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安徽十三五规划:推进一批火电、光伏、风电和生物质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建设(全文)

2016-05-12 08:52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安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专栏10 交通重大项目

铁路。建设黄山—杭州、郑州—徐州、淮北—萧县北、商丘—合肥—杭州、合肥—安庆—九江、郑州—阜阳、合肥—南京、合肥—新沂—青岛、芜湖—宣城—绩溪、南昌—景德镇—黄山等快速客运铁路,巢湖—马鞍山、滁州—南京、合肥—新桥机场—六安、南陵—繁昌—芜湖—江北集中区、合肥—蚌埠—宿州—淮北、徐州—淮北—宿州—阜阳、宣城—镇江等城际铁路,庐江—铜陵、六安—安庆—景德镇、三门峡—亳州—宿州—江苏沿海港口、马鞍山郑蒲港等普通铁路,合肥市轨道交通1—5号线和芜湖、马鞍山、安庆、淮南、铜陵、宿州、蚌埠、阜阳等城市轨道交通主干线路;实施符夹、宁芜铜铁路扩能改造、合杭、青阜、皖赣、合九等铁路电气化改造。尽快开通阜阳—六安—合肥城际铁路。开展沿淮、亳州—蚌埠—扬州、武汉—安庆—池州—九华山—黄山—温州、北沿江、宿松—望江—东至—泾县—宣城、庐江—巢湖、马鞍山—扬州、天长—南京等铁路项目前期研究。

高速公路。建设德州—上饶、溧阳—宁德、上海—武汉安徽段,北沿江、南京—宣城—杭州、蚌埠—五河、阜阳—淮滨、阜阳—霍邱—合肥、芜湖—黄山、济南—祁门、滁州—淮南、扬绩高速黄山区连接线、宿州—扬州天长段、泾县—宁国等高速公路。改扩建芜合高速林头至陇西立交段、合宁高速周庄至陇西枢纽段、合安高速马堰至安庆大桥接线、合肥至六安至大顾店段、芜马高速芜湖枢纽至江苏省界、芜宣、宣广、宁洛高速滁州至明光段、宁洛高速蚌埠至明光段、连霍高速安徽段等高速公路拥挤路段。建成徐州至蚌埠高速宿州至蚌埠段,开展徐州—淮北—阜阳、合肥—定远—明光、沿淮、宿州—阜阳等高速公路前期研究。

航道。加快长江、淮河干流、引江济淮航运工程建设;整治水阳江、秋浦河、姑溪河、兆河、顺安河、青通河、皖河、滁河等长江支流航道,涡河、新汴河、沱浍河、泉河、西淝河、窑河—高塘湖等淮河支流航道;实施合裕线、沙颍河船闸改扩建工程。

港口。建设合肥港派河港区中派综合码头、芜湖港三山港区中外运码头二期、马鞍山港郑蒲港区二期、安庆港中心港区皖河农场作业区、蚌埠港长淮卫作业区码头、池州港牛头山港区公用码头二期、阜阳港南照作业区码头。

机场。建设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二期工程,新建芜湖宣城、安庆、蚌埠、亳州、宿州、滁州等民用机场,改扩建阜阳、九华山机场,建设岳西、庐江、无为、泗县、砀山、泾县、黄山风景区等若干通用机场。开展黄山屯溪国际机场迁建、金寨支线机场规划研究。

过江(河)通道。建设望东、池州长江公路大桥、芜湖长江公路二桥、商合杭芜湖长江公铁大桥,池州梅龙、芜湖城南、泰山路,马鞍山九华路、慈湖过江通道、G3铜陵长江公路大桥替代桥和阜南—固始淮河大桥。开展宿松、海口、安庆、池安,池州江口,铜陵横港、开发区,芜湖龙窝湖,马鞍山姑孰、龙山路、湖北路过江通道等前期研究。

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合肥南、芜湖、蚌埠南、黄山北、安庆西、阜阳西、合肥西、芜湖北、马鞍山东、铜陵北等综合交通客运枢纽,合肥北货场、阜阳北站、芜湖朱家桥外贸港区、裕溪口煤炭港区、塔桥集装箱站、马鞍山郑蒲港区、铜陵港江北现代物流中心、合肥港综合码头等综合交通货运枢纽。

第二十九章 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推动能源技术创新,积极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和电能替代,加快煤电升级改造。改革能源体制,加快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转变煤炭发展方式。积极实施煤矿安全改造工程,推进煤炭安全绿色开采。控制煤炭产量,关闭退出资源枯竭、灾害严重、扭亏无望等矿井,加大化解过剩产能力度,放缓续建项目建设进度,稳妥推进资源接续项目前期工作。实施煤炭清洁高效转化,促进矿区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发展芜湖煤炭物流园区,规划建设沿江、沿淮煤炭储配中心。到2020年,煤炭入选率达到97%以上,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达到60%以上。

有序发展燃煤火电。有效利用两淮地区煤炭资源,科学规划煤电一体化和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在皖中、皖南地区适度布局支撑电源项目。结合城市热网规划、工业园区发展、小锅炉替代等,支持建设热电联产项目。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完成3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发电机组升级改造任务。到2020年,电力装机8000万千瓦。

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按照集中式开发和分布式利用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发展光伏发电,稳步开发风力发电,因地制宜利用生物质能,有效扩大地热能、空气能利用规模,有序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十三五”期间,新增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1385万千瓦。

提高石油天然气利用水平。加快原油成品油管道和储备设施建设,实施炼油升级改造,增强成品油应急保障能力。加强天然气省内干线管道和储备调峰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三纵四横”省内干线网架;加快推进县级支线管道建设,组织实施天然气“县县通”工程。加大海外LNG资源利用,推进淮南煤制天然气项目建设,加快页岩气资源普查和重点区块项目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到2020年,天然气用气量80亿立方米。

加强输配电网建设。完善特高压及500千伏电网主网架,加强皖中和皖南受电平台建设,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推进地区网架结构升级,加快枢纽变电站建设,构建220千伏环网结构。适应电能替代、光伏扶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实施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到2020年,基本实现每个市拥有一座以上500千伏变电站,每个县拥有一座以上220千伏变电站,每个乡镇拥有一座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

提升能源科技创新能力。着力培育一批能源装备龙头企业,打造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壮大能源装备产业体系。做大做强“两淮”煤炭装备制造业,积极发展清洁高效发电机组关键辅机、电力传输装备、高性能太阳能发电、储能设备、核电关键泵阀部件等。加大煤与瓦斯共采、深井地压及动力灾害治理、煤矿灾害预警防控、天然气低温储存装置和油气输送管道伴热等技术研究。

专栏11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重点

光伏发电。采用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多种形式建设地面光伏电站,积极推进两淮采煤沉陷区水面光伏电站、人工河道堆土区集中式光伏电站等示范项目建设。着力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充分利用厂房、公共建筑等屋顶资源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

风力发电。在风资源条件较好的江淮分水岭、沿江环湖和皖北低山区域加快建设集中式风电项目,推进滁州、安庆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宿州、合肥、芜湖、马鞍山、宣城等地30万千瓦以上连片风电场建设。

生物质能利用。加快规划生物质电厂建设,实现粮食主产区全覆盖,提高农作物秸秆使用率。推广使用生物质成型燃料。推进阜阳、宿州燃料乙醇等项目建设。加快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实现中心城市、人口较大县全覆盖。

抽水蓄能电站。加快绩溪、金寨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力争开工建设桐城抽水蓄能电站,加快推进宁国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争取岳西抽水蓄能站址纳入国家选点滚动规划。

专栏12 电网建设重点

特高压电网。续建淮南—南京—上海交流输电工程(安徽段)、新建准东—皖南直流输电工程(安徽段)。

主干电网。续建淝河、福渡、广德、涓桥、板集电厂送出、巢湖电厂送出等500千伏电网输变电工程,阜阳孙楼等220千伏电网输变电工程;新建肥北、肥西二、安庆三、芜湖三、铜北、阜三、同乐、石店、伯阳、金寨、徽州变升压、墉桥站升压、铜陵电厂六期送出、绩溪抽蓄送出、皖南—铜北线路、福渡开断环入肥西二—繁昌、准东—皖南直流安徽境内500千伏配套、安庆特高压500千伏配套等输变电工程,黄山韩村等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改扩建沙河、河沥、禹会、肥南、昭关、肥西、淝河、双岭、涓桥、广德、楚城、福渡、釜山、伯阳、蚌埠蒋南等变电站工程。

城乡配电网。续建合肥孙滩等110千伏电网输变电工程,新建蚌埠光彩等输变电工程,改扩建合肥槐光等变电站。

专栏13 石油天然气发展重点

原油成品油管道及储备库。建成仪征—长岭原油管道复线(安徽段)、安庆石化8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配套成品油管道及油库二期、沿江成品油管道。推进安庆原油储备库、含山原油储备库、铜陵成品油应急储备库项目前期工作。

天然气省内干支线管网。建设亳州—安庆干线亳州—太和段、太和—阜阳段,淮北—黄山干线蚌埠—固镇—宿州段、巢湖—江北产业集中区段,宿州—滁州干线宿州—灵璧—泗县—五河段、来安—滁州段,阜阳—淮南—蚌埠、合肥—滁州、宁国—黄山等干支线。

天然气储气调峰。基本建成合肥储气调峰中心,在皖北、皖南各布局一座区域LNG储备中心,新建扩建蚌埠、宿州、阜阳、安庆、黄山等中心城市储气调峰项目。

天然气气源保障。力争开工建设芜湖液化天然气江海联运试点项目、淮南煤制气项目,推进安庆、宿州煤制气项目前期工作。

第三十章 加快现代水利建设

大力实施“水利安徽”战略,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增强防洪减灾能力,提高水资源合理调配与高效利用水平,完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加快水利现代化进程。

提升防洪减灾能力。加快推进长江、淮河和新安江治理工程,形成重点流域防洪保安体系。加快重要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开展江河湖泊综合治理,提高区域骨干河道排水能力。加强重点低洼地区治理。强化城市防洪防涝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和主要工业园区等重要区域防洪排洪能力。到2020年,长江、淮河、新安江干流基本达到所在流域防洪规划确定的防洪排涝标准,经治理的重要支流防洪标准不低于20年一遇,城市防洪标准基本达到国家规范设定标准,排涝标准达到20~50年一遇。

保障水资源供给。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强跨流域、跨区域调水工程建设,淮水北调工程实现全线通水,引江济淮骨干工程基本建成。加快水源工程建设,新建一批大中型水库,提高现有水库水资源利用能力。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保障城乡饮水质量和供水安全。到2020年,基本缓解沿淮及皖北等城市和重要工业园区水源不足问题。

加强农村水利建设。完成现有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新建港口湾水库等大中型灌区,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加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推进农村河网水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增加旱涝保收面积。到2020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例达到80%。

专栏14 水利重大项目

长江干流治理工程。完成长江崩岸应急治理工程建设任务,有序推进长江铜陵、马鞍山、芜湖、安庆等重点河段整治,建设长江华阳河蓄滞洪区。

进一步治淮工程。基本完成进一步治理淮河建设任务,全面推进淮河行蓄洪区调整和建设、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堤防达标建设和重要支流河道治理、淮河行蓄洪区和淮河干流滩区居民迁建等重点项目建设。

江河湖库综合治理及城市防洪除涝工程。全面完成青弋江、水阳江、裕溪河、滁河、皖河、秋浦河、新汴河、淠河、史河、洪汝河、池河、新安江等国家规划内重要支流治理建设任务。建设巢湖环湖防洪治理工程,推动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开展江河湖库水系综合整治,启动国土江河综合整治。实施全国重点和重要防洪城市、其它地级市、重点县城和工业园区防洪除涝工程,山洪灾害防治工程,大型泵站提标改造和中小型泵站扩容及更新改造工程。完成病险水库与水闸除险加固工程。

水资源保障工程。完成淮水北调工程建设任务,基本建成引江济淮骨干工程。建设下浒山、月潭、江巷、牛岭大型水库和驷马山四级干渠,推进凤凰山大型水库等前期工作,加快粮长门、扬溪源、郎源等中型水库建设。实施临淮岗枢纽和蚌埠闸综合利用工程,沿淮湖泊抬高蓄水位工程,采煤沉陷区蓄水利用工程,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工程。

农村水利工程。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完成淠史杭等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快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与节水改造。实施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规模化节水灌溉和农村河网水系综合整治工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安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