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安徽六安十三五规划:推进一系列清洁火电、风电、水电等项目建设(全文)

2016-05-19 08:20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安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六章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

以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基本途径,以生态环保重大工程建设和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为重要抓手,推动目标导向由管控污染物总量为主向改善环境质量为主转变,努力建设天蓝山青水秀、宜居宜业宜游、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六安。

第二十三节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

强化主体功能区定位,加快推进各县区主体功能规划编制。引导资源要素按照主体功能区优化配置,争取国家和省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农产品主产区的支持力度,按照不同主体功能区定位,推进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优化组合,统筹区域板块协调发展。

构建大别山生态屏障。加强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大别山(六安)国家地质公园建设管理,积极争取创建六安大别山国家公园。严格林业生态保护红线,推进六大水库周边及其上游山区防护林、水源涵养林工程建设,完善水系林网、农田林网、骨干道路林网,大力实施山区、库区新一轮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工程,构建皖西大别山区、江淮丘陵区森林生态安全屏障。到2020年,力争全市森林覆盖率和林木绿化率分别提高到47%、50%,活立木蓄积量增加到3300万立方米。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完善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体制,新建一批省级自然保护区。到2020年,力争自然保护区占全市国土面积比例达到10%以上。严格水源涵养区、淠史杭源头区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建立健全大别山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加强金寨、霍山、舒城、金安、裕安等重点预防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监督管理和监测,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投入,实施国家水土保持和山洪沟治理重点建设工程,减少重点预防区水土流失。继续实施六安库区饮用水源和周边环境质量提升工程,深入推进安徽大别山水环境生态补偿工作,积极争取纳入国家水环境生态补偿范围。到2020年,力争六大水库等重要水源地水质稳定保持地表水Ⅱ类标准,大别山水环境生态补偿指数(P值)小于1。

全面推进六安茶谷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品位建设,以“谷”为纽带,以茶谷小镇和重要景点为节点,推进茶谷沿线乡镇在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对外宣传等方面一体化发展。大力实施茶谷小镇、茶谷小院、茶谷小站工程,建好节点,以点连线,以线带面,加快茶谷沿线的基础设施及旅游文化产业建设。以“茶”为主题,将茶叶、毛竹、石斛、油茶、生态有机鱼等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健康养生融为一体,大力发展茶谷沿线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事农特产品深度开发、生产加工和品牌营销,拉长茶谷农业产业化链条,积极开展大别山徒步、六大水库垂钓等运动休闲品牌建设,加快休闲旅游、自驾旅游、智慧旅游、摄影旅游、探险旅游、登山旅游、水上旅游、科考旅游及健康养生等新业态发展,着力把茶谷建成生态谷、产业谷、旅游谷、养生谷、富民谷,打造成世界最好绿茶原产地、大别山国家风景道、大别山湖群国家旅游休闲区、国家知名品牌示范区、国家绿色发展试验区。

建设淠河生态经济带和北部农产品主产区。坚持水利与交通并行,产业与生态并举,扶贫与开发并重,将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保护、产业发展融为一体,深入开展淠河流域治理,打造淠河黄金水系。以淠河绿色长廊为重点,推进全流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以农副产品基地为依托,发展现代优质高效农业;以百里河堤为主干,推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全力打造成为水害彻底根治、产业高效优质、生态有效保护、景观舒适优美、群众增收富裕的安全带、产业带、生态带、观光带和富民带。以淠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为引领,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示范区、示范主体建设,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增强北部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打造合六叶工业走廊核心增长极。按照“一轴两组团多节点”布局,以312国道为轴,东部产业新城和金叶一体化两组团为重点,统筹推进国家级六安经济开发区以及市示范园区、金安(城北)开发区、裕安开发区、金寨现代产业园、叶集开发区等5个省级开发区和平桥工业园、姚李工业园、分路口工业园3个工业集中区建设,打造工业经济增长极。坚持“错位发展、培育集群”,强化规划引导,优化项目布局,发挥比较优势,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关联度,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企业群体,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区域品牌集群。到2020年,力争全廊规模工业产值占全市50%以上,亿元企业达到350家,10亿元企业达到20家,培育1-2家百亿企业,3-5家上市企业,形成一批百亿级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和发展质量取得明显突破,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分工合作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第二十四节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建立环境质量改善和污染物总量控制双重体系,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实施环境质量目标导向总量控制。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展工业源、面源、移动源“三源”综合治理,强化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联治。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加强水源地保护,加快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开展城市和县城黑臭水体治理。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划定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域,实行严格的土壤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对被污染地块分类开展污染治理与修复。加强城乡环境治理,持续开展垃圾和污水治理,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统筹农村饮水安全、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推进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加强危险废物监管,实现危险废物安全转移处置。到2020年,力争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以上,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以上,乡镇生活垃圾处理率85%以上,重点乡镇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实现全覆盖,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100%,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和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

第二十五节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严格实施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加强能源资源计量管理和能效评价,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和能效“领跑者”制度。开展工业领域能效提升行动,制定并实施高耗能行业产品能耗限额标准体系。实施建筑能效提升工程,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建筑产业现代化。实施“车、船、路、港”百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和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科技专项行动。鼓励使用高效节能农业生产设备。开展低碳城市(镇)、园区、商业、社区、产品试点创建,推动自愿减排交易活动,健全碳排放交易支撑体系。保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实行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控制。贯彻以水定需、节水优先方针,严格用水需求管理,落实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分质供水,优水优用。推进工业、农业、城镇等重点领域节水改造,推广使用节水技术、工艺和产品,扩大再生水利用。完善水价形成机制,探索建立水权交易制度,开展水权交易试点。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探索不同类型水利融资模式。全面推进节水型城市创建,建设节水型社会。到2020年,力争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34亿立方米以内,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3。

严格土地利用规划管控和建设用地总量控制。科学确定城镇村、开发区建设用地规模和开发边界。健全建设用地使用标准体系,建立存量建设用地盘活与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挂钩机制。以农村居民点和工矿废弃地整理为重点,针对沿湖、沿河及城镇、工矿周围的各种破坏地、废弃地和灾毁地积极开展建设用地复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到2020年,力争全市万元生产总值建设用地消耗比2015年下降10%。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霍邱经济开发区、叶集经济开发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推动裕安开发区、金寨现代产业园等省级开发区实施循环化改造,探索构建循环工业体系。以铁矿资源集约化开发和循环化改造为重点,提升采矿冶金废弃物、副产物综合利用回收再利用水平,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打造绿色矿山、高端矿业。研发推广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技术,推进矿山“三废”资源化利用。到2020年,力争开采回采率提高3个百分点,选矿回收率提高2个百分点,综合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积极开展秸秆、畜禽粪便等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构建农林牧渔多业共生的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积极构建循环型服务业体系,推进服务主体绿色化、服务过程清洁化。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推动“城市矿产”资源高值化利用和集聚化发展,建设循环型社会。鼓励构建废弃物逆向物流交易平台,发展再制造,推动动脉产业与静脉产业协同发展。

第二十六节健全生态制度保障体系

建立源头保护制度。逐步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数据采集、自然生态空间统一确权登记、产权管理、用途管制等制度。完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覆盖全市的水资源管理监测系统和监管体系。制定节约用水、河湖水域岸线登记等地方性法规。调整和完善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稳步推进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工作。完善矿产资源规划制度,严格准入管理。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探索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

建立和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加大对我市生态功能区的补偿力度,探索市域内部生态补偿试点。实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湿地保护奖励试点。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提高生态公益林管护费用补偿标准,探索建立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开展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深化水价改革。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加快矿业权市场建设,完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健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长效机制。探索建设排污权、碳排放权、节能量、水权交易制度。

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建立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健全举报、听证、舆论和公众监督制度。建立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健全环境风险防控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大气、水、土壤等污染区域联防联治新机制。健全完善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制度。建设气候变化风险及极端气候事件预测预警系统,推动城乡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制度和数据报告制度,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严格政绩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健全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严格执行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实施办法,适时修订市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办法。探索建立分工明确、统一协调的自然资源监测和统计体系。探索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第二十七节塑造绿色生活社会风尚

倡导绿色消费,持续推进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大力开展光盘行动,定期公布绿色标识产品目录,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限制过度包装。加快绿色人居城市建设,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公益性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建设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和绿色生态城区,到2020年,新建建筑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比例达到60%以上,保障性住房、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以及2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大力发展安全耐久、节能环保、施工便利的绿色建材。推广绿色照明与家电,推进重点区域、单位和建筑高效节电照明系统改造,推进建筑空调温度控制。倡导绿色出行,开展绿色低碳出行行动,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逐步提高新能源和清洁燃料类公交车辆比例,鼓励城市公共交通向周边延伸。加快国家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示范市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县城建成完善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倡导绿色办公,不断提升绿色采购在政府采购中的比重。

专栏7 “十三五”生态文明重大项目

生态保护。大别山湖(库)群优质水源地保护工程;大别山生态水源地保护智慧应用工程;六安市大别山珍稀植物园;六安市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及公益林建设;六安市生物防火林带;舒城县环巢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安徽省万佛湖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白鹭园、未名湖生态公园建设项目;六安大别山湿地公园;六安市绿色长廊;重大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金寨梅山、响洪甸水库优质水源地保护及生态环境治理、六安市政应急防涝防汛抢险中心、六安气象建设工程等项目。

环境治理。淠河总干渠(九里沟-青龙堰)综合治理;大气环境综合治理;重点镇污水处理工程;重点乡镇垃圾收集转运工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及土壤修复工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六安市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巢湖流域丰乐河、杭埠河流域综合治理;淠河源头生态环境保护及霍山段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蒋家沟、均河、九墩塘等黑臭水体治理;老淠河、沣河水质提标工程;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资金;淠河横排头水源地保护与生态环境治理;舒城县城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霍邱县环城林带建设;矿山生态修复及绿化;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项目。

循环经济。霍邱经济开发区循环化改造;叶集经济开发区循环化改造;金寨现代产业园循环化改造;裕安循环经济园;霍山循环经济产业园;叶集化工环保集中区;六安市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等项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安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