建立文化产业发展众筹平台和创客中心,搭建文化产业孵化器,支持各种形式的小微文化企业加快发展。鼓励和支持骨干文化企业走出去,积极融入国际文化产业链。

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强大众文化市场建设,发展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兴文化产品市场。有序发展文化产权、版权、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市场,打造综合性专业性区域性文化产品和服务交易平台。大力发展文化中介机构,加强文化行业社会组织建设。加快发展一批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支持改制上市,成为发展产业和繁荣市场的主导力量。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国有文化单位转企改制、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

专栏 12:文化重点工程

理论建设工程“四大平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刊网络理论宣传阵地。

文物遗产保护:曲阜片区儒家遗迹遗存传承展示工程;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东夷文化、齐文化、鲁文化和莒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邾国故城遗址保护利用项目;海疆历史文化廊道建设工程;齐长城人文自然景观带建设工程;大运河历史文化长廊建设工程;胶济沿线近代工业遗产保护工程;文物安全天网工程;国家文物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工程。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齐鲁文化大众化推广工程;尼山书院建设行动;乡村儒学和社区儒学推进计划;“乡村记忆”工程和历史文化展示工程;推动新乡贤文化建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工程;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计划;非遗传习基地建设计划;研究编制《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文化精品创作: “我们的中国梦”齐鲁文化重大题材艺术创作计划;“齐鲁画派”文化工程;大哉孔子和美丽山东美术创作工程;山东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山东省优秀保留剧目工程;山东地方戏振兴与京剧保护扶持工程;山东省舞台艺术英才培育工程;百部影视精品推进计划;《齐鲁大典》出版工程。

文化惠民工程: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提升计划;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艺术)馆、纪念馆、文化站免费开放计划;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 ; “一年一村一场戏”工程;全民阅读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城乡阅报栏(屏)建设;基层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建设;应急广播建设工程;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县级广电播出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升级改造。

园区平台建设: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国家级干部政德教育基地;台儿庄古城非物质文化博览园;泰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基地;中华书法博物馆;沂蒙红色旅游园区和群众路线教育基地;水浒文化产业园;山东文化创意设计中心;青岛万达东方影视基地;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青岛、潍坊、烟台国家级广告创意产业园区;威海中韩文化旅游产业园;淄博齐都文化城和齐长城文化旅游创意园;孔子家乡文化贸易展;山东省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山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