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广西十三五规划:建设一批高效燃煤火电项目 加快建设大型水电站(全文)

2016-04-22 08:20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广西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二十章 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以节能优先、绿色低碳为导向,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第一节 推进能源多元清洁发展

合理规划布局,加快结构调整,大幅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区。稳妥加快发展核电,加快在建项目建设,推动列入国家规划的项目前期工作。优化提升发展火电,根据负荷情况开工建设一批高效燃煤火电项目。深度开发水电,加快建设大型水电站,规划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进资源富集、消纳条件好的地区风电开发,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鼓励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光伏发电,开发生物质发电、生物燃气、生物制油和大中型沼气,探索地热能、海洋能等开发利用。推进沿海液化天然气(LNG)项目建设。加快中心城区天然气管网及市县支线管道建设,建成覆盖城乡的天然气输送网络,实现县县通天然气。加强城乡配电网改造,建设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推进北部湾大型原油储备库、煤炭储配基地和防城港、北海、钦州煤炭物流园区建设。加快新能源示范城市、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机制。2020年电源装机容量达到4700万千瓦,其中非水可再生能源装机500万千瓦左右。

第二节 促进能源节约利用

推进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挂钩,实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约束控制、其他行业按平均先进能效标准约束控制。实施煤电节能减排改造升级行动计划,淘汰分散燃煤小锅炉,推进煤电高效清洁利用。鼓励发展热电联产,有条件地区发展热电冷三联供。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推广能效电厂示范。实施新城镇、新能源、新生活行动计划,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倡导绿色出行,推动全社会用能方式变革。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1.3亿吨标煤左右。

第三节 加强能源合作

拓展能源区域合作,建成“一带一路”国际能源资源合作基地。积极引进云南水电,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电力联网建设,扩大从东盟、澳大利亚、拉美的煤炭、油气、生物质资源进口,加快推进沿海核电、煤炭储运基地和配送中心、油气接收及加工转化、煤电一体化等项目建设。支持大型能源企业走出去,开发境外能源基地和园区。

专栏9 能源建设工程

核电:建设红沙核电二期,推进防城港白龙、平南等核电项目前期工作。

水电:建设大藤峡、瓦村水电站,改造乐滩水电站。

火电:建成神华北海电厂一期,防城港、钦州电厂二期,鹿寨热电等热电联产和一批高效燃煤火电项目。

风电:推进风能资源富集地区的风电项目建设,新增风电装机250万千瓦。

电网:建成北海、桂南(如画)输变电工程。建设南宁金陵、防城港南等输变电工程,推进配电网和农村电网升级改造。

天然气:建成北海、防城港LNG项目,建设天然气加气母站和子站。

新能源和绿色能源示范市县:建设南宁、梧州、来宾等国家级新能源示范城市,灌阳、融安、恭城、武鸣等绿色能源示范县。

第二十一章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按照节水优先、综合治水、生态安全要求,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加快推进西江等干支流、中小河流治理及山洪灾害防治,建设防洪控制性工程,强化重点海堤标准化建设,推进中越跨界河流整治,提升抵御洪涝灾害能力。继续推进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工程。加强桂中、桂西重点旱片和灌区工程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节水型、生态型大型灌区,实施现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加大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明显提升主要旱片抗旱和灌区灌溉能力,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00万亩。加快重点水源和城市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建设饮用水备用水源。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实现农村集中式饮水人口比例85%以上,有条件地区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推广利用再生水、雨洪水等非常规水源。加强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纳污“三条红线”管理,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支持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专栏10 水利建设工程

江河湖泊治理:推进西江、郁江、黔浔江、柳江、桂江、龙江、刁江、湘江、贺江、南流江、北流河等河流治理,建设大藤峡、落久、洋溪、斧子口等枢纽工程。

大型灌区:建设桂中治旱乐滩水库灌区二期,驮英水库及灌区,百色、大藤峡、下六甲等灌区。续建合浦、洪潮江、钦灵、达开、武思江、五化、龟石、六陈等灌区。

重点水源:建设长塘水库、百东河水库扩容等大型水库,以及多旁、岜蒙扩容、古偿河、大垌、路花、乔音扩容、高达、所略扩容、王岗山、陇温、那峒、大王滩等中型水库,六甲提水工程。

水资源配置:建设玉林龙云、北海河湖水资源配置工程。

跨界河流治理:整治中越界河披劳河、北仑河、左江流域界河段等。

水生态文明城市:支持南宁、梧州、桂林、玉林等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

第二十二章 提升信息化水平

深入实施“宽带广西”战略和“互联网+”行动,统筹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开发和信息资源利用,推动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第一节 加快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

以南宁为核心、覆盖全区、服务西南中南,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通信网络体系和信息服务枢纽,实现中国—东盟信息网络互联互通,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网络经济带。搭建基础设施、信息共享、技术合作、经贸服务、人文交流五大平台,打造东盟区域信息基础设施海外业务服务和运营基地。加快南宁核心基地建设,建设中国—东盟海陆光缆等国际通信设施,提升国际出入口通信能力,力争建成我国第四个国际互联网出口点和国家级互联网骨干互联节点。依托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一批面向东盟的网络视听基地、北斗产业园、智慧城市产业园、技术转移中心、检验检测及认证中心等产业聚集区,推动跨境电子商务、远程医疗、网络文化、智能电网、金融信息、技术创新、网络安全等信息服务业发展,打造信息产业集群。

第二节 构建泛在普惠的信息网络

加快建设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大幅提高宽带接入水平、传输速度和家庭普及率,构建出区宽、区内联、资费低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推进全光纤网络城市和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实施光纤入户入园工程和居住小区光纤网络改造,实现绝大部分城镇地区光网覆盖,提供1000兆以上光纤接入能力,城镇家庭达到100兆,南宁、柳州、桂林、梧州、玉林等市中心城区实现免费高速WIFI全覆盖。实施宽带乡村工程,实现光纤到学校到农户,98%的建制村光纤接入能力达到100兆,农村家庭达到20兆。提高铁路沿线无线通信覆盖率。构建超高速、大容量、高智能信息传输网络,促进互联网信源高速接入、流量高效疏通,加快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升级。以电信、广电业务双向进入为重点,实现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推动电信企业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降低网络资费。加强邮政普遍服务、机要通信设施建设和管理。

第三节 推动经济社会信息化

加快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发展分享经济,以信息化推动产业现代化、社会治理现代化。推进重要政务信息互联互通,构建统一高效的政府电子政务平台,实施大数据战略,加强地理、人口、法人、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强化信息资源整合,推动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积极发展大数据产业。加强市场监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食品药品安全等信息系统建设,增强民生领域信息服务能力。加快数字广西和智慧城市、智慧乡村建设。

专栏11 信息化重点工程

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通信基础设施、北斗卫星导航、信息港基地、网络安全、智能电网、跨境电子商务、金融信息、网络文化、远程医疗、卫星遥感,以及中国联通南宁总部基地、广西云计算中心、云上广西、广西电子政务中心、中国-东盟区域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等项目。

信息化重点工程:建设远程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国土、地理信息等工程,北部湾数据资源交换中心、珠江-西江经济带信息枢纽港、黄金水道无线电监测网、桂林数据备份中心等项目。

信息化重点园区:建设南宁大数据产业园、中国电子北部湾信息港,南宁、柳州、桂林、贵港、玉林、钦州、贺州等国家智慧城市。

第六篇 转型升级 构建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构建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环境友好、协作紧密的现代产业新体系。

第二十三章 推动传统工业优化升级

以技术改造、两化融合、绿色发展、制造业服务化推动传统工业优化升级,促进产业链向中高端延伸,做大做强做优支柱产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竞争新优势,打造产业升级版。

第一节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工业

加大食品、汽车、机械、有色金属、冶金、石化、建材、轻纺、造纸与木材加工等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力度,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糖业、铝业二次创业。实施“互联网+工业”行动,加快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深度融合,建设高速、泛在、安全的工业互联网,推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放宽企业开展服务业和涉足生产性领域的准入门槛,发展全产业链,推动商业模式和业态创新,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引导企业加大绿色生态化改造,加强绿色产品研发应用,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加快去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步伐,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加大“僵尸企业”处置力度,完善企业退出机制。

专栏12 传统优势工业改造提升工程

制糖业:实施糖业二次创业计划,建设500万亩“双高”糖业基地,提高机械化水平,延伸产业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以铝为主的有色金属产业:实施铝业二次创业计划,重点发展铝及精深加工产品、有色金属新材料,推进采选冶加工一体化,发展再生资源利用产业。

以汽车、工程机械和修造船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加强装备研发和系统集成能力,推动装备产品智能化,促进装备制造业向技术自主化、制造集约化、设备成套化、服务网络化发展。

冶金行业:巩固热冷轧板卷、中厚钢板、建筑用钢材等优势品种,提升精品钢材和锰、镍合金质量性能,延伸汽车、造船、海工装备、轨道交通、钢铁等产业链,加大新合金材料开发。

石化及化工行业:重点推进炼化一体化,推动油品质量升级,发展乙烯、芳烃等基础和中高端石化产品,推动化肥、氯碱、林产化工等行业改造升级。

建材建筑行业:控制总量扩张,优化品种结构,大力发展绿色建材产品和新型建筑材料,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实现建筑产业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备化、管理信息化。

造纸和木材加工行业:加强原料林基地建设,发展木材精深加工、林板家具和林浆纸一体化。

轻纺行业:提升轻工家电、纺织服装设计研发和市场营销能力,提高环保和质量安全水平。

电子信息产业:提高研发水平,增强基础电子、基础元器件自主发展能力,引导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高端产业链延伸。

第二节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推动广西制造向广西智造、广西创造迈进。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发展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新型制造模式,探索建立智能制造业联盟。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高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农机装备、通用航空等先进制造业,培育发展专利密集型产业。壮大先进制造业规模,提高产业集聚度,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发挥柳州工业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建设北部湾和柳州、桂林、梧州、玉林等先进制造业基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广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