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黄石市十三五规划:争取阳新县境内2×660MW+2×100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 优化风电(全文)

2016-06-16 08:42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超超临界黄石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建设美丽乡村

按照“突出特色、优化布局、完善功能”的原则,科学编制村镇规划,加强农村住宅建设的规划管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实施环境整治、产业提升、社会建设、文明新风等四大工程,建设生态、富裕、文明、和谐、模范家园,到2020年100个村庄达到美丽乡村标准。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农村改水改厕、垃圾处理,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建设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加强农村周边工业“三废”排放和生活垃圾堆放监管治理,防治“白色污染”。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观光、休闲、体验农业和乡村旅游,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加大古村落保护力度,保持村庄历史文化特色,形成具有独立个性的村庄建设模式。

黄石市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工程

农村道路工程:实施450公里通村通组沥青或水泥路和县乡公路改造升级,大力发展农村客运,引导农村班线公交化改造。

农村电网工程: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和电力工程。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实施阳新县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大冶市城乡一体化王英水库供水工程、黄石经济开发区“两镇一区”自来水网工程和大冶市、阳新县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项目。

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大冶市城乡医养中心、阳新县乡镇卫生院改造工程,实施大冶市和阳新县“全面改薄”工程、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学校运动场地改造工程,建设阳新县文化馆、图书馆。

农村清洁能源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农村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鼓励发展秸秆气化集中供气、被动式太阳能房等。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推进农村地区污水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

第五节 加速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按照“总量平稳递增,布局合理均衡,服务可及均等,社会融合顺畅”的总目标,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有序推进符合条件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到2020年,全市实现转移农村劳动力14万人。

一、有序转移农业人口

根据综合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以就业年限、居住年限、城镇社会保险参保年限等为基准条件,有序推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建立财权和事权相匹配相适应的制度,提高城镇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积极性。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管理,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依法自愿有偿转让。

二、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按照保障基本、循序渐进的原则,依托居住证制度,深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改革,建立以居住证为依据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加快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水平,加大职业培训和创业扶持力度,提高城镇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承载力。

三、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

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明确成本承担主体和支出责任。合理确定各级政府责任,增强政府的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参与机制,提高个人、企业、社会三方参与积极性,建设包容性城市。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建立综合协调、动态互补、监督考核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保障机制。

第六章 完善基础设施 强化城市发展新支撑

按照适度超前、优化布局、完善网络、补齐短板、提升质量的要求,加快完善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推进基础设施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一体化服务,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支撑城市转型发展。

第一节 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以大通道、大港口、大枢纽、大物流建设为突破口,推进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建设,加快构建公铁水管空衔接无缝化、客运交通便捷化、物流运输智能化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鄂东交通门户和长江中游多式联运中心。(下图为黄石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图)

一、加快综合运输通道建设

完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形成以大广运输通道、武九运输通道、沿江运输通道为“三纵”,以黄咸运输通道、杭瑞运输通道为“两横”,以麻阳运输通道为“一联”的主骨架综合运输通道,实现2小时抵达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4小时抵达国内一线城市。加快建设布局合理、功能明晰的高速公路骨架网、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网和农村公路网,构建“三纵三横四桥两环”高速公路网和“六纵七横一联”普通国省干线网,形成以黄石为中心、半小时抵达鄂东周边城市的鄂东城际交通圈。升级改造国省道干线400公里。继续推进自然村连通工程,实现20户以上村组通农村公路。加大对普通公路尤其是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力度。到“十三五”末,高速公路在建和通车里程达357公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二级以上比重达到100%。推进黄石铁路建设和布局调整,积极争取国家规划建设的沿江高铁过境黄石,构建“一带一环两翼”的铁路网格局。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畅通长江中游干线航道,开发富水、大冶湖等支流骨干航道,打造江河连通、江海直达的“一江一河两湖”绿色水运航道网。规划建设黄石通用机场,满足黄石及周边城市医疗紧急救助、航空灭火、治安维护、地质灾害等方面的快速反应需求,积极对接规划建设的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和鄂东支线机场。

二、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构建以黄石都市区综合运输枢纽为主,以兴国综合运输枢纽为副,以大冶西北、西南和阳新东部、西部等运输枢纽多点支撑的“一主一副多点”枢纽布局,打造辐射鄂东皖西赣北的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一批客运枢纽站,实现客运站场与公路、城市公共交通之间的无缝衔接和换乘。适应农村客运需求,新建8个等级客运站。无缝衔接公路、铁路、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打造以棋盘洲港口物流为核心枢纽的多式联运示范基地。建设一批物流中心,满足区域性现代物流需求。围绕“一江一河两湖”水运航道布局,加强与盐田港集团合作,加快推进黄石新港、大冶港、阳新港等港口建设,打造以黄石新港为核心的鄂东门户港口,使港口吞吐能力达到8000万吨,集装箱通过能力达到50万标箱,港口机械化程度实现90%,“江河联通”高等级航道里程达86.8公里。

黄石市重点交通建设工程

公路:建成黄石棋盘洲长江公路大桥及连接线阳新至大冶段高速公路、武穴长江公路大桥和黄石至阳新、大冶港湖至鄂州茅圻等一级公路,实施武汉至阳新高速公路(黄石段)、鄂州至咸宁高速等高速公路建设,S203西塞山至富池段沿江公路、S315氵韦源口至金湖段一级公路改造工程。

铁路:建成武九客运专线大冶北至阳新段、棋盘洲港区铁路专用线,规划实施沿江铁路货运支线、鄂东城市群城际铁路专线黄石段、武九客专与武黄城际铁路分线工程,开展黄石至岳阳北煤南运枢纽铁路货运线项目黄石段工程前期研究。

水运:实施长江航道武汉至安庆6米深水航道黄石段整治工程、大冶湖航道升级工程、富水航运开发工程、阳新仙岛湖旅游航线工程。实施棋盘洲港区二期、三期及多式联运工程和富池港区码头改扩建等工程,加快建成黄石新港口岸。

航空:规划建设黄石通用机场。畅通交通运输通道,积极对接规划布局鄂州的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

枢纽:建成团城山综合客运枢纽站,新建黄石综合客运东站、大冶市交通客运枢纽站、阳新综合客运站等3个综合客运枢纽站,改建罗桥铁路货运枢纽站。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超超临界查看更多>黄石市查看更多>