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陕西安康十三五规划:建设一批火电、水电、风电项目 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全文)

2016-06-16 08:14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陕西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二十三节 加快月河川道城镇带建设

科学合理规划月河川道产业、居住、综合服务,推进城镇、产业、人口聚集融合发展,以保护生态、合理承载为前提,以县城和重点镇建设为抓手,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形成“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的新模式,打造“三极七镇、串珠相连”的城镇带。建成月河快速干道,构建“两内三外、百里贯通”的交通廊道,提升互联互通互动水平。加快汉阴、石泉县城和恒口镇级小城市建设,推动中心城区-汉阴-石泉一体化发展。依托安康高新区、恒口示范区、空港经济园区和“飞地经济园区”以及工业集中区、现代农业园区,以强化产业支撑、建设便捷交通、严格空间管制为重点,集聚人口、产业等生产要素,重点抓好五里、涧池、池河镇建设,推动园区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综合型城镇经济转型,高标准规划建设用地集约、产业先进、功能融合、资源循环、生活多元的城镇带。

第二十四节 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按照“城乡政策一致、规划建设一体、公共服务均等、收入水平协调”的要求,统筹推进土地、财政、就业、养老等配套领域改革,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以县城和小城镇为中心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居住证制度,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建立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共建共享,推动教育、医疗卫生、文体设施、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重点推进9个县城、1个省级重点镇、4个省级文化旅游名镇(街区)、12个县域副中心镇及新型农村综合社区建设。依托资源特色、文化内涵和区位条件,结合重点镇建设和避灾扶贫搬迁新型社区升级,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等功能,着力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兼具旅游与社区功能的特色小镇。深入推进以恒口和石泉杨柳为重点的月河川道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依托自然山水地貌,加快完善市政设施,科学构建县城布局,合理调节县城规模,不断优化功能结构,做优做精做美县城,增强县城聚集承载和辐射带动功能。

第二十五节 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顺应现代城市发展新理念,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治理体系,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统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注重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坚持规划引领,科学确定城市功能定位、人口规模、开发边界、开发强度,增强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坚持建管并重,以扎实开展国家卫生城市、森林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活动为契机,创新城市管理方式,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整合优化管理资源,实现城市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网络化、社会化。运用互联网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快建设市县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和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完善城市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城市公用及地下公共基础设施统一更新机制。尊重自然、传承历史、彰显特色,培育城市文化,提高市民文明素养,鼓励企业和市民积极参与城市建设管理,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第七章 绿色发展 加快生态安康建设

坚持节约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统筹推进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综合治理,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路径,探索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资源的永续利用、生态产品的持续供给。

第二十六节 全力增绿护水保蓝天

加快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以“两屏一带一山多廊”为重点,建设生态安全体系,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建立健全自然资源矿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对水流、森林、山岭、荒地等自然生态空间统一确权登记,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深化自然资源及其产品市场化改革,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积极开展水权、用能权及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定不同主体功能区差别化评价考核制度,积极推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和生态监测统计体系建设。

推进国土空间绿化。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长江防护林二期和新一轮退耕还林,加快推进瀛湖绿化和“三沿三边”绿化工程,全面开展汉江两岸生态治理造林绿化工程。突出山地森林化、城镇园林化、川道和汉江两岸景观化,建成国家森林城市。到2020年,五年累计绿化造林250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到70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8%。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巩固林业建设成果,切实保护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

实施清净水体工程。加快汉江干支流重点流域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和防洪保安工程。健全汉江水质实时监控和环境应急体系,强化并完善“河长”制和网格化、流程化监管等汉江水质保护长效机制,发挥联席会议、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的制度作用,夯实汉江水质保护的主体责任。抓好汉江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地下水资源管理和重点江河断面水质监测。到2020年,全市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均控制在2015年排放水平,确保汉江出陕断面水质和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

加强大气污染防控。大力实施“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计划,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深入推进“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等措施。倡导低碳出行、绿色消费,积极发展绿色交通,坚持公交先行,鼓励自行车等绿色出行。继续实施“气化安康”工程,持续抓好场站建设、次管网和用户联网扩面工作,加快推进天然气进小区入住户工作,不断提高天然气入户使用率。积极发展沼气能源,重点建设农村养殖小区沼气、联户沼气和规模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推广省柴节煤炉灶。鼓励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建立健全大气污染综合防控监测监管体系,强化对大气污染源的执法监管和监测通报预警,加强细颗粒物等环境质量指标检测管理。到2020年,全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均比2015年下降5%,重点行业烟粉尘排放量较2015年下降20%,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位居全省前列。

第二十七节 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

扎实推进节能降耗。实行转存量、优增量、控总量、减量置换的能源消费控制政策,重点抓好工业、农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强化重点耗能企业监管。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广高效低碳节能技术和产品,积极引导城乡居民购买使用节能环保产品,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严把项目准入关口,严格控制能耗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到2020年,全市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600万吨标煤以内,非化石能源占比巩固在20%以上水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降低10%和12%。

集约节约高效利用资源。推动多种形式的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开展废弃工业用地的再利用,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控。加强矿产资源和工业废水废气节约与综合利用,推进工矿废弃地综合整治再利用。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式转变。到2020年,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15%以上,万元GDP用水量下降25%。

第二十八节 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严格落实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责任,建立健全环境质量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机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准入制度,加强环境执法监管,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防范环境风险,保障生态安全。

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升级改造现有污水处理设施,逐步达到中心城市、县城、沿江35个重点镇全覆盖和稳定运行,实现主要污染物减量排放或近零排放。到2020年,中心城市、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0%和8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100%和95%。

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围绕农村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建设目标,着力推进生态创建工程。实施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施种植业节肥减药工程,加强规模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推进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建立全市农业园区面源污染监测体系。

抓好重点领域污染防治。推进重点污染企业和工业园区“三废”治理设施建设,加大地质灾害区治理,促进工矿区生态恢复。强化重金属污染防治,突出抓好旬阳、白河、紫阳等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落实汉江水质、重金属、危险化学品、尾矿库等重点污染防治责任。严格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加强对废弃矿坑、矿沟、采石场、取土场和挖沙点的专项整治。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强化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预警预报系统建设,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治理。

加强生态环境综合监管。大力推进环境监测监察、信息管理等环保能力建设。建设南水北调应急指挥中心和应急物资储备库。建立健全网格化监测监察体系和环境自动监测体系,提高环境监管信息化、科学化水平。加强尾矿库环境污染与水土流失预警与防控。落实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动态管理、风险评估、责任追究等制度,着力提高环境风险防控能力。

第二十九节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加强技术保障支撑体系建设,提升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探索开展环境权交易,建立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支持安康高新区、旬阳高新区、岚皋“飞地”节能环保园区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机构,开展碳排放和节能量交易。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加快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开发。积极开展低碳商业、低碳城镇、低碳社区试点,探索低碳发展模式。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地、新型天气雷达系统建设、生态与林业气象服务研发中心、汉江流域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指挥平台建设工程,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专栏14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重点工程

国土绿化工程:实施天然林保护二期、新一轮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工程,林业基础设施建设,国家造林补贴试点和国家碳汇造林项目。

水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综合治理40条中小河流,新修、加固堤防护岸250公里;丹江口库区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清洁小流域治理工程及坡耕地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00平方公里;月河、岚河、旬河等重点流域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一体化污水处理、城镇水源地与涵养地保护、排污口整治;瀛湖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项目。

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10县区生态创建工程,汉江两岸及主要支流湿地保护,宁陕、镇坪等县自然保护区管护和建设,南宫山等风景名胜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重点区域土壤修复工程,旬阳、白河、紫阳等县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工程,建立畜禽养殖限养区和禁养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新建大中型沼气池300座。

节能和污染物防治工程:燃煤锅炉改造、天然气普及、中心城区充电桩建设、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等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垃圾处理、废旧物资回收基地建设、汉滨餐厨垃圾处理和垃圾焚烧发电,重点工业点源污染和尾矿库治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业园区“三废”综合整治程、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资源综合利用工程。

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建设工程:市县级环境应急指挥中心及物资储备库,市级综合监测平台及县域工业集中区和现代农业园区能源、污染物排放及碳汇一体化监测系统平台,陕南汉江水质救援处置指挥中心,10县区水、大气、水保监测检测能力建设,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监控网点建设,10县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重点河流水质自动监控监测体系。

应对气候变化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地、安康市新型天气雷达系统建设、陕西省富硒茶叶气象服务中心、生态与林业气象服务研发中心、汉江流域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指挥平台、大气环境自动监测体系和基层环保执法、应急能力建设工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陕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